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危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记:吾曾有句云:“余暇无俗事,不厌写羲之。”每次写,如沐春风,如对右军低语。晋人风度,不止在书,更逸于文,只言片语,非时下罗唣者所能道出于口笔也。前[
阅读全文]
元代九十余年,书法“初则宗唐,后则宗晋”,兴起了向“二王”回归的以继承为主的复古主义潮流。赵孟頫固然是力倡回归之风的领袖人物,但有一个人不能忽视,那就是李倜,他在表现晋人的韵感方面不输元代大书家赵孟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李倜却历来被书法史者所忽略,其身世、作品仅能在一些零星的书话著录中窥见一鳞半爪,至今仍受到冷落,书法爱[
阅读全文]
唐代大诗人李白竟有书法传世?而且毛主席日夜观摩、爱不释手?确有其事!傅抱石《李太白像》(局部)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名实在太大,掩盖住了他的书法成就。
宋梁楷《李白行吟图》《上阳台帖》,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曾令历代大家赞不绝口,更令毛主席为之倾倒[
阅读全文]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其手书条幅《悼丁君》,被书法家沈尹默誉为“鲁迅生平写得最好”的一幅书法。图/条幅《悼丁君》原件尺寸为36×24厘米,无题目,右起竖书,诗句凡四行,后有题款“陶轩先生教正”和署款“鲁迅”,并钤“鲁迅”白文方印。墨迹右下角钤有一枚&ld[
阅读全文]
引言:米芾,北宋最著名书法家,古今中外粉丝无数。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在宋四家中米芾书法功力最为深厚,其书法被形容为“刷字”,形容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那般气势,太险太美,太绝了。文章源于网络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全文]
宋克草书作品欣赏《唐宋人诗卷》,上海博物馆藏。明代书法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初期以三宋二沈为代表,即宋璲、宋克、宋广和沈度、沈粲五人,初期继赵孟頫之余绪,殊少新意,书风纤弱,直至明代中叶,苏州地区出现了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书家,始由松雪上窥晋唐,风气为之一转,成为明书之中兴时期,因三子皆吴人,故一时有『天下法书皆归吴中』之语。晚明[
阅读全文]
一、王羲之《破羌帖》释文:知虞帅书,桓公以至洛①,即摧破羌贼②,贼重创,想必禽之③。王略始及旧都④,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⑤,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⑥,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书示君。二、王羲之《秋月帖》释文: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
阅读全文]
年年景色总一般,只是人心向贪婪。
有食有家厌蜗守,沧波嗔腥旷野走。
城里套路人负人,乡间羊肠亲唤亲。
省吃少睡为眼目,高飞远驾兼水陆。
暑期太长学童闹,请假调休父母燥。
一周两周三四周,欧洲美洲大洋洲。
筹划行程颇费脑,劳命伤财无草稿。
雅有新诗俗一欢,白雪青菜各解馋。
万里云山开脾胃,清风碧水疗肝肺。
小饿小困降[
阅读全文]
董其昌行书手卷《苏轼和子由论书》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笥。多[
阅读全文]
旧临《十七帖》部分,释文从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