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已经抵达上海,并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中国领导人就多方面问题展开会谈。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米利班德此次访华主要是向中国展开一轮“外交魅力攻势”(a diplomatic charm offensive),借此来修补因“死刑事件”而交恶的中英关系。 <br><br>??观察家们认为,为了能“重新启动”中英关系,是促使米利班德在英国大选前“最後一刻”出访(last-minute trip)的主要原因。 <br><br>??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经表示,在一段时间中,基於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影响,中英两国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倒退。 <br><br>??在去年年底,中国政府不理会英国首相布朗的强烈抗议,以贩毒罪将英国人阿克马尔.谢赫(Akmal?Shaikh)判处死刑,从此之後,中英关系就被“冰封”。53岁的谢赫因携带大量的海洛因入境中国时,在机场被查获,去年被中国政府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br><br>??英国首相布朗曾表示对中国的行为“感到震惊”。这一言论促使北京取消与英国在人权方面的双边会谈,并警告说,是英国破坏了双方的关系。而任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的米利班德弟弟Ed.米利班德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指控中国“故意破坏”的言论也曾激怒了北京当局。 <br><br>??与此同时,不少的英国企业抱怨说,他们因一系列“令人困扰”的贸易保护政策而被迫离开中国市场。 <br><br>??米利班德表示,他认为英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够成熟”的,他说∶“我们不会装作我们对一切问题都持相同看法”。<br><br>??近期,中国与西方政府在各种问题上都“不对眼”(eye-to-eye),像是在制裁伊朗的问题上,中国一直不给予支持。但是,米利班德却坚持说,英国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能影响中国政府的政策。他说,英国已进入了一个十分特殊的网络,中国和英国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英国是欧盟的一个重要成员国,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中国则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商。 <br><br>??在米利班德的访问期间,中国方面已经同意重启关於人权问题的谈判,而米利班德也表示,他将亲自与中方领导人商讨此事。他说∶“我们将公开地、诚恳地讨论此问题,无论是在公开的或是私下的场合,我都会向中方表明我们的价值观是什麽。” <br><br>??米利班德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向听众演讲时说∶“夥伴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信任和合作,并履行做出的承诺。” <br><br>??在访华期间,米利班德在北京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会面,这是较为罕见的外交安排,按照中国的外交惯例,米利班德只能得到与自己相同级别的官员接待,而不是总理。观察家认为,“如果是重启双方关系,中国政府知道,必须有高级官员出面”。 <br><br>??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沈丁立表示,“最近,双方关系有些停滞,其中也包括一些贸易摩擦。无论如何,关系还是可以修补的,派外交大臣来访就是一个好的姿态。”)
温家宝会见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
??中评社香港3月17日电(记者?陈晓编译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已经抵达上海,并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中国领导人就多方面问题展开会谈。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米利班德此次访华主要是向中国展开一轮“外交魅力攻势”(adiplomaticcharmoffensive),借此来修补因“死刑事件”而交恶的中英关系。
??观察家们认为,为了能“重[
阅读全文]
,一举创下亚洲及香港洋房新高尺价纪录。 <br><br>??星岛日报报道指,刚成交的洋房属八号屋,位处後排大单边位置,景色开扬,享有无敌维港海景;另外,也是同一排洋房中,面积最大、屋苑内唯一设有私家电梯的洋房,可谓屋苑“楼王之王”。以该洋房面积四千六百五十方尺计算,平均尺价达六万零二百一十五元,创下亚洲及香港洋房新高尺价纪录。 <br><br>??追溯历史,自发展商开售以来,该洋房已三度转手,而每次身价均翻两番,可见在山顶缺乏新洋房供应下,刺激造价不断飈升。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早在○七年五月时,该洋房买家以升泽有限公司(RISING SHINE LTD)名义向发展商一手买入,作价一亿八千馀万元,尺价近三万九千元。 <br><br>??其後在○七年十二月,以二亿一千万元转售予Prime Glory Management Ltd,尺价已上升至四万五千馀元,而有关公司在公司注册处内,并没有其资料。但今次成交,造价就更进一步,尺价攀升至逾六万元水平;至於上手业主帐面获利约七千万元,升幅达三成三。 <br><br>??倚峦屡屡打破本地,甚至亚洲区洋房纪录,早在○八年时,屋苑二号屋就获买家以二亿八千五百万元购入,尺价达五万六千八百元,刷新当时亚洲洋房尺价新高纪录。 <br><br>??现时本地高价洋房成交,包括腾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以四亿八千万元购入石澳大浪湾道十三号屋,洋房面积约八千方尺计算,尺价达六万元。不过,有关纪录保持不足三个月,已被倚峦八号屋的六万零二百一十五元尺价打破。另一方面,本港首三名洋房新高纪录中,就有两项属倚峦所拥有,为本港各豪宅盘中之最。 <br><br>??有地产界人士指出,买家往往视购入山顶区的独立大屋作为身分象徵,但偏偏区内新洋房盘供应少之又少,当中楼价较新,能拥环回海景景色的倚峦,就成为各豪客入货重点之一,可是该盘只提供二十二幢大屋,业主均不轻易放售其物业,在“卖一间,少一间”的情形下,配合近日豪宅市况,难求可屡次录得高价交投。)
倚峦以尺价突破六万元成交,一举创下亚洲及本地洋房新高尺价纪录。
??中评社香港3月17日电/香港豪宅成交价再创新高,上市公司泰丰国际以二亿八千万元,购入山顶超级豪宅倚峦一幢双号屋,尺价突破六万元(1平方米大约等於0.1076平方英尺),一举创下亚洲及香港洋房新高尺价纪录。
??星岛日报报道指,刚成交的洋房属八号屋,位处後排大单边位置,景色开扬,[
阅读全文]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br><br>??今年两会上的第一议题就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人们对於这个现象发出了一致的指责,但是就在两会闭幕之後的第一天,北京就在一天之内出现了三个地王。岩松怎麽看时间点上出现的这样一个现象? <br><br>??白岩松(评论员)∶房地产市场究竟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在两会当中时候,大家都记著总理的工作报告当中说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样一种趋势。但是一天就给总理的报告上眼药,三个地王接连创出高价,而且还没盖楼,价格就已经高出了二手房,甚至旁边的商品房,有的时候是你在想,是不是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 <br><br>??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一日产生三个地王都是怎麽样的?另外再了解一下,对於产生这个现象人们的议论。 <br><br>??(播放短片) <br><br>??解说∶今年的两会之上,最热的议题无疑就是房价过高,上涨过快问题。根据统计,两会提案一半与此相关,各种热议可以说言犹在耳。而就在这期间,北京市将本该3月8号进行的一场土地拍卖,延期到了一周之後。 <br><br>??字幕提示∶2010年3月15日 <br><br>??解说∶举牌、喊价,再举牌,再加价,昨天北京单天成交六块土地,其中三块被公认为新的地王,不仅成交总价创造了2009年以来的新记录,楼面均价也直逼每平方米3万元。 <br><br>??3月15号,在全国两会结束後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场一天造就了三个地王。 <br><br>??经过84轮现场竞价,远洋地产旗下的北京远豪置业有限公司以40.8亿元的总价拍得朝阳区大望京村地块,折合的楼面地价高达每平方米27500元,成为新的单价地王。随後北京中信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经过64轮竞价,以52.4亿元,将大兴亦庄地块拿下,成为总价地王。但仅仅6个小时以後,单价地王就被东升乡蓟门桥地块夺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旗下的北京世博宏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6亿元的价格拿下这个地块,该地块的实际楼面价格超过每平方米3万元。 <br><br>??这样火爆的交易市场,不仅仅震动的是普通公众。华远集团董事长人任志强参加了大望京一号地拍卖,拍卖结束後,他在微博上首次承认自己失败,并表示无法承受这样的天价,公司将转入二三线城市,希望不是凭胆量,而是凭品牌取胜。而他的遭遇受到了他的好友,另一位地产界的大腕潘石屹的戏谑。“此前我劝任志强不要去参加大望京一号地的拍卖,争不过人家。任总一意孤行,缴了几亿元的保证金去参加,据说举牌举到一万多元每平方米,就再不敢举了。不是花钱买地,真是花钱买丢人。 <br><br>??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说大望京,还不是望京,大望京是在望京的边上,就是扩大了的望京,是在五环路边上的一块地,路面价27500元。这就意味著,这个地方房子的售价,我算了一下,我赶紧让我的同事算了一下,这个地方的房子销售到四五万的时候,利润率才是10%。 <br><br>??解说∶地产界担忧的是无利可图,风险累积。而普通的市民阶层则在担忧,高地价是否会拉动房价。今天下午,我们的记者走访了这次拍卖的地王之一,海?区东升乡┅ <br><br>??房地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曹先生∶一是现在房主肯定觉得,这块地拍出去,他觉得这边肯定看涨,但是客户这方面我们也做了调查,包括我们公司的客管部也做了调查,客户现在应该属於观望状态。 <br><br>??解说∶显然,对於房价地价的传导作用不可小视。而就在创地王纪录的这一天,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外发布,2010年1月至2月,北京四环内期房价首破3万,四至五环路均价达到一万七,六环外住宅价突破一万。而一至二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35元,这样的数据显然意味深长。<br><br>??主持人∶岩松你觉得一天出现这三个地王,会对周围房价增长速度产生一个什麽样的动力? <br><br>??白岩松∶首先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原来这个拍卖打算3月8号进行,但是也注意到了,全国的两会和代表对房价,以及全国的百姓太高度关注了,推推推,推到了两会结束之後,怕是给两会添堵,上眼药,结果引发了大家更大的关注。 <br><br>??昨天出现这三个地王之後,注意到今天很多媒体报道,也都去相关进行采访,但凡出现地王的周围的二手房市场,立即很多卖房子的公司,卖二手房,电话就在打不不停,为什麽,都在跟房主磋商,因为有人要来买房子的时候,房主已经开始犹豫,还没盖,就已经一平米两万七千五(元)了,我当时原价两万,我不卖了,有的房主就已经明确说了,不到三万我不卖。 <br><br>??主持人∶这是二手房? <br><br>??白岩松∶对,二手房,马上他的期望值就已经升高了。接下来的时候,也会导致整个周边房地产,在未来发展的时候,价格的升高。另外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北京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当中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又会对,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一天之内出现三个地王,又会给其他城市带来一种什麽样的价格走势的预期呢?所以它既会带来直接价格快速上涨,也会带来一个对未来高房价预期,对消费者也导致一个,再不买又要高。 <br><br>??主持人∶这是两会结束之後的第一天,两会上争论声音最大,声音最多的就是房价。结果在两会之後的第一天出现这个现象,而且是在总理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刚才你说,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为什麽会出现这种现象? <br><br>??白岩松∶我觉得可能是几个因素加在一起。首先很多的企业现在不差钱,当他手里有钱的时候,他也在寻找,我一个相对来说能获取大一点的利润投资方向是哪儿。 <br><br>??主持人∶他不怕总理说他吗? <br><br>??白岩松∶他毕竟还是看到了一种价格上涨预期,比如说他首先是因为不差钱,比如说他是烟草自投的,还是远洋自投的,还是兵器的等等,这样的企业,你会看到流动资金,手里是有钱的,但是仅仅不差钱是不够的,他当然是看到了价格上涨预期,因为在刚才片子最後那部分,我相信大家注意到了,北京市四环以内的房子的期房的均价已经超过了三万一平米,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就觉得,未来依然会有上涨的空间,是有利可图的。对於商人来说,不管他是什麽性质的企业,“无利不起早”。 <br><br>??主持人∶所以涨不涨房价,我觉得对於普通买房的老百姓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你爱怎麽涨怎麽涨吧。 <br><br>??白岩松∶对,我觉得看完昨天三个地王出现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了一种轻松感,为什麽轻松?其实当在北京也好,或者说是上海也好,对於普通的,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来说,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老百姓来说,当房价超过一万五之後,其实涨不涨跟大家没关系了,大家的注意力恐怕不在关注,你说三万涨到四万有什麽区别,反正买不起。 <br><br>??几年前上海车展的时候曾经有一辆豪车卖接近1000万,990多万,第二次车展的时候说大降价,降了30%,卖600多万,当时我就说,它跟你有关系吗?虽然降幅很大。因此,从三万、四万、五万这样的价格来说,跟普通的百姓已经没有关系了。这个时候不管是政府,还是百姓,真正的关注点应该放在了两类房子,一个是廉租房,还有一个带政府帮助性的住房,也就是公屋,怎麽样扩大它的面积,扩大它的供给量,这个时候才是老百姓关心的,反正也买不起,三万四万有区别吗? <br><br>??主持人∶刚才那个短片里面采访到潘石屹和任志强的时候,像他们这两位,应该说是专业级的,而且能把房地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业内人士。结果都被认为是你去参加那样的拍卖会,不是去买地,是买丢人的时候,这个现象,说明了什麽?是什麽人究竟在参与到房地产市场上来? <br><br>??白岩松∶我觉得现在就是手里头有很多流动资金,在寻找投资的方向的时候,看不到其他的领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这麽大的回报,因此他分析来分析去,还是看到了在地产行业行当里头,未来预期是有利润的空间的,所以他是看到了这一点。从土地出让角度来说,有全国红线在那儿卡著,土地也不会很多,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觉得北京、上海等地,这样的城市里,平均的房价降下来太难了,所以恐怕不能靠降房价去解决大家需求,我说的还是廉租房和政府帮助性的住房,接下来我想咱们应该也会去想一些具体的举措,否则其实四万、五万真的没什麽差别,涨去吧! <br><br>??主持人∶有人说造成今天高房价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土地的招牌挂制度,所以也有了这样的探讨,土地招牌挂制度要不要改?要改的话,怎麽改?我们的节目稍後继续。<br><br>??(播放短片) <br><br>??任志强华远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如果每天都挂著很多很多土地,等著大家去摘牌,有没有招牌挂不是最重要的。 <br><br>??解说∶今天在昨天土地竞拍中落败的任志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认为招牌挂土地制度并不能解决政府单一供给土地的缺陷。 <br><br>??任志强∶因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凡是实行土地招牌挂制度,大部分国家都是私有制。土地的私有制和公有制会平衡,土地私有制国家土地并不都等於完全是私人所有,因为还有大量的土地是国家所有。就像我们过去的王朝一样,有一部分是归皇帝的,还有民间自己所有,所拥有的。 <br><br>??在土地招牌挂制度,这两者会平衡。当你的公有土地招牌挂价格过高的时候,大家不买你公有土地,会买私有土地。当你私有土地价格过高,大家可能会买公有土地,这两者之间会有一个平衡。 <br><br>??解说∶招牌挂制度最初起源於欧美,後来在我国的香港广泛推广使用。我国目前地产业的经营性土地,招牌挂的形式,正是以香港的土地拍卖规则而参照制定的。 <br><br>??2002年4月3日,国土资源部出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相比此前的协议出让制度来说,招牌挂有著明显优势。它能让土地以更公平、合理的价格出让,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杜绝腐败的产生。 <br><br>??字幕提示∶3月10日,南宁,新地王诞生。 <br><br>??解说∶近几年来,随著地王的频繁出现,房价的持续高涨,现行的招牌挂制度开始被质疑是推高房价的根源。有关招牌挂的讨论在今年两会期间达到了空前热烈的程度。 <br><br>??今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建民直接将频繁出现的地王现象归结为现行的招牌挂制度。他说“现在实行的招牌挂土地出让方式是房价高的根本原因,要遏制要房价,需要改变目前的土地出让方式”。 <br><br>??国土部相关人士曾对此回应,土地招牌挂并不决定土地价格的高低。“大家看到了,2009年的许多地方,但2008年同样采取招牌挂方式却有很多地流拍或以底价成交。”。 <br><br>??据国土部最新资料显示,近十年来,中国土地出让总收入达6.9万亿,多数为2004年招牌挂制度以来所得,其中2009年土地出让收入达1.6万亿。对於现行的招牌度制度,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要坚持土地招牌挂制度,因为招牌挂最大的好处就是防止暗箱操作,以及由此导致的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与此同时,徐绍史部长也认为,虽然招牌挂不可废弃,但仍有较大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br><br>??任志强∶所有部门都可以算上,我们用30年的时间才解决两亿农民进城问题,我们现在还有四亿农民在等著。另外,从人口迁移过程,大家都可以算得出来,我们现在,应该说抚养率最低的黄金期,大家都说人口红利的最高峰期,一定是这种需求最高的时候。所以在这样一个阶段,你是不是应该加大土地功能,去解决人口和土地资源矛盾呢?但是我们没有人去做,一定会产生,不管你用什麽办法,都会出现天价地的一种情况。 <br><br>??主持人∶岩松,先听听你的看法,你觉得土地招牌挂制度需不需要改? <br><br>??白岩松∶首先因为我们回头去看的时候,为什麽会有土地招牌挂制度,是解决上一个难题和困惑的时候出台的政策。也就是说,上一个难题和困惑是什麽,一支笔。当时可能是政府的主管领导,有的时候包括协议出价,这里就蕴藏著腐败。因此很多的贪官过後,你在他的过程当中,都能看到与土地千丝万缕腐败因素。因此是为了制止这样一种行为,因此让土地的出让在阳光下进行。 <br><br>??但是在招牌挂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他们也要分开来说。你比如说拍卖现在的确阳光了,但是地王接二连三出现,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说,的确拍卖起到了,虽然它不是一个根源,但是起到了加快使房价上涨这样一种重要的因素。到这个时候,面临了新的历史阶段的挑战,我觉得不一定说是废弃,而是具有了可改变的巨大的空间。<br><br>??主持人∶岩松的观点是改革,接下来我们再引入一个声音,他是北师大的董藩教授,董教授您好。 <br><br>??董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你好。刚才我听了白岩松的观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是房价决定了地价,而不是地价推行了房价,这是经济学上公认的一个道理。因为许多人认为是地价上涨了,所以房价一定上涨,如果地价上涨了,需求不在的话,房价仍然上不去的。这就印证了一个道理,我们现在社会面临什麽,整个房地产需求爆发。为什麽地王出现之後,说後边的房价跟著涨,是因为地王出现帮助全社会印证了需求是存在的,未来房价仍然是上涨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提价了,所以最根本的还是需求的存在,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什麽呢,房地产的供求关系,以土地的供求关系,我们需要回头检讨的是什麽,我们的宏观调控的思路。 <br><br>??另外我们要关注地王出现之後,国家获得了这麽一大笔土地出让金,到底用到了什麽地方,我觉得媒体应该引导大家关注这些资金的使用,让它提高效率,更多的进入到保障的范围内,帮助大家改善居住条件,而不是说随著地王的出现,国家拿出更多的钱,但是我们居租越来越困难了。 <br><br>??主持人∶董教授,我想听听您的意见,刚才您说并不同意岩松的观点,岩松的观点,他认为招牌挂的制度应该是渐进性的改革,您的意见呢?是保留还是应该把它废掉? <br><br>??董藩∶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虽然国土资源部门也提出来,土地招牌挂制度可以完善它,但实际上没有多大完善空间。因为全世界公认拍卖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 <br><br>??主持人∶岩松,您同意董教授吗? <br><br>??白岩松∶其实刚才我没说观点,我只说了一个具有改革的空间,而且我也说了,它不是最重要的标。先放在这儿,大家对住房的需求,中国13亿人口不会是平息的,其实我更加看重。刚才他说的一句话跟我接下来要说的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土地在守住耕地红线情况下,在有限地要出让土地过程中,加大对廉租房,还有政府帮助性住房比例,过去可能是四六开,比如说四在保证廉租房,保证政府帮助土地,另外六到了商品房那儿。现在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倒过来,甚至更加加大前方比例,所以这是其中一个方法。我觉得对於中国的房地产现象来说,哪一个简单的观点都很难立即说是非常准确的,太复杂。 <br><br>??主持人∶刚才董教授也说,现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没有再好的制度比拍卖这种更公开的制度要好。 <br><br>??白岩松∶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地方也都在进行试点,这里就是要去试。比如说有的是在采用“暗标”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保持一定价格幅度之後,采用招标方式,这里是都存在的。现在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 <br><br>??主持人∶你觉得在目前招牌挂制度是通行的情况下,而且我们只有国家可以出让土地。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认为,招牌挂制度是导致房价高一个最重要原因。怎麽解决这个问题? <br><br>??白岩松∶我觉得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我刚才说了,它起到了加快这样一种预期,包括加快这样一个进程。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重点,就像咱们节目上半场已经说了,其实三万涨到四万,四万涨到五万,对於普通人来说,已经没多大关系了。这个时候你要著力去考虑的就是,怎麽样去加大对廉租房,暂且叫经济适用房,其实我不太愿意用这样的一个词,这里蕴藏著很多的危险。在这样的过程中,加大它的土地的供应量。 <br><br>??还有一种思路说的是,我们可不可以把城市,很多城市里头靠近地铁和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更多地向这两者倾斜,把高价或者说住房面积更大的等等,向郊区去转移,这样的话,让富人去承担交通成本,反而是让城区里,大家更多是集中在城区里,但是户型可能很小,我觉得都是思路。 <br><br>??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目前两会刚开完的第二天就出现这样一种地王,三个地王接二连三破纪录的情况下,大家要去思考什麽是最好的方法。 <br><br>??主持人∶你的观点有点像新加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二成就让它招牌挂去,八成的土地国家下大力气去解决。 <br><br>??主持人∶没错,因为这里头刚才教授也谈到了一点,招牌挂之後钱并不是说政府挪到自己腰包里,干其他或什麽,他应该大笔的投入廉租房等。)
经过84轮激烈角逐,远洋旗下的北京远豪置业有限公司拿下大望京村一号地。
??中评社北京3月17日电/16日央视《新闻1+1》播出《政策向下房价向上》,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年两会上的第一议题就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人们对於这个现象发出了一致的指责,但是就在两会闭幕之後的第一天,[
阅读全文]

??中评社北京3月17日电/解决房价过高,在运营模式上要逐步告别香港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型,这样可以有效分散企业和市场的风险,促进房市健康发展。证券时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马涛文章如是说。
??“香港模式”就是“全能开发商”
??
