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日球后晚聚,围坐七八子。酒过三巡,不乏扯些无聊段子助兴。
间有牛兄,向长于此技,声大舌敞,谈球侃色。当提及网前拦截,张牙舞爪却碰不到球时,
余云“腿到用时方恨短”,众皆飞笑。安兄道谢,嘉纳即兴献句。
接续话题,论及晨雄之事,咸无示弱者,余戏云:
男儿谁不带吴钩,收取燕云十六州。
漫道用时方恨短,醒来依旧笑昂头。
满[
阅读全文]

爱山移屋对,
畏冷别东城。
山雪非城雪,
偏教掘性情。
[
阅读全文]

冰兄遗我海鱼干*
肉紧味浓美一餐。
牙咬手撕吞玛卡*
吾家水墨报君看。
*遗读作wèi,意为馈赠。
**玛卡泡酒
[
阅读全文]

其一
年来匹克*漫成风,
大似新潮战古风。
试看黄线压白线,
月朦胧儿鸟朦胧。
*匹克球pickleball
其二
腰膝自嫌衰太甚,
幸无丑态被人嗔。
婆娑老眼看球网,
一半虚无一半真。
[
阅读全文]

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足下”作为敬称的释义,当如蔡邕所说——
东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阶也……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阁下、足下、侍者、[
阅读全文]

三面峰绵亘,
一方向海开。
赤霞熔浩宇,
云老乱生苔。
[
阅读全文]

网球是一项极其微妙的运动,表象颇具威猛宏大,球感极具细腻精微,贯穿从赛前热身到比赛结束的整个过程。
其一,热身或训练时的球感是双方相互生发的,对手来球的速度决定回球的速度,彼此都领会此时的重点不在追求力度和角度,而在寻找默契,维持合拍的节奏。每一拍尽可能把球送在对方的击球区(hittingzone),无需把球打死。
业余爱好者在热身[
阅读全文]

丱发,音guànfà,发式名。
儿童或未婚少女之发式,后喻指少年。
南朝·梁简文帝《舞赋》:“丱发初筓,参差俱集。”
丱发的梳编方法是将发平分两股,对称系结成两大椎,分置于头顶两侧,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头发。使其自然垂下。其形似“丱”字,故名。
唐·康骈《剧谈录》:
“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彩绣[
阅读全文]

宋·张先《西江月》词:
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
檀槽初抱更安详,立向尊前一行。
*檀槽,檀木制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乐器。
尹思泉简笔人物写意
[
阅读全文]

玉兰滴滴逼娇娃,
春日渐长香透芽。
自笑老来闲不得,
也须拈弄在天涯。
*别名白玉兰、望春花、玉兰花,原产中国中部山野,现世界各地庭园常见栽培,是上海市市花。
摄影:刘文静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