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人世间》的最后一段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山上的树木皆因其自身的用处而招致砍伐,油脂因其可燃而被烧掉。桂树因其皮可用于食用,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阅读全文]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与自然知识相比较,人类的人文哲学在过去几千年里的变化可以说微乎其微。除了被很多当代人觉得难以接受的后现代的哲学因其打破一些传统的界限而具备的二阶特征显得比较特别之外,人类近代的哲学几乎都是在以几千年前就已提出的哲学为核心而摇摆式的蹒跚前行(即便是被认为对传统离经叛道的后现代哲学其实其中的很多内容也可追溯到上古的哲[
阅读全文]
大约两个半千禧年之前这个世界上出了两个旷世伟人,他们的睿智在千百年后仍然得到世人的敬仰,一个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另一个是中国的老子。而他们俩的坦荡其实更超过他们的智慧。苏格拉底的坦荡已被他的门生(主要是柏拉图)所清楚地记载于书而且为世人所乐道。而非常不幸地,老子的超常的坦荡却似乎一直为世人所漠视,更为甚者,不论是著书立说还是平常言[
阅读全文]
事无事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指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五十七章论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事而民自富。”第六十三章主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同无为的意义一样,无事的意义既是《道德经》的最基本的一个思想也是最让后人困惑的一个概念。以取天下为例,从狭义的字[
阅读全文]
常听一些从东方来的新移民笑北美的人不懂变通,认为东方人在变通这方面比北美人聪明。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研究东西方文化对比的人们常忽略了一个东西方文化的深层的哲学差异。人们常说的东方文化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而我对中国文化更为熟悉一些,所以这里主要讨论中西方文化在原则与变通这点上的哲学根源的不同。我们知道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以古希[
阅读全文]
人们需要交谈,这是一个常识。不过很早以前大家关于交谈的需要的一个共识是交谈是为了交流信息而且通过交流信息而结交朋友。后来心理学家们发现,当一群三岁左右的孩童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之间可以非常热烈的交谈,但是如果你仔细去听一下他们之间的交谈内容,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基本上是在自说自话,彼此所说的内容之间很少有交集或连贯。好多年前就读到过[
阅读全文]
我贴出“对待哲学的态度的怪圈”一文之后有收到对于我为什么会说“太空垃圾乒呤乓啷地砸下来,而且是带着剧毒甚至放射性的液体砸下来”是哲学问题表示不解的看法的email。我认为这种不解本身很正常也可理解,而且正是哲学问题之微妙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太空垃圾乒呤乓啷地砸下来,而且是带着剧毒甚至放射性的液体砸下来”这一现象与哲学思维之间有着直[
阅读全文]
世人对待哲学的态度普遍有一个奇怪的怪圈。
当新的哲学写出来之后,人们读不懂。
这个世界正因为哲学上的缺陷付出巨大代价:
太空垃圾乒呤乓啷地砸下来,而且是带着剧毒甚至放射性的液体砸下来-----哲学问题
经济危机日益难以解套,阶级对立日益严重-----哲学问题
。。。。。。
而人们却都自信满满地悠然地说:哲学不重要。。。。。。[
阅读全文]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悖论:文明的高速发展导致文明的快速灭亡。
更具体地,这个悖论可以这样表述:文明发展的目标是增强人们应对生活的挑战的能力,但是它的代价却是损耗人们生存的自然资源从潜在地大大地削弱了人们应对生活的能力。
这个悖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当人类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来发展文明的期间,人类没有能力在资源被耗尽之前有效地找到[
阅读全文]
近年来网上热传的一项内容是关于世界末日的预测甚至构想,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地球文明面临毁灭的各种理由,包括人类自制的细菌或病毒从实验室外泄,黄石的超级火山爆发引发的全球性窒息,太阳黑子的剧烈爆发对地球造成的冲击,光子波,生物微型机器人的失控,等等。这些预测引起一些人的恐慌,一些人的不屑。其实,上述所有这些的预测都基于一定的偶然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