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鉴辩: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歙以实;即日成者,其色则青紫;越宿制造者,其色则惨黑。有肥凝如赤蜡者。末虽白,受汤则黄;有缜密如苍玉者,末虽灰,受汤愈白。有光华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慨论,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缤绎而不浮,举之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
阅读全文]
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对宋代茶叶的种植、采摘、制造、品赏、饮用、收藏作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详细描述了宋人饮茶方法:点茶法,是现代人确切知道宋人是怎样饮茶的。这是茶学上很出色也很有名的专著,全文近3000字,传世仅有《说郛》本。《说郛》是元代陶宗仪编的一部类书,现在容易找到的比较好的版本大概是1986年中国书店据涵芬楼1927年版的影印版(涵芬楼[
阅读全文]
随着壶泡法的流行,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登上了历史舞台。根据周高起《阳羡茗壶系》(1640年前后)所载:“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可见壶泡法所用的壶,开始是银或锡制造,后来用瓷器,嘉靖(1522-1566)以后崇尚宜兴陶器。江苏宜兴的紫砂壶的优点在于紫砂茶具透气,泡茶过夜而不变味。
宜兴山区是荆溪(也叫苕溪,陆羽[
阅读全文]
随着炒青的流行,饮茶方法也大大简化,泡茶法取代了煮茶法和点茶法。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关于泡茶的茶艺,张源1593年在其所著的《茶录》中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前面已讲过炒青散茶的制造,下面介绍炒青散茶的贮藏和泡法。
大量炒青散茶的收藏宜用瓷瓮[
阅读全文]
因为制造团饼茶既费工耗时,又经过水浸、榨汁等工序有损于茶叶香味,散茶就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北苑龙凤团茶在宋、元两代专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作,它的生产指导思想是不惜工本去迎合皇帝的需要。北苑龙凤团茶的制作工艺和产品,四百多年“一贯制”,虽也精益求精,但其技法到明初,居然还是“采而研之,压以银板,为大小龙团”没变。所以在元代团饼茶逐渐被淘[
阅读全文]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受到藏族酥油茶即所谓“西番茶”的启发,吸收中原原有的一些饮茶方式,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蒙古特色的茶饮品。这种茶饮既可饮用,又可食用,不仅受到蒙古贵族的欢迎,而且还流传到汉族和其他民族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元代茶文化。其中有北方游牧民族创制的以乳汁煎的茶(奶茶),有在茶中加酥油的酥油茶,以及引进的名[
阅读全文]
宋时,除团饼茶(又叫片茶)之外,还有散茶叶生产,散茶是蒸青后不捣碎而直接烘干呈松散状故名。到宋朝后期,散茶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取代团饼茶之势。宋时北方的辽、金也有丰富的茶事,宋辽、宋金的交往,使茶文化正式传播到北方游牧民族当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间北方民族饮茶的习俗和文化风尚。《辽史》有关辽朝朝仪“行茶”的记载,比《宋史》还要多。南宋[
阅读全文]
先看一下几篇文学作品的摘录。《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衙内道:‘既然好,已是见过,不必再相,命阴阳择吉日良时,行茶礼过去就是了。’……两个媒人跟随,廊吏何不违押担,到西门庆家下了茶”。汤显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三年,不说到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提到:“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
阅读全文]
吴自牧著《梦梁录》卷十六《茶肆》中说: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请其往来传语。在宋代烹茶并不那么容易,有茶有水还得有闲,才可能耐着性操作茶事。提着茶瓶穿梭在巷陌街坊送的是点好了的茶,沿门送茶这风俗很美,丰富了社区文化,定会受到市民们的欢迎。提茶瓶者沿门点送茶在朔望日显得最为重要,朔日是农历[
阅读全文]
宋徽宗曾多次设茶宴招待群臣,并且当场亲自表演茶艺,蔡京至少参与了其中三次。《宋史》卷二百○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收录了他记载所参与的两次茶宴的文章:《太清楼特宴记》一卷和《宴延福宫承平殿记》一卷。此外,蔡京还有一篇《保和殿曲宴记》。从中可以看到宫廷茶俗的情景。
《太清楼特宴记》记叙了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三月八日,宋徽宗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