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榕菁
在上一篇“平坦而有限的宇宙------物理学家们一个难解的心结”一文中我指出了物理学界迄今为止难以摆脱的一个错误逻辑------那就是他们所声称的有限而无界的宇宙不应该是零曲率的平坦宇宙的逻辑。那是一个整个物理学界包括所有诺贝尔奖得主所共同持有的逻辑,因此属于是物理学界的一种错误的哲学思维。连那些承认宇宙应该是有限而无界的物理学家也[
阅读全文]
戴榕菁
人们通常会将生活中出现的逻辑混乱或归咎于知识的欠缺及信息的错误或归咎于逻辑思维力的不足;其实,有一种因素比上述这两种更普遍,而且更根深蒂固,那就是长期养成的错误的思维哲学,而在导致错误的思维哲学的诸多因素中有一种最为顽固而且也最难以被当事者自我发现,那就是形形色色的心结。当一个领域里的多数人甚至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样的心结时,[
阅读全文]
戴榕菁
当代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让科学家们担心有一天科技的发展会出现失控。至于如何失控他们也不清楚,只是觉得会有那么一天突然科技的发展快到了人类无法控制的地步,因而他们将之称为奇异点(singularity)。据说是著名的数学家冯诺依曼身前最先提出这一担心的。很显然他们的担心有两个基本特点:1)他们担心的是人类无法掌控作为人类对立面的科技,而不是[
阅读全文]

三星堆古迹的开发带给我们最大的一个疑团是,迄今为止只找到在一枚玉玺底部的4个看似文字的符号,除此之外没有发现任何系统的文字。如果说当初那个明显比周边文明更先进的文明没有自己的文字,那是几乎不可能的,或者说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能够发展出具有三星堆那样规模的文明来。
但是,文字在哪里呢?这使我又联想起2019年我在“怎么烧得那么干净[
阅读全文]
中文文字中充满着各种奇妙。这里谈一个大家所熟悉的词汇中的特殊意义,那就是“领袖”这个词汇。
不知从何时起华人喜欢用“领袖”一词来称呼有权势地位的人。这个用法很奇妙,不过在本世纪出生的人恐怕不易体会其中的奇妙之处。从本世纪之前还没有洗衣机的年代过来的而且需要自己洗衣服的人可能都具有这样一个常识:一件外套或衬衣的领子和袖子[
阅读全文]
在如今顶着文明支柱光环的科学界流行的各种多重宇宙理论中有一个极为特别的版本,就是所谓的可观察宇宙(observableuniverse)理论。它的基本论点其实不复杂,就是根据狭义相对论,我们所生活的四维时空中的基于能量的信息传递速度不能超过光速,但是宇宙膨胀使得据我们较远的部分正以超光速离开我们,因此那里发出的光永远不可能到达我们这里,所以我们永远无法观[
阅读全文]
戴榕菁
一提起隐身衣人们通常会想到的是设法让自然光在隐身衣表面发生连续折射而绕过被隐身的物体。这也确实是世界各地的相关的科研和工程机构所努力的一个目标,但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尝试目前没看到有什么突破性进展,估计主要难度在于无法解决复杂的表面几何问题。
2018年我在我的英文科幻小说“TheRedHat”中,描述了一种隐身衣的设想。虽然那只是在科幻[
阅读全文]
读了我昨天贴的“若果真如此,末日的序幕正在拉开”有读者可能会问,地球上那么多氧气,那么少二氧化碳,怕什么?
是的地球上空气中的总含氧量是21%左右,而总二氧化碳含量估计大概在0.04%左右。
但是,这里有几个要素需要搞清楚:
1)21%氧气和0.04%二氧化碳是包括海洋与沙漠在内的总含量,而这总含量能够维持的一个因素恰恰是有着热带雨林那样的可以大[
阅读全文]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条Smithsonian杂志的3月26日的消息[i]说最新研究表明亚马逊丛林现在释放的温室气体多余它所吸收的温室气体,euronews上也有相关的报导[ii]。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对地球文明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当然,它们说的有些含糊,在所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中并没有说明多少是二氧化碳,只是说这些温室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甲烷,一氧化二氮,气溶胶和煤[
阅读全文]
戴榕菁
按照目前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的各种分类法来看,人类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最高目标就是机器人不但能够感受人的情感并具有象人类一样的思维能力,更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过人类。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家们又对那样的机器人是否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有所争议。也就是说在机器人发展的最终目标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在机器人是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