??文章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产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房地产开发的“香港模式”。
??所谓“[
阅读全文]
动力系统,这项技术能大幅提升中国新型潜艇的反探测能力。文章据此认为,中国现役的“宋”级潜艇可做到“暴露距离最小化”,全新的“元”级潜艇可做到“难以被探测”,至於更先进的第4代潜艇能否达到“无法被探测”的程度,则有待密切观察。 <br><br>??同时,中国近年来积极研发一种“艇用外壳表面仿鲨鱼皮技术”,即采用仿生学原理制造类似鲨鱼皮结构的消音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显著降低潜艇自身产生的噪音,还能减弱和吸收敌方声呐发出的信号。 <br><br>??瞄准500海里制海权 <br><br>??文章进一步预测,中国海军未来10年的战略任务“不是突破第一岛链,也不是打击美国航空母舰,而是掌握距海岸线500海里内的绝对制海权”。只要取得绝对制海权,就可以威慑或阻绝美国航母战斗群进入中国近海。 <br><br>??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采取交往和防范兼顾的战略,期望後者成为负责任的“利害攸关者”,融入国际体系。然而,军力乃政治与外交的延伸,不论中美两国竞争还是合作,即便是为应对政治环境变化所引发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若要发挥影响力,军力仍然是重要凭借,先进的潜艇部队将是关键支柱之一。 <br><br>??马修斯最後声称,中国近中期的目标或许不是全面赶超美国,不过,它致力於潜艇、核武器、太空和网络技术等领域,采取跨越式的战略思维与部署,等待美国暴露自身弱点而获得战略契机的做法,确实值得华盛顿与亚太诸国认真面对、谨慎观察。)
中国海军装备的最新型元级常规潜艇。
??中评社北京3月17日电/《青年参考》发表撰稿人文章称,3月出版的香港《亚太防务》杂?刊登美国海军技术专家威廉.马修斯的文章,评述了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根据美国情报部门发表的研究报告及中国国内媒体的公开报道,文章重点关注中国潜艇的静音能力,认为中国水下力量的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其中包[
阅读全文]
,指出美国不仅国内人权纪录十分糟糕,而且是世界许多人权灾难的主要根源,更利用窃听系统(“梯队”)对全球进行窃听。 <br><br>??这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11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目的在於“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美国人权状况”。官方媒体指,这是回应美国国务院11日发表的《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的指责。 <br><br>??综合报道,人权纪录称,美国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权纪录熟视无睹、回避掩饰。 <br><br>??暴力犯罪严重?3万人命丧枪击 <br><br>??人权纪录称,美国社会暴力犯罪严重,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保障。美国私人拥有枪枝数量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3万人死於各类枪击事件,校园成为暴力犯罪的重区。此外,美国政府限制、侵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情况相当严重。人权纪录指出,美国的贫困、失业、无家可归者等问题严重,种族歧视至今仍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痼疾,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是最贫困的美国人。 <br><br>??凭借强大军力?侵犯他国主权 <br>? <br>??人权纪录指,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粗暴侵犯他国主权,肆意践踏他国人权。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销售国,加剧世界各地不稳定。美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军事基地,侵犯当地人民人权的事件屡见不鲜。美国对古巴进行长达近50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给古巴带来了超过93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br><br>??以网络自由为名?推行霸权主义 <br><br>??人权纪录指,美国更打著“互联网自由”的旗号,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建立名为“梯队”的窃听系统,对全球进行窃听。美国漠视国际人权公约,消极对待国际人权义务。“美国不仅国内人权纪录十分糟糕,而且是世界许多人权灾难的主要根源。”人权纪录说。 <br><br>??中国政府网显示,《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约1.3万字,包括“关於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关於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关於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关於种族歧视”、“关於妇女、儿童权利”、“关於侵犯他国人权”等6个部分。<br><br>??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 <br><br>??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br><br>??2010年3月12日 <br><br>??2010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权纪录熟视无睹、回避掩饰。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美国人权状况,我们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br><br>??一、关於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br><br>??美国社会暴力犯罪严重,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保障。 <br><br>??美国司法部2009年9月的报告显示,美国12岁以上公民2008年共经历490万起暴力犯罪,1630万起财产犯罪,13.7万起个人盗窃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为每千人19.3起。(注1)除交通肇事外,2008年,美国共逮捕了1400多万名犯罪分子,其中每10万人有198.2人因暴力犯罪被捕。(注2)2009年,费城共发生了35起家庭凶杀案,比2008年同比增长67%。(注3)纽约市有记录的谋杀案为461起,平均10万人中的犯罪案为1151起。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平均10万人中的犯罪案为2538起,被认为是美国25座大城市中最危险的城市。(注4)2008年,人口低於10000人的城镇谋杀案上升了5.5%。(注5)美国每年发生在城市的谋杀案达15000起,主要集中在比较贫困的社区。(注6) <br><br>??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居世界第一。美国联邦调查局及酒、烟和火器局统计显示,美国3.09亿人口拥有近2.5亿支枪,大部分拥有枪支的人都有1支以上的枪。美国人每年购买70亿发子弹,2008年上升到90亿发。(注7)美国法律允许飞机乘客经过申报後携带未装弹药的武器。 <br><br>??在美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於各类枪击事件。(注8)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共有14180人死於枪杀案。(注9)罪犯在谋杀案、抢劫案和恶性攻击案中使用枪支等武器的分别占66.9%、43.5%和21.4%。(注10)《今日美国报》报道,2009年3月11日,麦克林顿在亚拉巴马州的两个镇杀害包括家属在内的10人後自杀。(注11)3月29日,罗伯特.斯图尔特在北卡罗来纳州穆尔县一所高级疗养院枪杀8人、打伤3人。4月3日,在纽约州宾厄姆顿市一家移民服务中心,42岁的王林发向正在上英语课的师生开枪射击,造成13人死亡,4人受伤。(注12)2009年,不断发生的袭警事件令人震惊。3月21日,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一名26岁失业男子担心入狱,枪杀4名警员後被警方击毙。(注13)4月4日,波普瓦夫斯基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开枪杀害3名警察。11月29日,减刑获释的莫里斯.克莱蒙斯在华盛顿州帕克兰一家咖啡馆枪击4名警察。(注14) <br><br>??枪击案蔓延到学校且不断升级,校园成为暴力犯罪的重灾区。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表明,2007至2008学年,华盛顿特区11.3%的高中生曾在校园中经历过枪支等武器的威胁;华盛顿特区公校因遭遇暴力犯罪事件拨打急救电话900多次(注15);新泽西州公校发生17666起暴力事件。(注16)纽约市立大学5所学院2006至2007年间发生恶性犯罪案件达107起。(注17) <br><br>??(注1)?Criminal?Victimization2008,U.S。Department?of?Justice,http∶ www.ojp.usdoj.gov <br><br>??(注2)Crime?in?the?United?States,2008,http∶ www.fbi.gov <br><br>??(注3)《纽约时报》,2009年12月30日。 <br><br>??(注4)《》,2009年12月30日。 <br><br>??(注5)http∶ www.usatoday.com,2009年6月1日。 <br><br>??(注6)http∶ www.reuters.com,2009年10月7日。 <br><br>??(注7)《》,2009年9月25日。 <br><br>??(注8)http∶ review..com,2009年4月6日。 <br><br>??(注9)《今日美国报》,2009年9月15日。 <br><br>??(注10)http∶ www.thefreelibrary.com <br><br>??(注11)《今日美国报》,2009年3月11日。 <br><br>??(注12)《纽约时报》,2009年4月4日。 <br><br>??(注13)?http∶ cbs5.com <br><br>??(注14)《纽约时报》,2009年12月1日,2日,3日。 <br><br>??(注15)A?Report?of?The?Heritage?Center?for?DataAnalysis,School?Safety?in?Washington,D.C.∶New?Data?for?the?2007-2008School?Year,http∶ www.herigage.org <br><br>??(注16)根据新泽西州教育局2009年10月发布的公校系统暴力和故意伤害年度报告,http∶ www.state.nj.us <br><br>??(注17)《纽约邮报》,2009年9月22日。<br><br>??二、关於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br><br>??美国政府限制、侵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情况相当严重。 <br><br>??美国警察施暴严重。据《芝加哥保卫者报》2009年7月8日报道,纽约市有315名警察因在执法过程中滥施暴力而受内部监管计划的监督。2007年,受监督的警察只有210人。过去两年来,纽约警察局因招致过多民众不满而接受内部审查的警察人数上升了50%。纽约警察局2009年11月17日的报告显示,纽约市警察2007年发射588发子弹,造成10人死亡;2008年发射354发子弹,造成13人死亡。(注18)2009年9月3日,4名警察用警棍、泰瑟枪殴打圣何塞州立大学学生胡方10次以上。(注19)9月22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俄勒冈州尤金市遭一名警员无故殴打。(注20)据大赦国际统计,2009年1至10月,美国警方过度使用泰瑟枪导致45人死亡,死亡者中最小年龄15岁。从2001年到2009年10月,有389人因警方使用泰瑟枪致死。(注21) <br><br>??美国执法人员滥用职权。2009年7月,联邦调查局调查了首都华盛顿地区4名连续几年从当地毒贩开设的赌场收取保护费的警察。