信靠 顺服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在各项诺贝尔奖中,物理奖历来是含金量最重的一个。从1901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获得首届物理学奖以来,100多年中,这项大奖很少颁发给纯技术类的发明。而今年获奖的光导纤维之父高锟,无疑是喜出望外;实际上也多少出乎物理学家们的意料。但光纤发明之所以能够击败夺标呼声很高、兼具纯科学和应用价值的贝里相位理论而获奖,不能不说是名至实归。关于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刚信主的头几年,有喜乐,也有灰心。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人对自己信仰的攻击、嘲笑。看到有些很好的朋友,对耶稣基督的福音居然那么“深恶痛绝”,就不免愤愤不平;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包括处理主内肢体因不同领受而导致的互相论断甚至分裂。
现在回头想想,这里面其实都有神的美意。神不希望信徒活在宗教里,更不希望我们活在意识形态的教条里。一旦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歌利亚骂阵的四十天,对约拿单来说是火的试炼;但他看得明白:腓利士人祭出巨人骂阵,就是要与以色列比蛮勇;所以,约拿单谏议扫罗坚守不战。约拿单一心盼望的是神的作为:当神使用自己时,他不畏艰险,毅然出战;没有神的带领,就决不因自己过去的辉煌而强行出头,而是伏下来等待神;直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大卫突然出现,抢了一切锋头;约拿单却待他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次在杭州开会,会议内容繁杂,令人疲惫。为寻清静,特地选在一个午夜来到西湖边。时值仲秋,微风一吹,格外凉爽。独自漫步湖边才发现:原来,西湖的美不仅在“水光潋滟”之时、在“山色空濛”之中;西湖秋月别有一番景致。夜色滤去浓绿嫣红,月光笼上淡淡天幕;黑的地,白的水,透明的天空,夜西湖成了一幅飘逸的黑白版。
没有了熙熙攘攘的游客,美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宗教领域,我们都常常看到一种风气:人们四处搜寻涉猎,似乎不是为了汲取助益,而是为了指点批评。
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学习”态度。真正的批判的思维,不是这种治学态度,而是认真查验、排除自己头脑中各种先入为主的假设和臆断,以一种客观公正、谦卑寻求的态度看待所接收到的信息、知识、观点。正如量子理论的奠基者玻尔所倡导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彩云追月琵琶古筝合奏,可配以女声独唱或合唱。明月近中天,几度中秋,几处月圆,异国佳节共抚弦;归途渺渺,意绪阑珊,海天万里家已远。
漫漫,漫漫,别来经年,梦里关河望断。一曲歌散,问清风,怎寄客愁彩云边?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我们平静地转向我们的内心、小心地避开狂热情绪的煽动,就会发现,在我们里面还有一种隐秘的倾向,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的低级趣味。我们喜欢搜寻小道消息、花边新闻的心理远远超过我们对事实本身的关注;喜欢流行的报刊杂志的“爆料”远胜过经典历史名著的记载。
曾经有一个朋友,他知道我信耶稣,就对我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物,他不过是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狂热是仇恨滋生的温床。
很多人都知道宗教狂热(或按那位长者的说法,称为“神棍”,其实这与神的良善截然相反)的危险,但人们对反宗教的狂热却常常不以为怪。其实,它是一种变相的宗教狂热情绪,只不过是其“宗教情结”转向了某种特定宗教的对立面。你讨厌“神棍”,却不必选择和他们犯同样的错误,以致因他们的错误贻害自己。
一般来说,狂热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亵渎神的言论,心中极其忧伤;不仅因为神的名被藐视,也因为很多人因此离神越来越远。仔细分析这些言论,发现这里面通常包含着几种特征的成分:仇恨的情绪、对事实的扭曲、以及污秽的话。
毋庸讳言,很多朋友仇视基督信仰,多是受到信徒不良见证的影响;甚至可能是受了假冒为善之人的伤害。几年前,我试图向一位长辈传福音,得到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9-22 08:17:58)

教会里的老姊妹傅阿姨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开始很难过,但很快就从主那里得着安慰。经过了长期与几种不同癌症的争战,傅阿姨终于安息主怀。这位老姊妹是有福的,因为她不是绝望地离世,而是在光明中归回天家。
我小时候很怕死,听到任何人死去都会感到浑身发冷。第一次对死有记忆,是邻居二奶奶服毒自杀,好几天都害怕从她门前过。然而,对我打击最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