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38)散茶取代了团茶

(2009-08-06 18:44:10) 下一个
因为制造团饼茶既费工耗时,又经过水浸、榨汁等工序有损于茶叶香味,散茶就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北苑龙凤团茶在宋、元两代专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作,它的生产指导思想是不惜工本去迎合皇帝的需要。北苑龙凤团茶的制作工艺和产品,四百多年“一贯制”,虽也精益求精,但其技法到明初,居然还是“采而研之,压以银板,为大小龙团”没变。所以在元代团饼茶逐渐被淘汰,采摘细嫩芽叶制造散茶已有大势所趋。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这种制茶法“劳民”而下令“罢造”,他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十六日下了一道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并规定进贡的芽叶散型茶品名为四种,即“探春、先春、次春、紫笋”。从此,即使是贡品,也停止制造团茶饼,于是蒸青散茶叶更大为盛行。

其实,蒸青散茶的工艺,在元代就已经成熟。元代王祯的《农书》中有一章专门写茶叶生产,书中写到了蒸青散茶的制造:采得茶叶之后放在甑里蒸到生熟程度适可而止,蒸好后把茶叶在竹编的席子上摊成薄薄的一层,乘湿用手揉茶叶,然后把茶叶放进茶焙,火力分布要均匀,烘干茶叶但不能烘焦。

到了明代中晚期,蒸青散茶已经不再只用早春的茶芽,发展到采用秋天的茶叶。当时著名的蒸青散茶“岕茶”产于现在浙江省长兴县境内的罗岕山。明代才子,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曾经到龙井与石篑道元子公汲泉烹茶,品评天下茶之高下。他说:“岕茶叶粗大,真者每斤至二千余钱。余觅之数年,仅得数两许”,可见其珍贵。据许次纾《茶疏》:“缘其摘迟,枝叶微老,炒亦不能使软,徒枯碎耳”,因此“岕茶”只能是蒸青。后来的乌龙茶也是摘迟,枝叶微老,估计是从蒸青发展而来的。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直接用阳光晒干的晒青白茶(不是《大观茶论》中那种顶级的龙凤团茶的“白茶”)和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绿茶。晒青白茶和炒青绿茶虽然在唐代已经开始有了。例如唐代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并且炒制时间不长,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小寺院人少地窄,平时没条件制作饼茶,客人来了只能现摘现炒,炒好就煎来饮用。

不过这在当时只是个例,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才逐渐增多。宋代浙江绍兴日铸寺开发了用炒青法制作的“日铸茶”,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茶叶的外形与内质均为之一变,在绿茶制作和绿茶品质上创拓了新的途经,谓之炒青。陆放翁《安国院试茶》曰:“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闻品故园茶,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其自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 形状不团不饼而像苍鹰爪,和现今的绿茶外表相似。饮用时也不像刘禹锡那时煎成的,而是撮泡的,这可能是泡茶的最早记载。

明朝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得到普及、提高,炒青制法日趋完善,新品名茶迭出。炒青法制出的茶就是今天常见的绿茶。明朝茶艺家认为:把茶紧压成饼,需要碾压成沫,损伤了茶的真香。不像炒青法制作的茶叶,色如翡翠,气味清香,较好保留了茶叶的自然特性和营养的价值。在张源的《茶录》(1595)、许次纡的《茶疏》(1597)和罗廪的《茶解》(1609)中均有详细记载。

这三部茶书以许次纡的《茶疏》对炒青过程说得最详细,引述如下:“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须豫取一铛,专用炊饭,无得别作他用。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杆叶。杆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莹,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绵大纸衬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罐收藏。人力若多,数铛数笼。人力即少,仅一铛二铛,亦须四五竹笼。盖炒速而焙迟,燥湿不可相混,混则大减香力。一叶稍焦,全铛无用。然火虽忌猛,尤嫌铛冷,则枝叶不柔。以意消息,最难最难。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凡炒止可一握,候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捻。再略炒,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若出铛不扇,不免变色。”引文中的“手加木指”是说炒制时,要戴着木制的指套保护手指。

从上所述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炒青法的制茶工艺易操作、成本低,能更好地保存茶叶的形、色、香、味,目前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