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发动人民监督官员--毛泽东晚年治党反腐的思想精髓
近几年来,中央纪委先后发现查处了陈良宇、宋平顺、郑筱萸、邱晓华、杜世成、段义和,陈绍基王华元郑少东许宗衡等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这些案件的查处,可以说真实反映出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反映出中央反腐败决心之大、力度之大,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史可法战死与傅作义献城谈人本主义
作者:伊湖水
据历史记载,1645年清军南下,摄政王多尔衮,派人送信来向扬州守军统帅史可法劝降,被史可法拒绝,清兵铁骑遂将扬州包围,史可法在弹尽粮绝情况下,仍率扬州军民苦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清军破城。城破后,史可法自杀未遂被俘,清军再次劝降,史可法不从被杀。因攻城中清军伤亡惨重,清军为报复,对扬州进行了持续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帖张思之:就邓..玉,,娇案一审判决答《南华早报》记者(2009-06-2617:47:48)
按:本文为张思之大律师就邓,,玉,娇案接受南华早报记者采访。中文稿经张思之先生审阅,授权发布。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Veteranlawyerurgescolleaguestofightfortheruleoflaw,刊于SouthChinaMorningPost,09.06.25。
记者:您对邓案的一审判决怎么看?
张思之:未见全文,只能就结论谈点想法。
事先,我曾设想,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沈志华:把断裂的历史链条连接起来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史料价值拾粹
来源:党的文献2008年第4期沈志华
  【摘要】历史研究者必须遵守“言必有据”的准则,因此他们讲述的历史过程往往是不连贯的。《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提供了许多足以把原来断裂的历史链条连接起来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例如1949年中共与美国接触的方针和策略、杜鲁门声明发表后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冀朝鼎:给国民党出馊主意的潜伏经济学家(节选)
周恩来是冀朝鼎在1949年以前唯一的上级,廖训振说,“也只有周恩来真正了解冀朝鼎的作用。”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在以《成败之鉴》为题的回忆录中,专辟一节写到了冀朝鼎,名曰:“冀朝鼎祸国阴谋之得逞。”在这本近500页的书籍中,为共产党人开辟章节的,只此一例。
南京银行内兑换金圆券的人潮
他给国民政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泽东是旧体诗词第一人
二零零九年八月三日,看到朋友苏铁山(《在历史大背景下的张志新案》作者)的一封信,不胜欣慰。苏铁山的信中说:“老张:您好,你所托之事我已经完成。7月29号我去看过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向她询问《沁园春。雪》这件事情,胡木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沁园春。雪》这首诗是毛主席所做,跟胡乔木完全无关。胡乔木是抗日战争时期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倪志福回忆老友苏振华将军
我多次访问了倪志福。谈话的主题,往往是他与苏振华相处的难忘岁月。
  
  从苏振华传记书稿说起
  
  当我把《从高山到大海——共和国上将苏振华》书稿送给他,他审查完后,找我去谈了一次。他说:书稿总的印象不错,内容丰富、客观、实在、真实。他重点看了上海前后那一部分,并说是一口气看完的,不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长津湖之战/第2次战役
长津湖之战OF第2次战役:17万共产党军队PK美国陆战1师和陆军31步兵特遣队
[编者按]关于HISTORY,美国人比中国共产党的国学/历史学家/军事家们,毫无疑问更诚信可靠.
中国大多数军官在仁川登陆前一直不太愿意参予朝鲜战争。毛泽东以及中共高官们经过长期争论后,终于迫使中共军官们同意参战。然而,由于部队调动的困难,以及苏联背弃空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张灵甫死因:被俘后遭一排长枪击重伤不治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亡命之谜
作者:冷玉健
1947年5月,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第一的整编七十四师被我歼灭于孟良崮。关于蒋介石最为钟爱的心腹将领张灵甫如何致死,几十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死后张灵甫又葬于何处?更是鲜为人知。近年来,笔者采访了现任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原全程参与张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被江青斥为“寡妇集团”的四个寡妇是谁?
1963年罗荣桓逝世,罗荣桓遗孀林月琴。
1975年董必武去世,董必武遗孀何莲芝。
1964年甘泗琪去世,甘泗琪遗孀李贞。
谢觉哉1971年去世,谢觉哉遗孀王定国。
1975年国庆节前夕,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的杨勇和妻子林彬为了让因董必武去世而陷入悲恸的董老夫人何莲芝散散心,就一同邀请了罗荣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