(注22)9月,芝加哥一名休班警察以巴士司机妨碍其自行车道为由对其进行殴打。(注23)同月,芝加哥警察局特别行动组4名前警察被指控以执行公务为名,用多种方式敲诈勒索犯罪嫌疑人近50万美元,并多次行贿上级主管。(注24)11月,乔治王子县一警察局前局长因私自贩卖缴获的盗窃枪支而被控有罪。(注25)在美国大城市,每年有100多万行人在街上被警察叫住盘查、询问、搜身和搜包,这个数字比几年前增长了很多。(注26) <br><br>??美国监狱人满为患。据美国司法部2009年12月8日报告,到2008年底,美国共有730万人被关押在监狱、看守所或处於缓刑或假释中,比2007年上涨了0.5%。(注27)其中,230万人在监狱服刑,即每198位美国人中就有1人在服刑。从2000至2008年,美国监狱人数平均每年上涨1.8%。(注28)由於加州监狱人满为患的压力和越来越差的财政状况,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拟将上万名非法移民送往墨西哥的监狱。(注29) <br><br>??囚犯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狱警强暴囚犯的现象普遍存在。美国司法部指出,在93家联邦监狱中,监狱工作人员对罪犯进行性侵犯的事件在过去8年中增加了一倍。在被指控对囚犯进行性虐待的90名监狱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还被判犯有其他罪行。(注30)据《纽约时报》2009年6月24日报道,通过对63000多名州和联邦监狱囚犯的调查显示,4.5%的囚犯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遭受一次性虐待,估计美国至少发生6万起针对囚犯的强暴案。(注31) <br><br>??监狱管理混乱,疾病蔓延。美国司法部的报告显示,2008年底,美国联邦和各州立监狱中共有20231名男性犯人和1913名女性犯人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分别占男女囚犯的1.5%和1.9%。(注32)2007至2008年,加利福尼亚州监狱犯人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增加了246人,密苏里州增加了169人,佛罗里达州增加了166人。2007年,联邦和各州立监狱共有130多名犯人因艾滋病死亡。(注33)人权观察2009年3月的一份报告指出,纽约州监狱艾滋病毒携带者的人数大大多於其他大部分州,这些人无法得到相应治疗,甚至被分别关押,拒绝提供任何治疗。(注34) <br><br>??美国一方面在世界上极力兜售“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网际网路自由”,另一方面却完全按照美国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不择手段地监控、限制公民的自由权利。 <br><br>??美国公民接受、传播信息的自由受到严格监控。据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早在2001年就在国内安装专门的窃听设备,监听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收集国内的通讯信息。这一项目起初只是针对阿拉伯裔美国人,後来逐渐扩大到其他普通公民。在美国的密苏里州的圣何塞、圣地亚哥、西雅图、洛杉矶、芝加哥等地安装的监听设备超过25台。近日,美国国家安全局正耗资15亿美元在犹他州威廉姆斯营建立一个百万平方英尺的数据库,在圣安东尼奥建设另一个海量数据库,作为其新成立的网络司令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名叫诺基奥的人因拒绝加入该计划而被指控犯有19项内幕交易罪并被判处6年徒刑。(注35) <br><br>??“9.11”事件後,美国政府打著反恐的旗号,授权情报系统侵入公民的邮件通讯,并通过技术手段全面监控和强制删除网络中威胁美国国家利益的信息。根据美国《爱国者法案》,警察机关有权搜索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加强了警察和移民管理单位拘留、驱逐被怀疑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外籍人士的权力。该法案延伸了恐怖主义的定义,扩大了警察机关可管辖的范围。2008年7月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新版窃听法案,给予参与窃听项目的电信公司法律豁免权,同时允许美国政府以反恐为由在未经法庭批准的情况下,可以对通信一方在美国境外的国际间通讯进行窃听。(注36)据统计,美国联邦调查局在2002至2006年间,通过邮件、便条和电话等渠道,窃取数千份美国公民的通讯记录。2009年9月,美国设立了负责网际网路安全的监管部门,更加重了美国公民对政府会以维护网际网路安全为由对私人系统进行干涉和监管的忧虑。美国一位政府官员在2009年4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承认,美国国家安全局近月来拦截和监听美国公民电子邮件和电话的行为已超越美国国会2008年设下的限制范围。除此之外,他们还秘密监听别国政治人物、国际组织官员、知名记者等的电话。(注37)美国军方也参与实施监控。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美国军方网络风险评估机构,负责监控官方和非官方的个人博客、官方文件、私人联系信息、武器照片、军营入口以及其他“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网站。 <br><br>??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实际上完全服从於美国利益,是美国政府操控下的“自由”。据报道,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曾有意安插一批退伍军官,在美国各大广播电视媒体担任评论员,以“军事专家”的身份,对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给出“积极评价”和分析,试图引导舆论,美化战争,让公众认同其“反恐”理念,从而获取支持。(注38)2009年底,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以传播反美内容、煽动暴力为由,对中东地区数家阿拉伯卫星电视频道进行制裁。(注39)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召开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时,反资本主义抗议者使用“推特”和手机短信组织群众集会,与警方发生几次冲突。41岁的艾略特.麦迪逊随後被控通过网络帮助抗议者逃避逮捕,警方还搜查了他的住所。(注40)宾夕法尼亚州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负责人维克.瓦尔扎克称,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的国家,就会被称为侵犯人权,但在美国,却被称为必要的预防犯罪措施。 <br><br>??(注18)http∶ gothamist.com,2009年11月17日。 <br><br>??(注19)http∶ www.mercurynews.com,2009年10月27日。 <br><br>??(注20)《俄勒冈人报》,2009年10月23日,http∶ blog.oregonlive.com <br><br>??(注21)http∶ theduckshoot.com <br><br>??(注22)《华盛顿邮报》,2009年7月19日。 <br><br>??(注23)《芝加哥论坛报》,2009年9月,http∶ www.chicagobreakingnews.com <br><br>??(注24)《芝加哥论坛报》,2009年9月19日。 <br><br>??(注25)《华盛顿邮报》,2009年11月18日。 <br><br>??(注26)http∶ www.huffingtonpost.com,2009年10月8日。 <br><br>??(注27)http∶ www.wsws.org <br><br>??(注28)http∶ mensnewsdaily.com,2010年1月18日。 <br>?? <br>??(注29)http∶ news.yahoo.com,2010年1月26日。 <br><br>??(注30)《华盛顿邮报》,2009年9月11日。 <br><br>??(注31)《纽约时报》,2009年6月24日。 <br><br>??(注32)http∶ www.news-medical.net,2009年12月2日。 <br><br>??(注33)http∶ thecrimereport.org,2009年12月2日。 <br><br>??(注34)www.hrw.org,2009年3月24日。 <br><br>??(注35)http∶ onlinejournal.com,2009年11月23日。 <br><br>??(注36)《纽约时报》,2008年7月10日。 <br><br>??(注37)《纽约时报》,2009年4月15日。 <br><br>??(注38)《纽约时报》,2009年4月20日。 <br><br>??(注39)http∶ blogs.rnw.nl <br><br>??(注40)http∶ www.nytimes.com,2009年10月5日。<br><br>??三、关於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br><br>??美国的贫困、失业、无家可归者等问题严重,劳动者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不到保障。 <br><br>??美国失业率创26年新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破产企业和个人数量不断上升。美联社2009年4月报道,过去12个月内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和个人总数近120万。过去一年中,每1000个美国人中就有4人申请破产,破产率是2006年的两倍。(注41)到2009年12月4日,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共有130家银行被迫关闭。(注42)据美国劳工部11月6日公布的数据,美国2009年10月失业率达10.2%,有1600万人找不到工作,创1983年以来最高纪录。(注43)失业超过半年的有560万人,占失业人数的35.6%。(注44)9月,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25%,失业人数约为160万,是194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准。(注45)2009年3月7日结束的一周里,美国有547万人继续领取失业津贴,高於前一周的529万人。(注46) <br><br>??贫困人口创11年新高。《华盛顿邮报》2009年9月10日报道,2008年底,美国贫困人口达3980万人,比2007年增加260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3.2%,贫困率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一年。18至64岁贫困人口上升到2210万,比2007年增加17万人。陷入贫困的家庭占10.3%,达810万个。(注47)《纽约时报》2009年9月29日报道,2008年,纽约市贫困率为18.2%,近28%的布郎克斯区居民生活在贫困中。(注48)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超过9万户加州贫困家庭被断电断气。密歇根州一名93岁的老翁也因断电断气冻死在家中。(注49)贫困导致美国自杀人数激增。据报道,美国每年约发生3.2万起自杀事件,几乎是1.8万起谋杀案的两倍。(注50)洛杉矶验尸官办公室的官员称,由於经济危机导致许多家庭无法负担丧葬费用。2008年,洛杉矶县有712具尸体无人认领,比上年增加36%。(注51) <br><br>??挨饿人口居14年来最高。美国农业部2009年11月16日报告称,2008年,美国有14.6%即1700万个家庭的4910万人在挨饿,比2007年的11.1%即1300万个家庭增加了31%,创1995年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注52)对食物没有安全感的人从2007年的470万上升到2008年的670万。(注53)约15%的家庭还在为温饱而奋斗。(注54)据统计,2009年8月,美国有3650万人领取食物券,占总人口1 8,比2008年增加了710万。但只有2 3符合申请资格的人获得了食物券。(注55) <br><br>??劳动者权利受到严重侵害。《纽约时报》2009年9月2日报道,根据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学者一项针对4387名低收入工人的调查发现,68%被调查的低收入者被克扣工资。在被迫加班的工人中有76%的人未得到相应的加班报酬,57%被调查者的工资收入没有依法足付证明。仅有8%因公负伤的人要求赔偿。26%的被调查者的工资收入低於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在抱怨工资收入及待遇问题的工人当中,43%的工人有被打击报复或被辞退的经历。