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肃清关内直鲁残军军事报告(1928年9月)
白崇禧
战争原因
自平津克复,奉军退出关外,中央对奉决定用政治方法解决,北伐军事,至此告一段落。惟张宗昌、褚玉璞尚拥有直鲁军七万,盘据唐山、开平、丰润、芦台、宁河一带。自奉方改编直鲁军之和平计划,归于无效,中央乃采取断然处置,命将士师,肃清关内,完成北伐。集中
总司令蒋于七月初旬,[
阅读全文]
【简要说明:胡宗铎,湖北人,于桂系早期亦为战将之一,然因在桂系内致力于培植自己的势力,借李、黄、白信任之利,二年间,形成桂系内之湖北帮,并在“鄂人治鄂”旗号下,于湖北省内多方排挤桂系势力,造成桂系内部最大裂痕,致为蒋介石所乘,以肉弹之计,不费一枪一弹,于1929年春,一鼓荡平在湖北拥有10万强悍军力的桂系,此皆胡氏之功也。亦因此,胡氏之[
阅读全文]
一、档案资料
1、美国档案(续九)私档之四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项目的另一项重要的档案资料是个人文档,这与上述回忆录的人物略有出入,但收藏在文档中的文件资料仍具重要史料价值。其个人文档名录如下:陈光甫文档
包括争取援华贷款文件、日记、回忆及笔记资料等。陈立夫文档
包括陈立夫在其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所经手之政府文件、外交档案资[
阅读全文]
一、档案资料
1、美国档案(续八)私档之三前面介绍的是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亚图书馆的个人档案。实际上,在美国还有哥伦比亚大学收藏的有关民国重要人物的档案,也非常有价值。最重要者,莫过于它的中国口述历史项目,因为这里是美国最大的中国口述历史资料中心。有关民国历史的口述项目,主要有二项:其一是民国名人回忆录。这个自1958年开始的项目[
阅读全文]
龚浩先生访问纪录(之二)直下武汉因爲衡阳的大捷,才促成广州提前下动员令。本来在十五年二月时,陈铭枢、白健生到长沙,与唐孟潇会议于水陆洲,陈、白都说因广州要部署后方,北伐最早要到十六年。不料竟因唐赵交恶,使北伐提前出发。
十五年八月十二日,蒋总司令抵达长沙,晚上七点钟即召开重事会议。加伦将军坐在蒋的右边,唐孟潇坐在左边,我以第八[
阅读全文]
刘士毅先生访问纪录(之一)【简要的说明:刘士毅因在1930年代与桂系有很深的关系,是桂系中外江派的高级将领之一,抗战初曾任桂系31军军长,参与徐州会战,颇有战功。因此,他的回忆,可以从一个侧面,为我们了解桂系提供一些颇有帮助的参考。】
刘士毅先生访问纪录
访问/沈云龙
纪录/陈三井、马天纲
时间/民国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日
[
阅读全文]
我在六安就省政府主席后回到徐州时,已是2月初旬,鲁南保卫战至此已进入紧急阶段。敌军板垣、矶谷两师团正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策应津浦路南段敌军的攻势,企图合攻徐州。先是,当韩复榘态度游移之时,津浦路敌军可以随时南下,青岛在战略上已成孤立之点,无死守价值。我乃命令青岛守军于学忠部南下,沿淮河北岸据险防守,以堵截敌军北进。对青岛防务只采[
阅读全文]
一、档案资料
1、美国档案(续七)
私档之二
我们继续谈胡佛研究所东亚图书馆的个人档案。这里还收藏有如下之重要人物的个人档案:
张歆海(1898-1972),浙江海盐人,曾任外交部欧美司长、驻葡(1933-1934)及驻捷克及波兰(1934-1937)公使,以及驻纽约总领事,1949年以后他并没有去台湾,而是留在了美国。张歆海档案中保存着他1949年前后与家人的通信,以[
阅读全文]

一、档案资料
1、美国档案(续六)私档之一前面简要介绍的是美国政府档案。在前言里,我们说过档案分公私二种,政府档案便属于“公”,其它的有关个人、团体等方面的档案,便归类于“私”,可分别藏于各大型公立和私立及大学图书馆,其中也有已制成缩微胶卷者。因此,在进行有关桂系历史方面研究时,美国方面与此相关的一些私档,是应予以关注和加以利用[
阅读全文]
刘士毅先生访问纪录(之四)任总统府参军长所遇之困难我交卸国防部次长后,适战略顾问委员会成立,何敬之是主任委员,我是委员之一,此外还兼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会之常务委员。三十八年春,蒋总统下野,李德邻代理总统,总统府秘书长当时是吴忠信,参军长是李汉魂。吴与李德邻先生之间因故不愉快,吴即辞去,由邱昌渭继任秘书长。不久李汉魂出任内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