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蒲公英的种子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绒绒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就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啊飞,飞到哪儿,哪就是我的家。
博文
(2008-03-14 13:46:38)

朋友推荐文学城一博客,这两天抽空快速一览,文章的确精彩。作者用诙谐轻松流畅的语言,叙述他沧桑苦涩丰富的经历,描述他面对人生时那轻松的或沉重的心态。在他回复一读者时,一句“牵了手的手,还有长长的路要走”,似乎触动了本人的某根“筋”,有些什么xx牙想要吐出来。一晃结婚都二十年了。确切的说,应该是二十二年,光阴似箭。由于家庭的关系,我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3-14 13:33:22)

若干年前曾在网上看到过转贴的一篇四川女作家何洁(四川诗人流沙河之妻)的小说“落花时节”中的一段。说文革中某个“班子小胆子大”的县川剧团排演川剧“列宁在十月”,中间有段列宁和斯大林的对唱,十分有趣。如今想起来,到网上一搜,果然有很多网页都有转帖,抄贴如下:列宁唱:【红鸾袄二流板】叫一声约瑟夫孤的好兄弟有件事朕同你细说端的打冬宫咱还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3-14 13:29:44)

当代四川剧作家魏明伦曾写过一篇“奇奇怪怪的四川人”,先是说了些四川人“文武全才,文到魁首,武到元戎”,却又列举了不少四川的奇人怪杰,最后点题之句是“三教九流,十妖八魔,。。。真是奇奇怪怪的四川人啊”。川人这种“怪”的特质,理所当然地反映在四川话中。四川话属北方语系,自然没有南方(典型如江南吴侬软语)话的阴柔温婉,却也无典型北方话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3-14 13:24:12)

中文学校春节联欢会的前夜,和女儿一起挑选上台的服装。在联欢会上,她着一袭红色的旗袍,刚好显示出她那少女秀气娇好的身段。披上相近色彩的羊毛披肩,既保暖又增添几分潇洒飘逸。再穿上浅粉色珠光高跟凉鞋,整个儿的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搁哪儿,这回头率准低不了。可惜,当天像机没电了,没拍照。和通常一样,联欢会上都卖奖卷。一是讨个好运,二也给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3-13 16:55:00)

今年有两位朋友怀孕生老二。都是计划之中,且盼望已久,而心想事竟成的。由衷的为她(他)们高兴。同时也小小的警告一番,这生活的忙碌程度,和人口数目的增加是不成比例的。好事多忙,忙中有乐。谈及给孩子取名,听得一高论:生男孩子随父姓,生女孩儿随母性。其理论依据如下:
父亲的精子(X或Y,精细胞不带细胞质),和母亲的卵子(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3-13 03:39:31)

毛主席教导我们:“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的确,当今世界,早已不是拼体力的时代了。现在而今眼目下,大部分工作靠的是智力,而进入后工业(信息化)时代后,情商的成分,如人际交流等软技能在职场中越显重要。而女同志天生地在这方面占有优势。本人在IT业(特别是IT服务业)混饭多年,干过的大部分公司或项目都有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3-11 16:35:56)

今年上中文学校,小东西很幸运的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师,把课本和游戏结合起来,调动了孩子们学生字,生词的积极性。课堂上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小东西从此开始对中文及中国有了很大的兴趣,还很愿意向别人表达他的这个兴趣。
在学校里,他教老师用中文数数。从一到十,一点都不含糊。最后老师数出来了,但发音不准。他给老师一张鼓励奖“a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3-11 16:07:48)
两三年前,一中学同学向我郑重推荐连续剧“走向共和”。找到碟子后,接连两三周晚上穷凶极恶地看完,感触颇多,当时在中学同学录上曾发了一帖。最近上下班火车上花的时间很长,下载了一些百家讲坛的讲座在火车上听,这些天听到慈僖与戊戌变法,不由得想起了在同学录上的那篇帖子,炒陈饭倒上来。李鸿章卖国卖出了名望,卖出了经验。反正都是卖,除了李中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3-11 15:29:54)
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中华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了广大英国人民的兴趣。去年大年初一刚好是星期天,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格广场(TrafalgarSquare,俗称鸽子广场)举办了一天的庆祝活动。广场及附近的唐人街真是人山人海,这种壮观在英国很难看到。今年也是同样在鸽子广场举办了一天的庆祝活动,同样是人山人海。来自中国和英国的文艺及武艺团体登场献艺。舞台两边的大屏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