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和创,常态是:临到七八分,创到三四分,临得好,才创得好。常见是:长期临帖,不会创作,以为猛临,“自然”会,不废脑。
技法如银子,到一定程度,就“够用”。要更“够用”,得花。捂着银包,怕越“不够用”。都说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钱,懂创作,才真懂技法。帖临得再牛,也别得意,人家的技法,借来的钱,还傻乐,[
阅读全文]
凡习书,都有“两位”老师:古人,今人。两位是“偶像”,自己是“粉丝”——更谦虚,是“走狗”。独师古人,不闻今人气味,不可能,都说了,如今连饭菜,都嚼不出早年滋味,“与时俱进”啦。只师今人,菲薄古人,可能,却不可取,取法乎上嘛。两位老师可同时请来、先后请来。请来,还要请走。眼下“大师”,各领[
阅读全文]
帖学笔法,一个重要特征——在一定的、相对正确的动作、手势、速度、调锋的前提下,点画彼此借力,密切照应,环环相扣,节节生发,终成强烈的节奏和书写感。这过程,要求每一点画“自然书写”,杜绝慢速、匀速的描画。这种纯正笔法、帖学精髓,是个性张扬的强大动力。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王铎等,一路“二王”,不离此法。
---节[
阅读全文]

作书画难于挥洒,过于谨慎。实当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也。
-白水并记
[
阅读全文]

友人来电,嘱愚判断此照上联末字,因被图中人左肩遮挡,无法辨识。网上搜索,该字以圆圈表示缺失:“甲寅以后盟排O”(附后)。
下联「壬子之前誓灭胡」,落款弟樵。
看内容为早年共和政党排华之言论,滑稽的是用华文书写,口号前坐着的是衣冠楚楚的华人,又被华人拍摄。
就上联末字露出的蛛丝马迹,很难判断是什么字。但草头依稀可辨,愚考为&ld[
阅读全文]

村姑少妇半沾亲,
路遇高呼扬手巾。
兀自倚门闲打盹,
槐花柳叶正逢春。
[
阅读全文]

近日作大字有苍茫之象,意趣葱茏,
书前浑然不知。
甲午七月记
[
阅读全文]

王铎跋王徽之帖
徽之书法温润绵密,有远水流烟之致。惜不多见载,古今寥寥数行耳。
极力摹写,瞠乎!其后,始信书法非易事也。
[
阅读全文]

皇帝后宫是非频,
争宠娘娘胜卖春。
一朝怀有黄龙种,
得意难防暗妒人。
[
阅读全文]

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神妙极到。
--黄宾虹跋画语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