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壹号收藏葛饰北斋,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名字。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三大家之一,“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一位日本人。一生改名30余次,迁居次数达93次之多。不受流派、样式和传统的拘束,在绘画上一心执着于追求自我表达。一生留下了超过3万件的作品。即使是对绘画艺术毫无了解的人,对这片海浪也一定不会陌生——富岳三十六景-[
阅读全文]

草堂夜读
读书深林里,日夕无履声。
倦来眠翠鸟,兴到立三更。
宿墨添清水,新诗洒旧笺。
蓝山云在眼,岁月草堂边。
注:蓝山,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冬夏旅游胜地。
[
阅读全文]

读着这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惊世之作,我仿佛看到了八大山人由王孙到布衣、由僧人到巨匠、由禅林寺院进入艺术殿堂的异乎寻常的人生轨迹,仿佛听到了南昌青云谱道观那三百多年不息的钟声依然悠扬绵长。特别是读着他那一幅幅笔走龙蛇、墨云翻飞、情奇韵逸的行草作品,更是令我心旌震撼,不能自已。此时此刻,一个愤世嫉俗、郁结佯狂、玩世不恭、慷慨啸歌、襟怀浩荡[
阅读全文]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12.7→20193.10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上海博物馆三楼绘画馆、书法馆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的大陆首次“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将用丰富的展品、多元的方式呈现董其昌的艺术世界,带领大家深度认识董其昌及其时代的艺术成就与意义。董其昌个人生平及艺术介绍,请看:上博新展预告[
阅读全文]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12.7→20193.10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上海博物馆三楼绘画馆、书法馆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的大陆首次“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将用丰富的展品、多元的方式呈现董其昌的艺术世界,带领大家深度认识董其昌及其时代的艺术成就与意义。董其昌个人生平及艺术介绍,请看:上博新展预告[
阅读全文]

‘’林‘’宽诗《省试腊后望春宫》皇都初度腊,凤辇出深宫。高凭楼台上,遥瞻灞浐中。仗凝霜彩白,袍映日华红。柳眼方开冻,莺声渐转风。御沟穿断霭,骊岫照斜空。时见宸游兴,因观稼穑功。来源:书法思考ScanQRCodeviaWeChat
tofollowOfficialAccount[
阅读全文]

如果借用文学语言来比况,当今书坛可谓一片“靡靡之音”,“巧言令色”竟堂而皇之地成为书法表现的一种“普遍”景象!这种景象因何而来?为何又如此的泛滥成灾?我们在研读孙过庭《书谱》时,对这段文字肯定会特别关注: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
阅读全文]

王时敏致石老札两通,故宫博物院藏。王时敏(1592-1680),江苏省太仓市人。王时敏家世显赫,是宰相之孙、太史公之子。祖父王锡爵(1534—1610),权重朝野,父亲王衡(1561—1609)官至翰林编修,亦善书法。万历四十二年(1614)春,王时敏受祖荫出仕,累官至太常寺少卿。入清后隐居不仕,以书画自娱,奖掖后进,被尊为“画苑领袖”。释文:昨谔臣兄归,率[
阅读全文]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12.7→20193.10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上海博物馆三楼绘画馆、书法馆1“丹青宝筏”释名“董巨正脉,惟思翁得传。此卷虽仿米南宫,然笔法仍归之北苑,真丹青宝筏,后学师模,玄翁当宝藏之,不可作寻常观也。——王鉴《跋董文敏仿米南宫山水卷》见于《虚斋名画录》”展览名称&ldq[
阅读全文]

书法王铎草书,展现出了一个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一个命运多舛的大才子,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的真实写照,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王铎草书起笔多为方笔,直角顿入,速弹收笔,下笔果断,力度很大,淋漓表现出草书线条的钢性。王铎行书主要学米芾,但是米芾不善草书,所以王铎在米芾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