(注56)《今日美国报》2009年7月20日报道,2007年,美国在工作场所死亡的人数为5657人,每天约有17人在工作中死亡,纽约州每年约有20万人在工作场所受伤或得病。(注57) <br><br>??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连续8年增加。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9月10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有4630万人无法获得医疗保险,占总人口比例的15.4%,比2007年的4570万人增加约60万人,是连续第8年增加。其中,18至64岁无医疗保险的人数从2007年的19.6%增加到2008年的20.3%。(注58)联邦基金的调查显示,2007至2009年,美国31个州18至64岁的成年人医疗保险范围缩小。(注59)成年人无医疗保险人口比率极高的州由1999年的2个增加到2009年的9个。得克萨斯州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无医疗保险,居美国之首。(注60)休斯顿40.1%的居民无医疗保险。(注61)据统计,2008年,有2266名65岁以下的退伍军人因缺乏医疗保险或医疗服务而死亡,全国因无医疗保险死亡的退伍军人比在阿富汗战场上阵亡人数高出14倍。(注62)消费者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一年,34%的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家庭和21%的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家庭医疗保险丧失或遭到削减;2 3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和1 3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削减了医疗支出。28%的人生病不去就医;25%的人无法支付医疗或药品的费用;22%的人拖延实施医疗程序;20%的人有处方不买药或不做医疗检查;15%的人服用过期药物或为了省钱而不遵医嘱按时服药。(注6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9年12月8日发布报告称,2007年美国人均寿命仅为78.1岁,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居倒数第四位,而该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人均寿命为79.1岁。(注64) <br><br>??无家可归者激增。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美国有160万人住进收容所,全家都在收容所的人数从2007年的47.3万增加到2008年的51.7万。(注65)2009年以来,芝加哥地区六个县的无家可归者有所增加,其中麦克亨利县增加最多,比上年增长了125%,这些家庭只能住在棚车等简易场所。(注66)2009年3月,加州州府萨克拉门托市形成了一个帐篷城,数百名无家可归者聚集在此。南加州的圣莫尼卡市不惜动用武力定期将无家可归者驱逐到市外。(注67)10月,底特律市的几千名无家可归者因担心领不到政府的住房补助而大打出手。(注68)12月,纽约市收容所有6975名无家可归的单身成人,这个数字不包括短期住所里的30698人、军队老兵和长期无家可归者。(注69)《休斯顿纪事报》2009年3月16日报道,2008年9月,加尔维斯顿大量房屋在艾克飓风中损毁,有数千灾民无法重返家园,约1700户家庭未得到救助,大都居无定所。(注70) <br><br>??(注41)http∶ www.floridabankruptcyblog.com <br><br>??(注42)《芝加哥论坛报》,2009年12月4日。 <br><br>??(注43)《纽约时报》,2009年11月7日。 <br><br>??(注44)《纽约时报》,2009年11月13日。 <br><br>??(注45)《华盛顿邮报》,2009年9月7日。 <br><br>??(注46)http∶ 247wallst.com,2009年3月19日。(注47)《华盛顿邮报》,2009年9月11日。 <br><br>??(注48)《纽约时报》,2009年9月29日。 <br><br>??(注49)http∶ www.msnbc.msn.com <br><br>??(注50)http∶ www.time.com <br><br>??(注51)《洛杉矶时报》,2009年7月21日。 <br><br>??(注52)《纽约时报》,2009年11月17日;14.6%?of?Americans?Could?Not?Afford?Enough?Food?in?2008,《大西洋商业频道》。 <br><br>??(注53)美国生命科学网站,2009年11月26日。 <br><br>??(注54)美联社,2009年11月27日。 <br><br>??(注55)http∶ www.associatedcontent.com <br><br>??(注56)《纽约时报》,2009年9月2日。 <br><br>??(注57)《今日美国报》2009年7月20日。 <br><br>??(注58)http∶ www.census.gov <br><br>??(注59)路透社,2009年10月8日。 <br><br>??(注60)http∶ www.ncpa.org <br><br>??(注61)http∶ www.msnbc.msn.com <br><br>??(注62)法新社,2009年11月11日。 <br><br>??(注63)http∶ www.oregonlive.com <br><br>??(注64)http∶ www.msnbc.msn.com <br><br>??(注65)《今日美国报》,2009年7月9日。 <br><br>??(注66)《芝加哥论坛报》,2009年10月28日。 <br><br>??(注67)http∶ www.truthalyzer.com <br><br>??(注68)《今日美国报》,2009年10月8日。 <br><br>??(注69)《纽约时报》,2009年12月10日。 <br><br>??(注70)《休斯顿纪事报》,2009年3月16日。<br><br>??四、关於种族歧视 <br><br>??种族歧视至今仍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痼疾。 <br><br>??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是最贫困的美国人。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报告,2008年美国中等收入水准的家庭平均年收入50303美元,其中白人为55530美元,而拉美裔则为37913美元,相当於白人的68%;黑人仅为34218美元,相当於白人的61.6%。在同等学历和技能下,少数族裔的平均收入仅为多数族裔收入的60-80%。(注71)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报告,2008年美国白人的贫困率为8.6%,而黑人、拉美裔人的贫困率分别为24.7%、23.2%,接近白人的3倍(注72),还有1 4的印第安人生活在贫困之中。2008年没有医疗保险的拉美裔人达30.7%,黑人为19.1%,而白人为14.5%。(注73)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报告,截至2008年9月的财政年度内,在该部收到的10552起涉及住房投诉案中,种族歧视占35%。(注74)美国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显示,非洲裔美国人只占美国人口的12%,却每年占美国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因艾滋病死亡者的近一半。(注75) <br><br>??对少数民族的就业和职业歧视严重。在美国的失业大军中,少数族裔失业者首当其冲。据报道,2009年10月,美国平均失业率为10.2%,其中,黑人失业率上升到15.7%,西班牙裔人失业率上升到13.1%,而白人失业率为9.5%。(注76)16至24岁的黑人失业率达34.5%,超过美国平均失业率的3倍,创历史最高。有些城市的黑人失业率达到20%(注77),有的印第安人部落失业率高达80%。(注78)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25岁以上的黑人男性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是8.4%,接近白人男性大学毕业生失业率4.4%的2倍。(注79)据统计,2008年美国95000件职业歧视案中,近1 3为种族歧视案。(注80)据美国平等就业委员会称,已连续接到5起关於休斯顿一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存在种族歧视行为的投诉。(注81)据报道,截至2009年5月底,黑人和西班牙裔人口各占纽约市人口的27%,但是由於纽约市消防部门不公正地排除有色人种担任消防队员,黑人消防队员仅占3%,西班牙裔消防队员占6%。(注82) <br><br>??少数民族在受教育方面受到歧视。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报告,33%的白人拥有大学学历,但黑人只有20%,拉美裔人只有13%。(注83)据报道,2003至2008年间,在向法学院递交申请的学生中,61%的非洲裔和46%的墨西哥裔学生遭到拒绝,而只有34%的白人学生遭到拒绝。(注84)非洲裔儿童仅占美国公立学校在校生的17%,但是被开除的数量却占被开除总数的32%。据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关於美国黑人少年对种族歧视看法的研究报告,大部分黑人少年认为自己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注85)另据一项对休斯顿、洛杉矶和伯明翰5000名儿童的调查显示,20%的黑人儿童认为自己遭遇歧视,拉美裔儿童为15%。研究显示,种族歧视是导致少数族裔儿童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拉美裔儿童有抑郁症状的数量是其他族裔儿童的3倍,黑人儿童是其他族裔儿童的2倍。(注86) <br><br>??执法和司法领域的种族歧视非常明显。据美国司法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美国每10万黑人中有3161名男子和149名妇女被关押在监狱里。(注87)有25个州非洲裔青年被判处无假释终身监禁的比例是白人青年的10倍,在加利福尼亚州达18倍。在美国各大城市,每年有超过100万行人在大街上被警察叫住盘查,近九成是少数族裔男子,其中五成为非洲裔人,三成为拉丁裔人,而被检查的白人只有一成。(注88)纽约市警察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纽约市警察针对黑人和拉美裔人开枪的比例分别为75%和22%,而针对白人开枪的比例则为3%。(注89)据人权观察发布的报告,1980至2007年,美国全国范围内黑人因毒品犯罪而被拘捕的比例是白人的2.8到5.5倍。(注90) <br><br>??“9.11”事件以来,对穆斯林的歧视加剧。一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58%的美国人认为穆斯林遭受到“很大的”歧视。18至29岁的年轻人中有73%的人认为穆斯林是最受歧视的群体。(注91) <br><br>??移民境遇悲惨。据大赦国际美国分会发表的报告,美国每年拘留30多万非法移民,平均每天在押的移民超过3万人。(注92)同时,每年有数以百计的合法移民被拘禁、拒绝入境甚至押送出境。(注93)据“宪法项目”研究小组和人权观察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从1999至2008年,有140万名被拘留的移民被转移,原在洛杉矶和费城生活多年的上万名移民被强行移送到遥远的得克萨斯州或路易斯安那州移民监狱。(注94)纽约市律师协会2008年10月接到关押在曼哈顿瓦里克拘留所100名男性移民的求援信,描述了拘留所的拥挤、肮脏、缺医少药、挨饿、每天做工只有1美元报酬的境遇。(注95)一些哺乳期的母亲被关押後因为被拒绝提供吸奶器,导致伤风、乳腺炎和丧失哺乳能力。(注96)2003年10月以来在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关押中死亡的移民达104人。(注97) <br><br>??种族仇恨犯罪频发。美国联邦调查局2009年11月23日公布的仇恨犯罪统计显示,2008年,美国共发生仇恨犯罪7783起,其中51.3%是基於种族歧视,19.5%基於宗教偏见,11.5%基於国别歧视。(注98)在种族仇视案件中,70%以上是针对黑人的。2008年,针对黑人的暴力犯罪达每千人26人,针对白人的数字是每千人18人。(注99)2009年6月10日,白人至上主义者和新纳粹分子布伦在华盛顿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枪杀黑人保安约翰斯,打伤2人。(注100)据美国南方贫困问题法律中心公布的报告,纽约州萨福克县种族不容忍和民族仇恨的氛围造成过去10年间发生很多起白人攻击拉美裔移民事件。(注101) <br><br>??(注71)《华尔街日报》,2009年9月11日;《今日美国报》,2009年9月11日。 <br><br>??(注72)《纽约时报》,2009年9月29日。 <br><br>??