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年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我都是在北京渡过的。这是北京最好的季节。这些年回京去过不少公园,一直想看看后海的夜景,每次却都阴差阳错地没能排出时间来。感谢老同学,这次终于让我如愿以偿了。
十月金秋的北京夜晚,温度舒适宜人。公园里游人不多,十分安静。漫步在水边的围栏外,一边欣赏美丽夜色,一边听老同学畅谈他事业的美好前景。走累了,坐下[
阅读全文]
刚刚全家在后院观赏中秋月,拍了几张。
[
阅读全文]
今天是美国劳工节,巧得很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开学日。在家过长周末,突然意识到40年前就是在9月1日这一天我走进了中学校门。到我们初中该毕业的那年,北京市教育系统改为春季入学,为了与招生时间衔接,我们要等到冬季才能毕业,也就是说我们那几届的中学生都多上了半年初中。那是刚刚复课闹革命的年代,是读书无用的年代,虽然我们多上了半年初中,学到的文化[
阅读全文]
我们家是在我四岁多的时候从湖南搬到北京的,刚到北京时我们姐妹三个满口的湖南话,好在小孩子学话快,没过多久我们就学会普通话了,只是个别字发音还不够标准。我们姐妹的名字是最后一个字相同,变化是在中间那个字上。很多人家里叫孩子都用小名儿,我们家没小名儿,就是去掉姓儿,叫后两个字。湖南话把第四声的字发成第三声,像我姐姐的“丽”字和我的“慧[
阅读全文]
老木是我初中时的班主任,他当然不姓木,那是他的外号。听说这外号是他在打篮球时得的,究竟是怎么个表现为他赢得了这称呼我们不得而知,总之他没到我们班我们就都听说过老木了。那会儿就近入学,家里兄弟姐妹都在一个学校,老师的一个外号能传好几代。
老木是我们进入初二时开始担任我们班班主任的。当时我们班是全年级五个班里最闹的一个班。那是复课闹[
阅读全文]
最近脑海里经常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些很多年前经历的有趣片断,想起来的就写下来吧。
一
中学时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走过大门口传达室,听到一位女老师和传达室正在吃饭的刘大爷打招呼:“刘大爷,中午吃什么?”
不知刚被哪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气着了,刘大爷边吃边气冲冲地说:“吃个屁!”
女老师操着一口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哎呀刘大爷,[
阅读全文]
今年密西西比河水又淹没了拱门前的公路,快赶上93年的水灾了。
记得93年时我们专门开车去看河边水泛的情形,当时很多小树几乎都淹没在水里了,就连常年飘扬在岸边的三面旗子也几乎被淹没了。据说这样的大水150年才会发生一次,可15年后的今年,同级别的大水又来了!
这些照片是半个月前趁中午饭后散步时拍的。第一次拍完后,水又涨了,一周后又去了一次。[
阅读全文]
坛子上一度流行的汤种面包一直很吸引我。圣诞节期间终于买了面包机,用机器带来的方子试做了几次面包。先前有朋友告诉我面包机烤出的面包太硬,最好是用它
发好面,拿出来做成自己喜欢的花样,放到烤箱里烤,这样做出的面包比较松软。因刚买了机器还是想试一试全面包机版,没想到做出来以后比想象的好多了,全家
都很爱吃,没有人抱怨太硬。第二次做之前看[
阅读全文]
今年圣诞期间忙里偷闲去了一趟佛罗里达的St.Augustine.这是我们全家第四次,女儿第五次去佛罗里达了。
女儿刚来美国那年的圣诞节,女儿八岁,我们和朋友家一起租了一辆车,去了迪斯尼,电影城,还有肯尼迪航天中心。
女儿中学时,全家利用春假去了巴拿马城附近的Destin,主要是乘船去深海钓鱼。
女儿高中时在学校行进乐队吹长笛,圣诞节随队去迪斯尼表演。
[
阅读全文]
不少人都害怕打针,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每天注射胰岛素更是一件麻烦事。他们不仅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按时打针,还要忍受针头刺入皮肤的痛楚。英国《每日邮报》近日刊载的文章无疑给这类患者带来福音:美国惠普公司将把喷墨打印机原理运用到医学上,发明出一种无痛注射贴片。
注射不再疼痛
惠普从喷墨打印机上的墨盒上得到发明无痛注射贴片的灵感。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