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66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热烈,疯狂和恐怖的一个月。一场由你死我活的政治争斗引发为亿万民众投身的波澜壮阔大革命,大动荡,大灾难,就起始于这个月。发起人,是亲手建立起这个党、这个共和国,又亲手将她彻底打碎的,中国历史上的千古雄才毛泽东。
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始,毛泽东一直紧紧地掌握着这场斗争的主动权。几个外围战的胜利,终于使斗争接触到核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写完本文的上半部分之后,才发现我选了一个极为困惑的话题。
文革中,王光美的形像遭到了最严重的伤害,人身、人格均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在
所有高级干部和他们的妻子中,刘少奇和她应该是最惨的一对。说他们惨,不仅仅
是指夫妻两个,一个命丧黄泉,一个入狱监禁长达十二年之久;更是说他们在人格
上所受到的摧残和侮辱,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光美去世了。随着她的去世,网络、报刊又掀起了一阵王光美热,我正好在写这
个文革纪事。讲文革,无论如何,是不能不提及到王光美的。
王光美的生平介绍,网上应该是目不暇接。有兴趣,古狗一下,大概多半天读不完。
所以,我就不去重复别人可能说过的话;和前面几篇短文一样,拣几件我知道的事
情,和大家交流。不是为文革写史,仅一人之管见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6-10-22 18:07:42)
回了老飘的贴,问知道不知道崇祯临死前问卦的故事,他说让写一文侃侃。听他的
话,周末给大家凑个乐子吧。
先声明,这是个故事,不在正史中,砸砖的兄弟们手下留情。
说李自成攻破故宫正门后,崇祯从后门神武门逃走。先想去心爱的田贵妃家躲躲。
到了田家,敲大门,里面的人问是谁,他高喊,“当今圣上驾到”。里面回答到,
“皇上早被反贼杀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随着对吴含批判的升级,火烧到北京市委主管文教的书记邓拓,时间也进入了1966年。
邓拓是中共高级干部中,思想相对自由开明的知识份子。因与毛泽东在57年反右斗
争中有不同的认识,被撤掉了《人民日报》社长和总编辑的职务。从1961年起,他
用“马南屯”这个笔名在《北京晚报》专栏上发表了100多篇杂文,以后汇集成书,
书名《燕山夜话》。这些杂文谈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文革的第一篇批判文章是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批判的是京
剧《海瑞罢官》的作者、著名的明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日含(应是左日右含,
南极星没这个字,下面用“含‘代替)。
姚文元出身于文人家庭,父亲姚蓬子,左翼作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与
鲁迅、胡风、田汉、夏衍、潘汉年等左翼作家交往密切。1933年12月在天津被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曹寅的儿子们---有曹雪芹吗?
上节讲述了曹雪芹可能是曹寅的儿子,也可能是曹寅的孙子。为争辩清楚这个疑问,
只好把考证引进到对曹寅和曹寅儿子的研究。
因为曹寅是康熙皇帝的亲信,他在任江宁织造时,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康熙
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和收集民间的动态。换句话说,就是康熙在江南的耳目,探子。
当耳目、探子当然少不了报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976年10月9日,是一个星期六。和许多的星期六一样,我和工厂里的小哥们、小姐
们搭乘通勤火车从燕山石化回城过周末。
燕山石化是在文革中建成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北京数以万计的70和71届初中毕业
生在这里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员。大多数人平日住在厂区,周末回家。到76年
时,每个周六乘坐通勤回北京的人,足有两千之多。
当火车进入永定门车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3。是儿子还是孙子
第一节提到敦诚说“曾随其先祖寅”,就是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因敦诚是雪
芹的生前好友,因此,相信这句话的人很多,即曹雪芹真是曹寅的孙子。
为这个说法补充的是清代后期的著名文人杨钟羲。在他的诗集《雪桥诗话》中,他
引述过曹雪芹写过得两句诗,也就是到目前为止仅存的曹雪芹诗句“白傅诗灵应喜甚,
定教蛮素鬼排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著名红学家刘梦溪在他的专著《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很形像地把近百年来红学
研究悬而未决的几个重要问题,概括为红学的三大“死结”。即:一、脂砚何人;
二、芹系谁子;三、何人续书。
这三大死结,其实是全部红学的探究所在。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新红学派把红楼梦研
究上升为一“学”以来,这三个最关键的问题,就一直是红学的中心。近一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