(注73)Income,Povorty,and?Health?Insurance?Coverage?in?the?United?States∶2008,www。Census.gov <br><br>??(注74)《华盛顿邮报》,2009年6月10日。 <br><br>??(注75)《华尔街日报》,2009年4月8日;美国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9年发表的报告。 <br><br>??(注76)《今日美国报》,2009年11月6日。 <br><br>??(注77)《华盛顿邮报》,2009年12月10日。 <br><br>??(注78)《》,2009年11月6日。 <br><br>??(注79)《纽约时报》,2009年12月1日。 <br><br>??(注80)美联社,2009年4月27日。 <br><br>??(注81)美联社,2009年11月18日。 <br><br>??(注82)《纽约时报》,2009年7月23日。 <br><br>??(注83)?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4月27日,http∶ www.census.gov <br><br>??(注84)《纽约时报》,2010年1月7日。 <br><br>??(注85)《科学日报》,2009年4月29日。 <br><br>??(注86)《今日美国报》,2009年5月5日。 <br><br>??(注87)www.ojp.usdoj.gov <br><br>??(注88)《》,2009年10月9日。 <br><br>??(注89)《纽约时报》,2009年11月17日。 <br><br>??(注90)www.hrw.org,2009年3月2日。 <br><br>??(注91)http∶ www.washingtontimes.com,2009年9月10日。 <br><br>??(注92)《世界日报》,2009年3月26日。 <br><br>??(注93)《星岛日报》,2009年4月13日。 <br><br>??(注94)《纽约时报》,2009年11月2日。 <br><br>??(注95)《纽约时报》,2009年11月2日。 <br><br>??(注96)www.hrw.org,2009年3月16日。 <br><br>??(注97)《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8日。 <br><br>??(注98)www.fbi.gov <br><br>??(注99)victim?characteristics,2009年10月21日,www.fbi.gov <br><br>??(注100)《华盛顿邮报》,2009年6月11日;《华尔街日报》,2009年6月11日。 <br><br>??(注101)《纽约时报》,2009年9月3日。<br><br>??五、关於妇女、儿童权利 <br><br>??美国妇女儿童生存状况每况愈下,妇女儿童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br><br>??妇女不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社会政治地位。美国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1%,但是在目前第111届美国国会中,男议员有441名,女议员只有92名,占17%,其中参议员17名,众议员75名。(注102)一项研究表明,少数族群和妇女很少能在美国的大型慈善机构和非盈利机构中身居要职,妇女仅占非盈利机构首席执行官总人数的18.8%,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只占3%。在美国400个最大的慈善机构中,所有文化组织、医院、公共事务团体、犹太人联盟或其他宗教组织中没有一个是由妇女领导的。(注103) <br><br>??妇女就业难、收入低、生活贫困。据美国平等就业委员会统计,2008年该委员会共收到就业方面的指控95402件,比上年提高了15%,其中基於性别方面就业歧视的指控继续占很高比例。(注104)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9月公布,美国全职妇女2008年的年均收入为35745美元,全职男子的年均收入为46367美元,女性收入为男性的77%,低於2007年的78%。(注105)综合外电消息报道,一名已在沃尔玛工作10年的女药剂师因为要求获得与男同事相同的薪酬於2004年被解雇。(注106)到2008年底,有420万个单亲女性家庭生活贫困,比率达28.7%。(注107)美国有6400万工作年龄的妇女没有医疗保险或医疗保险额太少、支付帐单有困难或欠交医疗费甚至放弃治疗,占工作年龄妇女总数的70%。(注108) <br><br>??妇女频遭暴力和性侵害。据报道,美国强奸发生率比英国高13倍,比日本高20倍,居世界最高。(注109)2009年3月,圣迭戈地区连续发生5起尾随妇女入室抢劫并且对受害人施以性侵害的案件。(注110)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截至2008年财政年度,美军方共接到2900多起军队内部强奸和其他性侵犯案件,比上一年增加9%,而这些案件中只有292起案件被提交到军事法庭。报道称,此类案件的实际数字可能是举报数字的5到10倍。(注111)据路透社报道,根据对40个服役美国女兵的深度采访,其中10人被强奸,5人被性侵犯,还有13人被猥亵。(注112) <br><br>??美国儿童饥寒交迫。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报告,2008年,占美国儿童总数1 4的1670万儿童得不到足够食物。(注113)美国食物救济机构“喂养美国”公布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有350万名5岁以下儿童经常挨饿或营养不良,占儿童总数的17%以上,其中有11个州挨饿儿童比例超过20%,路易斯安那州达到24.2%。(注114)美国贫困人口中18岁以下的儿童占1 3以上。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到2008年底,美国15.7%的18岁以下儿童生活在贫困中,人数从2007年的1330万上升到1410万。(注115)据报道,2005至2006年间,美国每年有150多万儿童无家可归,每5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无家可归。在无家可归的儿童中,42%不到6岁,大多数是非洲裔和印第安人。(注116)2008年美国有近1 10的儿童得不到医疗健康保险。据报道,2008年,美国有730万儿童没有医疗保险;占美国儿童的9.9%,内华达州有20.2%的儿童没有保险。(注117)2009年8月13日,加州风险管理医疗保险委员会投票通过决议,从2009年10月起终止6万多名贫困家庭儿童的“健康家庭”医疗保险;到2010年6月底前,将取消67万名贫困家庭儿童的“健康家庭”医疗保险。(注118)霍普金斯医学院儿童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去20年来,由於缺乏医疗保险,导致约1.7万名美国儿童死亡。(注119)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说,自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爆发至10月间,美国约800万名18岁以下的儿童染病,其中540人死亡。(注120) <br><br>??儿童生活在暴力和恐惧中。据报道,2008年,美国共有1494名18岁以下的儿童被杀。(注121)纽约市卫生局2009年6月1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1至2007年间,美国1至12岁儿童死亡率为10万分之20,其中谋杀死亡率为10万分之1.3。(注122)美国司法部2008年1至5月的一项对4549名17岁以下儿童的调查表明,60%以上的美国儿童在过去一年中直接或间接遭受暴力侵犯,近一半被调查儿童至少受过一次攻击,约6%的儿童受到性侵犯,13%的儿童挨过打。(注123)2002年以来,得克萨斯州至少有1227名儿童因受虐待或照顾不周而死亡。(注124)据美国研究机构和公共卫生媒体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每年有1 3离家出走或者被赶出家门的孩子靠出卖肉体换取食物、药品和居所。司法系统不再把她们当作年幼的受害者,而是把她们当作青少年罪犯。(注125) <br><br>??农业大量使用童工。据一个儿童权益保护组织披露,美国约有40万儿童从事合法的农业工作。据美国农场工人就业培训计划主席戴维斯.斯特劳斯称,数十年以来一直有年龄低於8岁的儿童从事此类工作,而且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是锋利的劳动工具和危险性极高的农药。该机构领导委员会主席厄尼.弗洛里斯表示,美国因从事农业工作而死亡的人口中有20%是儿童。(注126)美国的一项劳动标准法允许13岁以上儿童在炎炎烈日下长时间进行农业劳动,却不允许他们坐在配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甚至不准在快餐店里打工。 <br><br>??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不对少年犯适用假释的国家。从1985至2002年,被关押的青少年增加44%。很多孩子仅犯有轻微违法行为,却没有得到律师的帮助。许多检察官、公诉人和法官对於发生在少年监狱的虐待视而不见。 <br><br>??(注102)Members?of?the?111th?United?States?Congress,维基百科。 <br><br>??(注103)《华盛顿时报》,2009年9月20日。 <br><br>??(注104)www.eeoc.gov,2009年11月3日。 <br><br>??(注105)《华尔街日报》,2009年9月11日;www.census.gov,2009年9月10日。 <br><br>??(注106)美联社,2009年10月5日。 <br><br>??(注107)www.census.gov,2009年9月10日。 <br><br>??(注108)《》,2009年5月12日。 <br><br>??(注109)Occurrence?of?rape,http∶ www.sa.rochester.edu <br><br>??(注110)《星岛日报》,2009年3月14日。 <br><br>??(注111)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2009年3月17日。 <br><br>??(注112)路透社,2009年4月16日。 <br><br>??(注113)《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2009年11月17日。 <br><br>??(注114)www.feedingamerica.org,2009年5月7日。 <br><br>??(注115)www.census.gov,《华盛顿邮报》,2009年9月11日。 <br><br>??(注116)CNN.com,MSNBUC.com,2009年3月10日。 <br><br>??(注117)http∶ www.census.gov,《华盛顿邮报》,2009年9月21日。 <br><br>??(注118)《洛杉矶时报》,《》,2009年8月14日。 <br><br>??(注119)《公共卫生杂?》,2009年10月30日。 <br><br>??(注120)《今日美国报》,《华尔街日报》,2009年11月13日。 <br><br>??(注121)《今日美国报》,2009年10月8日。 <br><br>??(注122)http∶ www.nyc.gov <br><br>??(注123)美联社,2009年10月7日。 <br><br>??(注124)《休斯顿纪事报》,2009年10月22日。 <br><br>??(注125)《》,2009年10月28日。 <br><br>??(注126)西班牙《起义报》,2009年10月14日。<br><br>??六、关於侵犯他国人权 <br>?? <br>??美国凭藉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粗暴侵犯他国主权,肆意践踏他国人权。 <br><br>??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销售国,加剧世界各地不稳定。美国的军费世界第一。据报道,美国军费在2008年又增加了10%,达到6070亿美元,占世界军费的42%。(注127)据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08年全球武器销量创下4年来新低的时候,美国对外军售总额却从上一年的254亿美元猛增到378亿美元,增长了约50%,占当年全球军售总量的68.4%。(注128)2010年伊始,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宣布对台湾出售总价值近64亿美元先进武器的军售计划,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br><br>??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不仅给美国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更给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伊拉克战争已给伊拉克造成逾百万平民死亡、逾百万人无家可归以及巨大财产损失。在阿富汗,美军滥杀无辜的事件至今仍然不断发生。2009年8月5日,5名正在货车上搬运黄瓜的阿富汗农民在美军发动的空袭中丧生。