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香肉丝是我以前最常做得一道菜,因为,第一,当然是好吃,第二,不容易犯错。是一道天南地北都喜欢的家常川菜。后来,随着厨艺的提高,渐渐对这道菜有点不懈一顾。总是,追求一些高难度,不常见的菜。觉得,把菜做得漂亮,做得像艺术品才能体现自己的厨艺。慢慢地我发觉自己离美食的真谛越来越远了。
美食是用来吃的,而不是令人望而生畏,想把它摆起[
阅读全文]
![](\)
记得糟溜鱼片,鱼香肉丝,是我最早学也是那时最拿手的两个菜。上小学时开始对烹饪发生兴趣,那时老妈是我的老师。
一来饭店较贵,二来老妈手艺还不错,所以,有席必是家宴。上海的住房难那是出了名的,一家四口,14平米,再加一个厨房,一个洗手间,更有甚者一家六口一间房。现在想想,还真佩服咱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勤劳,忍耐的民族。
一有家宴,大人一[
阅读全文]
我的帖子后面,有人跟贴说本帮菜就是上海菜,我很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比较长所以在这儿另起一贴,大家都能看到。
第一,本帮菜这种说法,十九世纪末就有,那时候,还没有象现在这样,到处是非上海人在吃上海菜。所以本帮菜这个词是上海人自己用的,而不是用来区分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对上海菜的不同叫法。既然是给上海人自己用的那为什么要叫“本帮菜”呢,就[
阅读全文]
![](\)
美食太博大精深了,就像宇宙一样,根本看不到边,也学不到头,变化之繁多,横向之宽广,纵向之深远,也是别的艺术不能比拟的,其实,在法国、中国,烹调绝对是一种艺术,只是法国公开承认,中国羞羞答答。美食不但是当地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你与人沟通的绝佳途径。况且,每道美食背后,几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也是美食吸引我的地方。
靠山吃山,靠[
阅读全文]
![](\)
“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老在九百多年前就已经把竹和肉联系在了一起,而我是在儿时尝过母亲做的腌笃鲜,才知道,原来笋和肉的搭配竟然会是如此的美味佳肴。
不修边幅的广东人,菜做得一流,老火汤更是名扬天下。精于打扮的上海人,菜不够成席,却也有一款靓汤,独步江湖,那就是“腌笃鲜”。这是一款季节性非常强的菜,[
阅读全文]
![](\)
梅菜扣肉?抑或梅干菜扣肉?还是霉干菜扣肉?这道菜,从北到南,由东往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做法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不过,真正能说出它们区别的就不多了。
我在江浙长大,打小就和霉干菜为伍。长大后,我这个爱吃嘴,一不留神混入了美食家的行列,对被誉为广东惠州三宝之一的“梅菜扣肉”也是情有独钟。所以,这次我就来说说这道让无数英[
阅读全文]
![](\)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杰地灵,这也造就了中华文化中的和谐,圆融,和不侵略性,于是我们修筑城墙,把自己围在富庶的中央之国中,抵抗蛮夷对我们资源的掠夺。于是我们围一圆桌,用筷子互相夹菜,气氛和谐而圆融,筷子其实只是辅助嘴巴的一个工具,用的好,是很少会被污染,这也是为什么用嘴巴吮吸筷子是很不礼貌的。
我们不窥探别人的东西,[
阅读全文]
![](\)
我的一些关于美食的拙文,居然被本地的华人报纸接受,并开了个美食专栏。到现在也已经陆陆续续写了近二十篇,我战战兢兢贴在这儿,不知个位大侠喜不喜欢,如果可以握就慢慢放上来和大家讨论,谢谢。
我一直认为,粤菜是傲视群雄,一览众山小的,其他菜系只能望其项背,在八大菜系中粤菜鹤立鸡群。它的选料,工艺,手法,都非常讲究。不油不燥,常食不腻[
阅读全文]
![](\)
两道都是粤菜。苦瓜改刀后焯滚水,再冲凉。牛肉用蒜蓉豆豉汁,油,料酒,生粉上浆,入油锅滑油捞出,锅里留底油,下苦瓜煸炒,加盐,一点料酒,糖,翻炒,放入牛肉,加入蒜蓉豆豉汁,翻炒出锅。
一磅半的鱼,蒸8分钟,关火蒸两分钟,移开锅再虚蒸两分钟,刚刚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