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阿根廷作曲家ArielRamirez(1921-2010)于1964年完成的MisaCriolla(中南美弥撒)是享誉全球的宗教音乐,其唱片的销售量已达上千万张.
这部作品结合不同的阿根廷民谣的旋律和节奏,并运用独特的民间乐器,使得高高在上的弥撒曲从圣殿走入民间,把凡夫俗子的欢快哀愁融入神圣的宗教情感之中。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弥撒曲的风格,无论在旋律节奏上,还是在音色上,绝对给人耳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甲方:《交响情人梦》里的千秋真一
千秋真一是日本漫画《交响情人梦》里的男主人公,该漫画讲述了桃丘音乐大学的学生“王子”千秋真一和天才钢琴学生野惠妹的不解之缘。
该漫画的作者二之宫知子凭此作品荣获2004年度的讲谈社漫画奖。在长达七年的连载过程中,被先后改拍成一部电视连续剧和两部动漫。并在今年四月将公映电影版的最终篇,值得一提的是在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钱钟书在其巨著《管锥编》中,曾精辟地论述了诗与乐的关系。
作者先引孔颖达《正义》:“诗是乐之心,乐为诗之声,故诗乐同其功也。初作乐者,准诗以为声;声即成形须依声而作诗,故后之作诗者,皆主应于乐文也。……设有言而非志,谓之矫情;情见于声,矫亦可识。若夫取彼素丝,织为绮縠,或色美而材薄,或文恶而质良,唯善贾者别之。取彼歌谣,播为音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晚期的贝多芬贫穷潦倒,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虽争得侄子的监护权,却与其关系极其紧张。1816年后,唯一与外界联系的是他的仆人,他在笔记本上写着:“在这世界上我一无朋友,是如此地孤单……”
幸亏此时俄国王子加列钦特写信给贝多芬,愿付好的报酬以求一至三首新的四重奏。贝多芬并没立即着手作曲,直至完成第九交响乐后,才投入全部精力写下了巅峰之作: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01 10:44:29)
1.那一年
那一年我还年青,
如今望着他人年少的面庞,才知过去的我再也不回。
轮回的记忆依旧带着岁月的叹息,
梦想在干枯之地早被蒸发,
寻不见。
那一年我依旧年青…
2.曾经的你
再也想不起曾经的你,
点点滴滴的记忆却如火苗窜出心头,
却又缩回,
苦涩的舌尖正在舔着灼热的伤口,
曾经的你如今在哪里
3.我的秋天
异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C.S.路易斯(1898-1963)英国著名的基督教文学家,著有《痛苦的奥秘》《返璞归真》《四种爱》等护教书籍.同时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纳西亚传奇》七部曲的作者.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牛津人.
1993年的电影(shadowlands)根据路易斯继子的传记改编,导演以真诚朴实的手法叙述了路易斯的黄昏恋,影片虽貌似平淡,其情却感人至深,其内容包涵了生与死,爱与痛苦。片中的精彩对白更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一代前苏联音乐巨匠,根据其死后出版的《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在御用艺术家的外皮下,我们赫然发现一个独立抗争的不屈灵魂。
流亡是多难民族常见的悲惨之旅,从沙皇到斯大林时期在俄罗斯更是达到顶峰,从托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到舍斯托夫,蒲宁,别尔嘉耶夫,索尔仁尼琴,阿赫玛托娃等等,从国内流亡到国外流放,个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弥撒曲
弥撒又称感恩祭献,是天主教最主要的礼仪行为之一,为纪念和重演耶稣的最后晚餐。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时演唱的歌曲,歌词使用拉丁文,分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大类,用于葬礼、婚礼、就职、登基等不同的仪式。宗教改革之后,新教作曲家也创作弥撒曲,但是内容和形式与天主教弥撒曲有所不同。
在普通弥撒中演唱的弥撒依次为:1、“慈悲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12-28 08:28:14)
圣经在创世记中描写人们要造一座城和通天塔,为要传扬他们的名,上帝就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言语不通,结果人们停工不造。
哥本哈根会议俨然世界各国再次建造通天塔,只不过换以拯救地球的神圣目的。会议中各种利益集团层出不穷,欧盟集团,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77国集团,金砖四国,中美大国,小岛国家,伞形国家...可谓鸡同鸭讲,争吵不休。看来自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从大学起,就开始喜欢马勒的第五,但那时只爱开头的两个乐章,一阵哭天抢地,惊心动魄,昏天黑地,又是葬礼的悲痛,又是绝望的深渊,音响刺得两耳发胀。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何况有马勒之愁可供一借,自是很投入了一番。
至于那脍炙人口的第四乐章,以纯弦乐器演奏,含情脉脉,两目生情.自从在电影被当电影配乐后,就此名扬四海,成为马勒最广为人知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