(注129)美国国防部2009年6月8日表示,美军在2009年5月5日在打击塔利班时,没有遵守适当的方法和程序,造成阿富汗平民死亡。阿富汗官方目前已收集到了147名遇害平民的姓名,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而美国指挥官则称死亡人数不超过30人。(注130) <br><br>??虐囚是近年来美国在人权领域的最大丑闻之一。2009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反恐中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问题特别报告员在向人权理事会第10届会议提交的报告中称,美国创造了一套全面的特别递解、长期和秘密拘留以及违反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的做法。该报告员在提交第64届联大的报告中指出,美国及其私人承包人对在伊拉克和其他地方关押的男性穆斯林使用了强迫堆叠裸体男囚、强迫与其他被拘留者进行同性性行为、强迫赤身裸体等审讯手段。(注131)美国中央情报局自2002年就开始使用酷刑手法审讯犯人。美国政府2009年3月2日证实,中央情报局自2001年以来销毁的92盘有关审讯恐怖犯罪嫌疑人的录影带中有12盘录影带记录了使用酷刑的画面。(注132)根据近期公布的秘密报告,中央情报局使用手枪和电棒审讯犯人。(注133)根据美国公布的一系列司法部秘密文件,执法者可以将犯人以站立姿势铐住达180小时,十多个中央情报局的犯人被剥夺睡眠最少48小时,有3人被剥夺睡眠超过96小时,其中一人为近8天的时间,另一人被剥夺睡眠11天。(注134)据报道,中央情报局审讯人员曾经对“9.11”事件的主要谋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使用了183次水刑,并对“基地”组织的另一名军事领导人阿布.祖贝达使用83次水刑。(注135)关塔那摩监狱如同人间地狱。据被释放的关塔那摩监狱囚犯穆罕默德称,他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喀布尔秘密监狱和关塔那摩等监狱遭到了“中世纪般的”拷打。(注136)据美国《哈泼斯杂?》和全美广播公司2009年联合进行的调查,2006年6月被指“自杀”的3名关塔那摩监狱囚犯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晚上接受审讯时窒息而死,当局却对外宣称他们是上吊自杀。(注137)在关塔那摩监狱被关押达8年之久的索马里人穆罕默德.萨莱班.巴雷说∶“那里是人间地狱。我的狱友们有的眼睛看不见了,有的胳膊、腿没了,有的精神失常”。(注138)2009年,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一名31岁的也门人长期绝食後身亡。自2002年起已有5人死亡,其中4人自杀。(注139)美国政府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关押了600多名囚犯。联合国2009年2月出台的一份报告点名批评巴格拉姆监狱说,有些人在巴格拉姆被关押了5年之久。已经获释的一些被关押者声称他们遭受了严刑拷打,甚至性侵犯。一些人还称他们曾经被关在有15至20个人的笼子里,有两名关押者在监禁期间死亡,死因可疑。(注140)另据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有2000名塔利班投降士兵被由美军控制的阿富汗武装塞进卡车中窒息死亡。(注141) <br><br>??美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军事基地,侵犯当地人民人权的事件屡见不鲜。目前,美国在世界上有900处军事基地,基地中有超过19万名士兵和11.5万名相关工作人员。这些基地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炸弹爆炸产生的有毒物质给当地儿童造成巨大的伤害。据报道,在苏比克和克拉克美军基地,已经有约3000件美军士兵强奸当地妇女的案件被提交,但是都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注142) <br><br>??美国对古巴进行长达近50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给古巴带来了超过93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009年10月28日,第64届联大以187票支持,3票反对、2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第18次通过《必须终止美利坚合众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决议,要求美国立即结束对古巴的封锁。(注143) <br><br>??美国打著“网际网路自由”的旗号,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垄断著世界网际网路的战略资源。网际网路自诞生之日起就由美国牢牢掌控,目前全球网际网路根服务器有13台,其中唯一的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馀12台辅根服务器中有9台在美国。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ICANN(国际网际网路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统一管理,负责全球网际网路根域名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曾要求打破美国对网际网路根服务器的垄断,分享网际网路的管理权,但是均遭美国拒绝。美国利用其对网际网路资源的垄断地位,通过各种形式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建有专门的黑客部队,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黑客精英为其服务。2009年夏天,伊朗发生总统选举骚乱,选举失利的伊朗改革派阵营及其支持者利用“推特”等网络工具发布大量信息。美国国务院要求“推特”运营商推迟系统升级计划,以帮助反对派制造舆论声势。当年5月,某网络公司也曾按照美国政府的授意,切断了古巴等五国的MSN即时通讯服务端口。 <br><br>??美国建立名为“梯队”的窃听系统,对全球进行窃听。欧洲议会的报告书指出,“梯队”系统作为一个由美国操纵的情报收集分析网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拦截以公众电话交换网络、卫星及微波通讯所传送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其他数字信息,并监控其中的内容。欧洲议会曾点名批评美国利用“梯队”系统从事犯罪活动,如侵犯一般平民的隐私权或国家性质的商业间谍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沙特阿拉伯60亿美元客机案。(注144)英国王妃戴安娜生前提倡全球反地雷运动,与美国的政策相抵触,她的电话因此被监听了。《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美国政府的这种间谍行动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越战期间美国政府对国内反战派人士进行监视窃听的行为。 <br><br>??美国漠视国际人权公约,消极对待国际人权义务。美国於32年前签署《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於29年前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但迄今均未批准。美国还没有批准《残疾人权利公约》。2007年9月13日,第61届联大表决通过的《土著人民权利宣言》,是迄今联合国通过的保护土著人民权利的最权威和全面的文件,美国依然拒绝承认该宣言。 <br><br>??以上事实说明,美国不仅国内人权纪录十分糟糕,而且是世界许多人权灾难的主要根源。长期以来,美国将自己 驾於其他国家之上,充当“世界人权警察”,无视自身存在的严重的人权问题,年复一年地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别国进行指责,将人权作为干涉别国内政、丑化别国形象和谋取自己战略利益的政治工具,充分暴露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理所当然地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特别是在全世界人民正遭受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严重人权灾难的时候,美国政府仍不正视自身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而热衷於谴责别国,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我们奉劝美国政府汲取历史教训,摆正自己的位置,著力改善自身人权状况,改正在人权领域的所作所为。 <br><br>??(注127)美联社,2009年6月9日。 <br><br>??(注128)路透社,2009年9月6日。 <br><br>??(注129)http∶ www.rawa.org <br><br>??(注130)《费城问讯报》,2009年6月9日。 <br><br>??(注131)《华盛顿邮报》,2009年4月7日。 <br><br>??(注132)《华盛顿邮报》,2009年3月3日。 <br><br>??(注133)《华盛顿邮报》,2009年8月22日。 <br><br>??(注134)http∶ www.chron.com <br><br>??(注135)《纽约时报》,2009年4月20日。 <br><br>??(注136)法新社伦敦,2009年3月7日电。 <br><br>??(注137)英国《卫报》网站,2010年1月18日。 <br><br>??(注138)法新社索马里哈尔格萨,2009年12月21日电。 <br><br>??(注139)《纽约时报》,2009年6月3日。 <br><br>??(注140)美国国际新闻社纽约2009年2月25日电。 <br><br>??(注141)http∶ www.yourpolicicsusa.com,2009年7月16日。 <br><br>??(注142)http∶ www.lexisnexis.com,2009年5月17日。 <br><br>??(注143)Overwhelming?International?Rejection?of?US?Blockade?of?Cuba?at?UN,www.cubanews.ain.cu <br><br>??(注144)维基百科。<br><br>??(完))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11日发表的《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
??中评社香港3月13日电/美国和中国再次针锋相对,华府11日发表人权报告抨击中国人权纪录恶化,北京随即以牙还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下称《人权纪录》),指出美国不仅国内人权[
阅读全文]
全球导航系统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至此,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的卫星总数已达到21颗,距正式推广似乎为时不远。另据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网站介绍,俄计划今年发射9颗“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预计到今年年底,“格洛纳斯”系统在轨卫星的总数将达到24颗,即除了每个轨道面上平均分布7颗工作卫星外,各轨道面上再增加1颗在轨备用卫星,其信号范围将从覆盖俄罗斯全境扩大到覆盖全球。此举可使“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判读地面精度比以往提高30-40%,导航信号的精度也随之提高近2倍。届时,“格洛纳斯”系统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br><br> “格洛纳斯”系统的发展历程:历经波折 <br><br> 全球通讯、航天、探矿、救援以及国防安全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上世纪80年代,该领域一直是由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垄断。为了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苏联也不甘示弱,开始积极研发本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项目启动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用于军事领域。