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秋的故事
作者:谢盛友
心脏教授跟我讲他朋友的故事:
教授的朋友不是“大秋”,而叫Heinz,主要是他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度假,而且度假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年到头,人多在意大利,所以绰号叫大秋。心脏教授和大秋他们这些中学同学,尽管各有各的工作,但是他们每月总有一次聚会,或在餐馆或在某个活动中心。大秋很多次都没来,教授和其他同学以为他出事了[
阅读全文]
几个塑料外卖袋
作者:谢盛友
阿婆又来买饭了,她看上去年龄超过七十,可是走路很稳,看得出,阿婆每次出门都梳妆打扮得很整洁且得体。她一进门就很友好,满脸笑容,用三倍的努力拼命掩盖浓厚的巴伐利亚口音,企图用标准德语向我表达:我为孙女买一份什锦鸡肉饭。
这位阿婆,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她的形象我记得很牢。阿婆每次来买饭都自己带一个塑[
阅读全文]
题目:排队
作者:谢盛友
有个什么经济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资本主义是货追人,社会主义是人追货。这话太含经济规律,我一个小小的快餐店老板搞不懂。我站在柜台后面不停地忙命,虽然有妹妹助我一臂,但是,排队购买午餐的长龙仍然有增无减,那长龙自柜台前一直延伸到外面的窗口,与此同时,我收银箱里的硬币马克也越积越高。餐期高潮过去后,我一[
阅读全文]
半温室教育留下星星美韵
作者:谢盛友窦文涛带中华美女从骄阳似火的马来西亚,火速赶到冰天雪地的九寨天堂,可谓冰与火缠绵。进青藏高原,在蓝天下、河流边、到牧场、农村,观察蝴蝶飞舞、蜜蜂歌唱、马牛洗澡、露珠滚动......。
俄罗斯一位院士做关于宇宙的一次讲演,有人问,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实际运用诸如有关星星之类的知识呢?院士回答说,“人不同[
阅读全文]
当俾斯麦遇到李鸿章
作者:谢盛友DoinRomeastheRomansdo
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德国史料记载,1896年,李鸿章到德国访问,是汉堡商会主动邀请的,目的是想和中国多做生意。出乎预料的是,李鸿章要求拜会俾斯麦,德皇帝颇为不快,但又无可奈何。俾斯麦高兴异常,穿上一辈子才用过几次的普鲁士大礼服,戴上十字勋章,外出迎见李鸿章,礼遇有加。李鸿章在柏林拜见了[
阅读全文]
超导德国印象
作者:谢盛友超级导游戴路神态自如地对着麦克风,且面带笑容说:“这里是柏林自由大学的一栋学生宿?,因为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而且房租比较合算,公寓房,含水电暖气在内月租仅120欧元。这里居住的几乎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中国学生很厉害,与人打交道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套,他们到这里以后,先是某某用糖衣炮弹攻破Hausmeister(房屋管理者),[
阅读全文]
寻找俾斯麦
作者:谢盛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我们的确有很多利益目标需要实现,但是只有统一,既是中国的大势所趋又是中国的战略需要。中国的工农业继续发展,逐渐迈向世界工业强国,中国的分裂,无疑成为阻碍中国国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统一,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法国大革命时期立宪派领袖之一米拉波伯爵(GabrielMirabeau1749-1791)说:“别的国家都[
阅读全文]
谢盛友:钓鱼的老头
标签:域外传真
●谢盛友阿公很久没有给我送鱼来了,可能他病了最近没有钓鱼,也许另外的原因,但是,至少我的断定是,阿公近日钓鱼没有收获。老蒋说,他每天看见阿公出门钓鱼,为什么一条鱼都没有钓到?(http://www.tecn.cn)
这也是不太可能的事,阿公80岁生日那天,本地最大的报纸“法兰克日报”整版介绍阿公,他是钓鱼世家,从他爷[
阅读全文]
龙应台:(不)相信
标签:心灵小语
●龙应台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http://www.tecn.cn)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
阅读全文]
吴稼祥:用联邦制疗治国家内伤
标签:吴稼祥
●吴稼祥转自公法评论。原编者按:本文经过技术处理,请鉴谅。
达赖喇嘛在印度有个西藏流亡政府,新疆有人在阿富汗为塔利班作战,也有人在土耳其设立“东土耳其斯坦国”流亡者组织……这些,都是中国国家“内伤”造成的外部溃疡,某些部位还有可能糜烂。中国的国家内伤是近代以来国力贫弱、内部动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