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2009-08-31 17:31:22)


在亚包巧遇土生华人
人生总有很多惊喜,而且总在不经意间。在新马、在印尼,曾经有过一个很大的华人群体,称之为土生华人,或叫“峇峇”(baba或Peranakan)。这是以前人们对于那些早期(十九世纪以前)从中国移居到东南亚,主要是马来亚、印尼等地的中国人后裔的统称。早期的华族移民,多为单身或已婚男性,但大多没有携带配偶前往,故他们中许多人便与当地土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年代末的反蒋“护党救国军”始末林雄辉
蒋介石统治集团的建立,既标志着一轮大小军阀争斗历史的结束,也预示了新一轮更加激烈的军阀争斗即将开始。进人20年代末期,先后有冯玉祥、李宗仁、白祟禧、黄绍竑、张发奎、唐生智、石友三、胡宗铎、何健等人参加的,以“护党救国”为名组织军队反对蒋介石的争斗,即是其中之一。一、组织“护党救国军”,是各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武汉会战中的广济田家镇战役周启先
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坚持最久的一次战役,战场遍及皖中、皖西、赣北、豫南、鄂东广大地区。在整个武汉会战中,有重要战役数十次、大小战斗数百次,其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是8月30日至9月29日发生在鄂东的广济(指当时的广济县城,今梅川镇)田家镇战役。本文试对此战役作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试析武汉会战中大别山南麓战场的战略地位程少明
毛泽东曾指出:“国民党在一九三七年和一九三八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所有前线的军队,不论陆军、空军和地方部队,都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①1938年6月至10月发生的以国民党军队抗战为主体的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战线最长、持续时间最久、投入兵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忠义救国军始末
毛德传
一1943年,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和美国海军创建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后,又报请蒋介石,扩大和强化江南敌后的忠义救国军。戴调代理总指挥阮清源少将去将官班受训,让马志超中将(黄埔1期,甘肃平凉人)出任忠义救国军总指挥,派郭履州少将(黄埔6期,浙江宁海人)为参谋长。总部先驻安徽广德县王岭,后移至浙江昌化河桥,不久,又加派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忠不义的忠义救国军孟国祥
忠义救国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戴笠控制的活跃于江南地区的国民党特务游击武装。现代京剧《沙家洪》中有一段唱词曾对忠义救国军作了形象的概括:“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勾挂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红帮。”确如唱词所言,忠义救国军起于中日战争的乱世,其骨干分子为军统特工和青红帮会员。《沙家洪》艺术地再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论黄广会战中国军队反击作战的战术运用柯育芳  一1938年7月底至9月底,中日军队在鄂东的黄梅、广济(今武穴市)地区,以保卫武汉的门户———田家镇为核心,进行了一场长达两个多月的激烈的攻防战,史称黄广会战、鄂东会战、黄广战役,或称武汉会战黄广地区作战。它是武汉保卫战(又称武汉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黄广会战中国军队的作战方针,多数论著都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忠义救国军起源略论邢 烨
  提及“忠义救国军”,在中国大陆,由于“文革”期间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广泛深入的影响,在大众印象中留下了以胡传魁、刁德一为代表的反共和媚日军队的典型形象,成为土匪加汉奸的典型代表,直到现在仍难改变。几年前,在大陆现代样板戏《红灯记》在台湾得以公演的同时,《沙家浜》却被台湾当局禁演,关键即在这个被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忠义救国军的前身是抗日武装张帅
忠义救国军是抗战时期由军统控制的规模较大、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支国民党敌后武装,其前身为1937年9月成立的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1938年5月,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更名为忠义救国军。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8月15日,军统局二处处长戴笠赶到上海,同上海帮会领袖杜月笙进行商谈,“决定利用上海下层民众高涨的抗日热情,利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五战区关于武汉会战长江南岸之战斗经过概要
一、马当、湖口之战斗经过概要敌自陷安庆后,乃以陆海军联合西犯,企图破我长江封锁线,进取武汉乌斯时,我马当守备除要塞核心由要塞部队担任外,另以李楹不指挥53D、167D,任黄山、香山等地外廓之守备。六月二十四日,敌开始进犯,黄山、香山于是日相继不守,敌开始围攻要塞。二十五日,我虽增援60D反攻,一度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