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挎伞骑牛圩埂头,
关关芦鸭下河沟。
夜来思起少年事,
穆穆金波上月楼。
*老泉并写
[
阅读全文]

有后学自西雅图远道来访,书此幅赠之以勉。
[
阅读全文]

与侪伴耍,只可做选择,不可以以教,教则不服。
Youcanchoosewhomtogetalongwithbut,
don’tlaunchinstructions,fornoonegivesadamnthesedays.
与年长者处,语尽可恭维,不可迕逆,违则不甜。
AlwayssayYEStoelders,neverbenegative,theyloveyoubesweet.
与晚辈交,言多须祈使,不可以命令,令则不闻。
Couldyouplease?
Wouldyouplease?
MayI?
Otherwisetheypretendnotlistening.
...[
阅读全文]

《随园诗话》【原书卷四·五六】:
诗虽小技,然必童而习之。入手先从汉、魏、六朝,下至三唐、两宋,自然源流各得,脉络分明。
今之士大夫,已竭精神于时文八股矣;宦成后,慕诗名而强为之,又慕大家之名而挟取之。于是所读者,在宋、非苏即黄,在唐、非韩则杜,此外付之不观。
亦知此四家者,岂浅学之人所能袭取哉?于是专得皮毛,自夸高格[
阅读全文]

踏雪听蛙赚鼓声,
稻花陌上鹧鸪鸣。
谁家水战呼双耳,
催醒盹熊浑一惊。
*写于美加关税呼啸中
[
阅读全文]

萱庭,指母亲的居室,也用来代指母亲。
“萱庭”这一概念源于古代文学中对萱草的象征性使用。萱草,又称金银花、忘忧草、宜男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红黄色,叶细长。
在古代文学中,萱草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特别是与母亲的形象紧密相连。
《诗经》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里的“谖草”即萱草,被种植在北堂(主妇[
阅读全文]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葛清》:
“荆州街子葛清,勇,自颈已下,遍札白居易诗。段成式尝与荆客陈至,呼观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记,反手指其札处。至‘不是花中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黄夹缬窠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缬窠胜绝细。凡札三十馀首。体无完肤,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也。”
大[
阅读全文]

环佩,意思是古人所系的佩玉。后多指女子所佩的玉饰。
女子配其用来压裙脚,多配于膝部以下。亦借指美女。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
郑玄注:“环佩,佩环、佩玉也。”
《史记·孔子世家》:“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
阅读全文]

老来簪发髻,
犹着少年衣。
不畏人笑怪,
从来心不违。
节前应承十余件,多为立轴自作诗句,陆续选发中。
书家最理想状态是无废纸,提笔能书,掷笔能用。“能用”应基于两条原则:
一是不自欺,二是不欺人。
不自欺乃须先过自家法眼,自己不满意之作绝不与人;
不欺人乃为不敷衍,俗词不应。所作须入法家法眼,经得起推敲,纵有一两处得[
阅读全文]

都市的上空
龙烟滚滚
蛇影翻腾
像空中自由的音符
我在翘首凝望的时候
忘记了拍摄
也好
回味总是
在欢愉之后
陶醉中也有点
维也纳
不是在音乐会
便是在赶往音乐会的路上
热咖啡一杯
轻柔的雪花几朵
匆匆驿动的风衣
在错落的大厦琉璃夹缝中
也似乎成就着
惬意的节奏
蝴蝶夫人终究没有改嫁
我想这是普契尼
自作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