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说,能使整幅作品形成一种鲜明的美的意境,是书法家在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的标志。草书的章法具有形质美和情性美,可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因此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传为右军曰:“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善章法者,须胸有成竹,方计白当黑。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孙氏在草书章法上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智[
阅读全文]
西汉书法竹简《神乌傅(赋)》,作于西汉成帝永始年间(公元前16—前13年),墨书竹简,长22厘米,宽0.9厘米,写于21根竹简之上。全篇约六百四十余字。1993年在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汉墓出土。《神乌傅》的书体为草隶,内容是一篇基本完整的文学作品,它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悲壮的故事。“神乌傅”三个字,是用楷隶写成,和东汉碑刻上的隶[
阅读全文]
长期以来,各种报刊杂志上批评“丑书”的文章很多,指责现在许多展览作品甚至获奖作品在创作时“不往美观上去写”,有意漠视用笔,破坏结体,夸张变形等等。对这些意见我不能苟同,觉得他们在认识上有两个错误:一是不知道美是生命的感悟,是意志的体现,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误将漂亮作为美,将打破局部的四平八稳、不讲究外在、媚巧的作品贬[
阅读全文]
魏碑精品《北魏常敬兰墓志铭》,全称《夏州刺史赵郡李缅妻常夫人墓志铭》,志高57厘米;宽47厘米,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立。2009年冬河南省洛阳市关林镇出土。原文地址:http://www.yac8.com/news/13871.htmlReadmoreScanQRCodeviaWeChat
tofollowOfficialAccount[
阅读全文]
潘天寿画谈随笔之:用笔、用墨、用色潘天寿画谈随笔【用笔】吾国文字,先有契书而后有笔书(笔书中有毛笔书、竹笔书,说文:聿,笔也,作隶,从手执竹枝点添书字之形象也。漆汁浓腻,不易行走,故笔画头粗尾细,形如蝌蚪,故称蝌蚪文焉)。吾国绘画亦先有刀画,而后有笔画,其发展之情况,大体与文字相同。潘天寿1924年作水云山中74×43cm吾国最早之刀画,始见[
阅读全文]
观毕加索绘画,正看层层堆砌,反看片片剥落;涂涂改改,减减加加,不到最后一笔,不晓得这老厮在搞什么名堂。倘若不视作画过程,单就某幅,千缠万绕,浑然不见起止,分辨不出从哪一笔开始,到哪一笔结束。就像中国人炒菜,小锅铲子翻来调去,时而葱蒜姜茴糖,添油加醋,搞得烟雾迷漫,最后再来一道淀粉勾芡,弄成稀里糊涂的一锅。而此翁无疑是色彩调配天才和[
阅读全文]
重拾k歌,唱《卷珠帘》过十遍,每有遗憾处;
感学歌如同临帖,唱到熟时能生巧,词随墨流,洒落粗笺。
[
阅读全文]
漫漫书史,高手辈出但若论起明星范儿怀素的魅力无人能及一个长沙小和尚,苦学开端横扫千万芭蕉树后在达官贵人圈,肆意潇洒如入千里无人境以布衣之身跻身一流书家,怀素是书法史上第一人丁酉年正月廿八编辑:云上文化在文人那里,书法是自娱的东西,就像我们高兴了,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哼着小调儿。可是怀素不,他不是文人,不用臭拽;他不是官僚,不用装腔。他[
阅读全文]
从泥到壶,揭秘紫砂壶的制作全过程.......
▲从矿石到美器,从货真价实、质量上乘的原料,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一把温润典雅的紫砂壶,就是这样诞生的。
紫砂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紫砂壶在中国更是被誉为“茶具之首”。她凝结着厚重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精髓,折射出中国古典美[
阅读全文]
《开春》
2017-03-01尹思泉尹思泉诗书原创
冬天拖的太久,春终于来了。
俄国作家契可夫在他的《迟迟未开的花》中如斯描述的初秋,用来描写北美的初春再契合不过了:
“白昼明亮而清澈,略有寒意。
这是秋季的白昼,遇上这样的日子,人们往往
甘心忍受寒冷,忍受潮湿,忍受沉重的套鞋。
空气明净极了,就连停在最高的钟楼上一只寒鸦的嘴都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