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新闻考
● 靖 鸣 周燕琳
2008年是“大跃进”发生50周年,“大跃进”这幕闹剧给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至今令人痛心不已。反思历史是为了记住惨痛教训,避免悲剧重演。1958年,广西放了颗全国最大粮食“卫星”———“水稻亩产十三万斤”,从新华社、《人民日报》到广西[
阅读全文]

江青前任恋人黄敬去世后的革命家庭
爱过江青的人在一起:右黄敬部长,左毛泽东主席
黄敬姐姐大明星俞珊
黄敬夫人范瑾
黄敬
毛主席写给范瑾的信
范瑾的哥哥中共历史学家范文澜
黄敬和范瑾的长子俞强声
上世纪30年代在天津,黄敬与姚依林有过一次夜谈,黄问姚:“你有没有女友”?姚答:“没有”。黄说:“我已经有了”。于是,黄满怀激情[
阅读全文]
高岗与刘少奇之争留下的历史困惑
(一) 反党的帽子
文革结束以后,痛定思痛,十年浩劫中的怨假错案统统平反,不仅刘邓反党集团、彭罗陆杨反党集团以及大大小小的反党集团统统平反,而且50年代的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反右斗争的50万右派,更早的胡风、潘汉年反党集团,一直到延安的抢救运动,中央苏区的AB团、福田事变,二方面军的贺龙、夏曦、段德昌,[
阅读全文]
党国之大,容不下一个国士?----读《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时代》
戴晴所著《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时代》一书问世之际,我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之托,在悉尼科技大学举办了首场作者演讲及签名售书。此书我先睹为快,当时就有写点感想之意。想不到因教务之繁和文债之重,竟拖了这么久。
我在那场演讲会上向听众介绍戴晴及其新著时,说过这样一番[
阅读全文]
索尔仁尼琴:莫要靠谎言过日子
从前,我们连窃窃私议都不敢。而现在,我们撰写和阅读地下出版物。我们聚在科学研究所的吸烟室里,彼此敞开心扉,发发牢骚:他们什么勾当干不出来呀,哪件坏事不把我们拖进去!民穷财尽,家徒四壁,他们却毫无必要地在宇宙方面大吹大擂。他们加强远方的野蛮制度。他们挑起(别国的)内战。我们卤莽地花钱把个毛泽东扶植起[
阅读全文]
宋健臭名昭著的“人口控制论”
作者:易富贤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人口再生产,二是物质再生产。政治、经济、国防、文化、民族心理的安全都依赖于人口安全
,社会要可持续发展,人口本身必须持续发展。要保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在目前的寿命和死亡情况下,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
孩子(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的生[
阅读全文]
日本军神乃木希典大将的诗--踏破支那四百州
[史地人物]
乃木希典(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日本陆军上将。出生于日本长州藩(今山口县)藩士(下层武士)家庭,从师玉木文之进。多次参与日本内部及对外战争,在二战前与东乡平八郎一起被多数日本人奉为“军神”(又称“圣将”、“武圣”)。
在战后,由于受到司马辽太郎作品《坂上之云》的影响,[
阅读全文]
杨尚昆谈抗美援朝:金日成曾说中国没出兵必要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们本不愿意打却又不能不打的一场战争。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关联。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支持朝鲜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也是出于自身安危考虑,不得不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直接武装较量。通过这场较量,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医治了当时相当[
阅读全文]
鲁迅与胡适:两面旗帜的“陌路”与“同途”
9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胡适与鲁迅两位代表人物。胡适倡导“文学革命”,以白话诗、白话文叱咤学界。鲁迅则以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享誉文坛。然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分化,两人渐行渐远,昔日同一战壕的战友渐成形同陌路的论敌。
先看鲁迅眼中的胡适。对于《新青年》时期的胡适,[
阅读全文]
[转贴]江青在艺术上要求很高,她是个内行。“
“江青在艺术上要求很高,她是个内行。”
———“离样板戏最近的人”张雅心自述当年
《羊城晚报》2009-05-03
出身贫农被选中
我1933年阴历四月初九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香屯乡,家里很穷,后来举家搬到了县城生活。
1960年,我报考了刚刚成立的长春电影学院。我考上了摄影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