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魂如影随夜来,
睁眼翻寻挠破腮。
若有精仪录梦像,
阴阳入幕晨无猜。
[
阅读全文]

蘭畹春歸喜,蝶蜂相約遲。
來來禽逐樹,去去鼠翻籬。
雨過起耕興,日懸醒菜池。
久遊違稼穡,四體欠當時。
遙想故山下,瓜藤滿徑移。
注:蘭畹乃吾宅後花園。
[
阅读全文]

一粒相思豆,
深埋三十年。
结根生别树,
落子住邻田。
好梦何妨旧,
芳霞不可眠。
多情应笔墨,
岁岁画从前。
[
阅读全文]
作者:李宇平
注释:[1]王镛《咏王铎》书法报一九九二年九月二日。[2]白谦慎《关于明末清初书法史的一些思考》注释四,《书法研究》一九九八年二期四十七页。[3]傅山七绝《霜红龛集》卷十三,宣统三年丁宝铨刻本,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七月一版三四七页。[4]张怀瓘《玉堂禁经》《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一版二二七页。[5]傅山《[
阅读全文]
作者:李宇平
六、苍狗白云谁与论,闲将气骨寄毫芒书家是不能脱离时代的,书家的个人风格即是时代风格与个人秉性的结合,古往今来莫不如是。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泰州学派崛起,禅宗思想盛行,阳明心学给予僵化的程朱理学以沉重打击,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力主变古出新,独抒性灵。徐渭说『天成』,李挚讲『童心』,汤显[
阅读全文]
作者:李宇平
五、摇笔最能凌浩荡,落墨端为发幽妍王铎一生都在理性与情感的矛盾中煎熬,他追求怪力乱神,时时发出胆大妄为的艺术言论,但在现实面前,他又一次次匍伏于中庸的戒律之下。他以为『书法贵得古人结构』[22],他又讲『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23]他心中的古人是谁?当是二王、颜柳和米芾等。傅山也讲师古,『字一笔不似古人即不成字』,[24][
阅读全文]
作者:李宇平
四、手挽狂澜非复古,山人笔下见新姿[21]王铎超越前人的地方还在于其章法和墨法的独创,在章法上,王铎采取『雨夹雪』的方式,即参差不齐中大小错落,单字的重心轴线与整行的重心轴线总不相合,或大或小地存在一定的角度,通篇来看,疏密相间中回环抱应,穿插争让中开阖扭结,从而乱中见整,齐中又散,种种矛盾的对比使得精神挽结在雍容自得[
阅读全文]
作者:李宇平
三、旁参篆隶作奇变,不与宋元作后尘[6]王铎的字东侧西歪,在结构上常使用『侧左转右,侧上转下』的体势,在字的左右部分或上下部分施以角度上微妙的变化,这样,不仅使每一个字产生了生动的姿态,同时也产生了体势。就单个字而言是外敛内放,这一点是得自颜真卿的。傅山在结字上吸取了王铎『侧左转右,侧上转下』的体势,而摒弃了王铎外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