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从吃鱼看中外文化对比

(2025-10-15 03:19:43) 下一个

戴榕菁

1. 背景

本文最初的题目为 “从吃鱼看中西方文化对比”,但是当我要深挖背后的原因时才意识到这里的对比恐怕不止是中西方的对比,而是中国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对比,所以就将题目改为“从吃鱼看中外文化对比”。

文化特色往往会集中反映在生活方式上,而中外在吃鱼这件事上的对比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吃带刺鱼的民族。不论鱼刺有多小,多硬,多尖,多绵密,中国人都能毫不含糊地煮煮就连刺带肉放到嘴里,然后经过口腔内部一阵从容的处理,将刺吐出,将肉咽下。而中国以外的大多数民族(以西方为例)恐怕都需要事先将鱼刺处理干净了,然后再将无刺的肉拿来烹饪。

或许有人会说今天人们常通过长时间的炖煮或干脆使用高压来将鱼刺煮烂了再吃,连吐刺都不需要。但那不是中国人对付鱼刺的传统办法,而其它大多数国家的人也只有在做罐头的时候才会偶尔使用这种办法,因此无法代表中国或任何其它大多数国家的文化特色。

2. 工具的作用

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只有中国以及周边的少数几个国家的人能够吃带刺的鱼,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国家吃饭所用的工具:筷子。哪怕是中国人恐怕都无法不用筷子来吃带刺的鱼。很难想象人们可以在象西方人那样用刀叉进食或中东人那样用手抓饭时吃带刺的鱼,特别是带有很多又细又硬又尖的刺的鱼。我这里也不鼓励大家去这么做,毕竟吃带刺的鱼是一桩具有潜在危险的事情。

3. 文化一般性

中国人吃带刺鱼的本事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反应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典型的表现是中国人特有的动态处理事务的能力。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论述棋牌元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棋牌文化的一个特点便是人们需要善于理解领悟既有的规则并在规则范围内进行极限运作,这一点其实中西方文化是相通的。西方文化,至少是现有的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是追求先明确规则的界限然后在该界限范围内玩极限。而吃带刺的鱼所对应的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承受动态发展的规则的文化氛围,一种可以在闹市区迅速划出一小范围进行施工,然后再动态地进行移动,很快将整个闹市区变个样的韧性操作风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101Beijing' 的评论 : 那要看是什么鱼,很多刺多的河鱼不建议你用刀叉去吃,很难把刺剔除的。。。。至于说文化,我个人感觉理解了吃带刺鱼的挑战可以帮助理解很多有关中国高速发展的现象。。。。
101Beijing 回复 悄悄话 这不能算文化,只是最近才养成的生活习惯,西方人以前吃鱼都是带骨刺的,可以用刀叉剔除,现在很多人连西瓜子都不会吐,只能吃去籽的,但这不是文化,与思想艺术积累无关。
京工人 回复 悄悄话 老美就没有把任何有骨头的东西脱离开手,并塞进嘴里,再处理一番吐出骨头吃下肉的能力,不要说高难度刺如细针的鱼,就连鸡肉都不行。
山地羊0822 回复 悄悄话 Very interesting. 我一邻居老美说她吃鱼,但是不吃有鱼的形状的鱼。这个在老美中应该是有一定的普遍性。我觉得这个吃法比较文明。毕竟,杀活鱼的过程还是有点血腥。所以在美国人经营的超市里一般看不到有活鱼买。文明吃鱼还是值得点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