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从吃鱼看中外文化对比

(2025-10-15 03:19:43) 下一个

戴榕菁

1. 背景

本文最初的题目为 “从吃鱼看中西方文化对比”,但是当我要深挖背后的原因时才意识到这里的对比恐怕不止是中西方的对比,而是中国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对比,所以就将题目改为“从吃鱼看中外文化对比”。

文化特色往往会集中反映在生活方式上,而中外在吃鱼这件事上的对比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吃带刺鱼的民族。不论鱼刺有多小,多硬,多尖,多绵密,中国人都能毫不含糊地煮煮就连刺带肉放到嘴里,然后经过口腔内部一阵从容的处理,将刺吐出,将肉咽下。而中国以外的大多数民族(以西方为例)恐怕都需要事先将鱼刺处理干净了,然后再将无刺的肉拿来烹饪。

或许有人会说今天人们常通过长时间的炖煮或干脆使用高压来将鱼刺煮烂了再吃,连吐刺都不需要。但那不是中国人对付鱼刺的传统办法,而其它大多数国家的人也只有在做罐头的时候才会偶尔使用这种办法,因此无法代表中国或任何其它大多数国家的文化特色。

2. 工具的作用

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只有中国以及周边的少数几个国家的人能够吃带刺的鱼,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国家吃饭所用的工具:筷子。哪怕是中国人恐怕都无法不用筷子来吃带刺的鱼。很难想象人们可以在象西方人那样用刀叉进食或中东人那样用手抓饭时吃带刺的鱼,特别是带有很多又细又硬又尖的刺的鱼。我这里也不鼓励大家去这么做,毕竟吃带刺的鱼是一桩具有潜在危险的事情。

3. 文化一般性

中国人吃带刺鱼的本事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反应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典型的表现是中国人特有的动态处理事务的能力。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论述棋牌元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棋牌文化的一个特点便是人们需要善于理解领悟既有的规则并在规则范围内进行极限运作,这一点其实中西方文化是相通的。西方文化,至少是现有的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是追求先明确规则的界限然后在该界限范围内玩极限。而吃带刺的鱼所对应的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承受动态发展的规则的文化氛围。

4. 结束语

在如何处理鱼刺这个问题上,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外对比的关键要点在于是先将鱼刺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再烹饪,还是把解决鱼刺的问题留到吃鱼的时候再处理。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它们之间的对比延申到日常生活中便表现为对待事务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所以,理解了这一点可以帮助理解中国高速发展中可以观察到的很多现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很遗憾,总有人喜欢把正常的讨论搞得乌烟瘴气。。。。为了挣那点网络黑钱他们可以罔顾基本常识。。。。中国人吃带刺的鱼有多少千年历史了?中国人用筷子又有多少千年历史了?
bushihandyman 回复 悄悄话 还是穷闹的。美国人没挨过饿,有得挑。中国人挨饿的时候别说吃带刺的鱼。那位游泳到香港的无限热爱共产党华人Lee不是说连洗鱼的水和鱼鳞都煮了喝了。
明了的土垚 回复 悄悄话 很有意思的视角,从饭桌文明的角度,我比较喜欢外方的做法,方便又文雅,哈哈
huiming1234 回复 悄悄话 还有中国人的磕瓜子特别是磕西瓜子的能力也让人惊叹。

这里手或筷子是帮不上任何忙的。全凭舌头,牙齿和嘴唇之间,巧夺天工般的配合和默契。吐壳吞仁,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要知道这中间还是要说话的。难度堪称地狱级别。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野彪 【中华文化是农耕文化,使用的是从象形字发展而来的方块字。
西方文化是游牧文化,使用的是靠语音来记录的拼音文字。】
西方发明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时,当地并不是游牧文化。
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是腓尼基字母,发明于公元前1100年。
那时,腓尼基并不是游牧文化,而是定居的城邦,经济活动包括工业、造船、海上贸易、酿酒,等等。
后来,希腊字母来源于腓尼基字母,产生于公元前900年。
那时,希腊也不是游牧文化,而是定居的城邦。
再后来,拉丁字母(包括英文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来源于希腊字母。拉丁字母产生于公元前700年。
那时,意大利也不是游牧文化,而是定居的城邦。
当时欧亚大陆主要的游牧民族在北亚、中亚一带,如匈奴、突厥,等等。当时他们没有文字。

Nosohard1 回复 悄悄话 還有吃螃蟹, 江浙一帶的人很厲害, 不用任何工具, 就是徒手和自己堅硬無比的牙齒 :) 而西方人用一整套工具還是很少有人問津. 北歐麵包蟹超多, 但超市裡賣的都剝好的的螃蟹兜, 既不新鮮也不衛生.
野彪 回复 悄悄话 中华文化是农耕文化,使用的是从象形字发展而来的方块字。
西方文化是游牧文化,使用的是靠语音来记录的拼音文字。
这决定了两种文化的不同。
近几百年来,西方的游牧文明全方位战胜了东方的农耕文明。所以,作为中国工人,有很深的文化自卑感和种族自卑感,这也很正常。
但也要看人类总的发展史。在一定的阶段落后或者先进,都是很正常的。
作为华人,不要因为西方现在的强大而彻底否定自己。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本文需要加一个结束语:

4. 结束语
在如何处理鱼刺这个问题上,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外对比的关键要点在于是先将鱼刺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再烹饪,还是把解决鱼刺的问题留到吃鱼的时候再处理。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它们之间的对比延申到日常生活中便表现为对待事务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所以,理解了这一点可以帮助理解中国高速发展中可以观察到的很多现象。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101Beijing' 的评论 : 那要看是什么鱼,很多刺多的河鱼不建议你用刀叉去吃,很难把刺剔除的。。。。至于说文化,我个人感觉理解了吃带刺鱼的挑战可以帮助理解很多有关中国高速发展的现象。。。。
101Beijing 回复 悄悄话 这不能算文化,只是最近才养成的生活习惯,西方人以前吃鱼都是带骨刺的,可以用刀叉剔除,现在很多人连西瓜子都不会吐,只能吃去籽的,但这不是文化,与思想艺术积累无关。
京工人 回复 悄悄话 老美就没有把任何有骨头的东西脱离开手,并塞进嘴里,再处理一番吐出骨头吃下肉的能力,不要说高难度刺如细针的鱼,就连鸡肉都不行。
山地羊0822 回复 悄悄话 Very interesting. 我一邻居老美说她吃鱼,但是不吃有鱼的形状的鱼。这个在老美中应该是有一定的普遍性。我觉得这个吃法比较文明。毕竟,杀活鱼的过程还是有点血腥。所以在美国人经营的超市里一般看不到有活鱼买。文明吃鱼还是值得点赞。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