但是,苏联解体后,由于国家财政困难,“格洛纳斯”的研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 <br><br> “格洛纳斯”是由俄罗斯单独研发部署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至少需要18颗卫星为俄全境提供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如要提供全球服务,则需要24颗卫星在轨工作。“格洛纳斯”系统完成全部卫星的部署后,其卫星导航范围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实现全球定位导航,定位精度将达到1.5米之内。1.5米的定位精度意味着俄军的精确制导打击能力,将进入一个可怕的“点穴”时代。更形象地说,就是空军战机可以在几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对地面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进行精确定位,并发射导弹将其摧毁;海军舰艇可在水下几百米的深度发射战略核武器,利用“格洛纳斯”系统的定位坐标,精准打击对手的战略要点,战略核武器的精度“圆概率偏差”(CEP)一般在350-500米左右。<br><br> 目前,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拥有21颗工作卫星,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上,同时还有3颗备份卫星。每颗卫星都在1.91万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周期为11小时15分。但是,“格洛纳斯”系统一直处于降效运行状态,现只有8颗卫星能够正常工作,其精度要比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低。近年来,俄罗斯积极着手对“格洛纳斯”进行技术改造。为了提高系统完全工作阶段的效率和精度性能、增强系统工作的完善性,俄罗斯已经开始了“格洛纳斯”系统的现代化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善“格洛纳斯”与其它无线电系统的兼容性;改进卫星子系统;改进地面控制系统;配置养分子系统。 <br><br> “格洛纳斯”系统卫星满编为24颗,根据2009年初俄罗斯官方公布的计划,俄应在2009年实现24颗卫星覆盖全球的梦想。但原计划2009年9月发射的3颗卫星因发现有未识别的“故障”,不得不取消发射;另外3颗计划在2009年12月发射的卫星,也因检出故障被送回维修。这些技术故障使得“格洛纳斯”卫星系统满编的日期一拖再拖。直到如今第21颗卫星被送上轨道,才使人们真正看到整编“格洛纳斯”开展全球导航的曙光。据俄媒体此前披露,俄今年将分3次发射共计9颗“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卫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年底前“格洛纳斯”系统在轨卫星总数将达到24颗,其信号将覆盖全球。 <br><br> 俄罗斯优先发展“格洛纳斯”系统 <br><br> “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俄罗斯航天领域的一个优先发展项目,被写进了俄联邦国家目标计划的总体规划中。为了保障“格洛纳斯”计划的顺利进行,俄罗斯每年都会投入巨额的资金。但终因国家财政困难,“格洛纳斯”卫星的研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俄罗斯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2001年,俄罗斯与印度开展合作,将其升级为军民两用的全球导航系统。根据俄罗斯2001年出台的“格洛纳斯”专项计划,在2011年之前为该计划拨款240亿卢布(约合9.3亿美元),卫星总数将达到30颗。 <br><br> 2009年2月4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批准了《导航活动法》,对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的部署和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导航活动法》要求公路、铁路、海洋和航空等所有国有及商业公共交通工具在2010年年底前安装“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导航仪,同时所有新出厂的交通工具也要安装这种导航仪,强调“这对保证俄罗斯联邦的国防和安全、提高车辆运行管理效率和乘客安全、保障特殊危险货物的运输至关重要”。 <br><br> 俄罗斯有关方面预测,在2011年至2015年间,俄全国民用导航仪及相关配套设备的需求量大约为4.6万套,全国所需导航系统基站600个。为此,俄罗斯政府将投入35亿卢布,俄国防部也计划投入94.5亿卢布,以保证“格洛纳斯”定位系统在俄军队的部署。“格洛纳斯”和全球定位系统一样,其卫星信号向所有人员和国家开放,但俄罗斯国防部是“格洛纳斯”系统最重要的用户之一。可见,用于军方的导航设备的性能要优于民用导航设备,突出表现在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br><br>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四分天下 <br><br>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被称作“人类在太空里的眼睛”,哪个国家拥有这双“眼睛”,就相当于掌握了太空战制胜的“王牌”。在军事需求和可观的商业利益驱使下,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br><br> 目前,世界上仅有4套卫星导航系统处于工作或研制状态,即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以及我国的“北斗”。 <br><br>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历时20多年,耗资200多亿美元建立起来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功能目前最为完备。为了防范“某些国家”利用该系统威胁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对外国只提供低精度的卫星导航信号。一旦发生威胁自身安全的军事冲突,美国会马上切断卫星导航服务。 <br><br> 尽管“格洛纳斯”与全球定位系统同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彼此有许多不同之处。“格洛纳斯”定位的精准度,和全球定位系统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其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坐标和时间上的使用标准不同,“格洛纳斯”虽在国际通用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至关战略存亡的安全重要性上,此设计避免了战时自己卫星信号被敌干扰。 <br><br> 为了不让美国牵着鼻子走,欧盟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决定:在太空中安置属于自己的“眼睛”——“伽利略”系统。“伽利略”系统于2002年正式启动,目标是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既可以为公众提供基本信号,也可以为政府提供高度保密的信号,从而打破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欧盟在2003年通过一项决议,准备部署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并宣布到2012年计划发射30颗卫星入轨。据专家介绍,一旦30颗卫星全部在轨运行,在导航定位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方面将比全球定位系统更高,抗干扰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欧盟方面称,“伽利略”计划将严格遵守“仅限于民用”的原则。“伽利略”计划一旦实现,不仅可以极大地方便欧洲人的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有助于打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垄断地位,更可以为建设梦想已久的欧洲独立防务创造条件。 <br><br> 为了使卫星导航系统不依赖于他国系统,我国于1994年开始自行研制国产卫星定位系统——“北斗”。据专家介绍,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北斗一号”系统,已于2003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第二步,“北斗二号”区域系统,于2004年启动,预计2012年建成;第三步,覆盖全球、高精度的“北斗二号”全球系统,预计202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了7年多,在部队巡逻、作战指挥、训练演习、抢险救灾等军事活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br><br> 卫星导航优势决定了战争主动权 <br><br> 在国防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在联合作战、战场态势感知、精确打击、情报侦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战场上,卫星导航系统被广泛装备于作战车辆、舰艇、飞机,使用级别甚至可以到连、排乃至单兵,已成为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br><br> 美国《军事评论》杂志曾直言不讳地说:“谁能掌握卫星导航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近10年里,美国之所以能以极小代价打赢多场局部战争,全球定位系统支持的作战平台和制导武器发挥了巨大作用,难怪一些美军将领发出了“没有全球定位系统,我们根本无法作战”的感慨。 <br><br> 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天、空、地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还是精确打击武器的制导和引导,现代战争完全离不开战场上的“指北针”——卫星导航系统的支持。如何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度和防止敌方干扰,是世界各国下一步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br><br> 为确保领先地位,美国正计划对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技术升级。升级后的美军第3代全球定位系统传输量是现行系统的500倍,而抗干扰能力也将大大加强。为了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战场环境,欧盟各国都在抓紧设计试验新一代定位导航卫星,定位精度将达到“米”级别。)
格洛纳斯系统导航卫星。
图2:俄罗斯格洛纳斯全环卫星定位系统示意图。
3月2日,俄国防部“天军”新闻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中校宣布,莫斯科时间当日3时51分,“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将3颗“格洛纳斯-M”(GLONASS-M)全球导航系统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至此,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的卫星总数已达到21颗,距正式推广似乎为时不[
阅读全文]
日前,关于日美冷战时期核密约的传闻得到日本外务省研究报告的确认,引起日本舆论的广泛关注。另外,当地时间3月7日,“第82届奥斯卡电影奖”将最佳纪录长片奖颁给了谴责日本捕杀海豚的美国纪录片《海豚湾》(导演:路易.西霍尤斯),此举很快引起了日本一部分渔民的强烈抗议。海豚虽属于鲸类,但不在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管辖范围。当地渔民辩称这是一种民族饮食文化传统,而且还建有供养碑为海豚超度,不能算是影片所称的“虐杀”。 <br><br> 人们怀疑已久的日美冷战核密约最终得到官方确认,奥斯卡纪录片奖颁给了谴责日本的《海豚湾》,这些均是在日美关系的敏感时刻发生的“小事”,但无不凸显并增进了日美关系的敏感性。 <br><br> 其实,近期日美关系的敏感性远不止此,而是全面表现在两国政治、经贸乃至文化等方面。 <br><br> 政治方面的突出事件,就是两国围绕驻冲绳普天间的美军基地转场问题而僵持不下的争议。美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是:日美之间早在此前自民党执政时期已就此问题达成协议,两国必须尊重并遵守此前的协定;日本不仅不应提出基地转移问题,还应该依照此前协定承担驻日美军的部分后勤保障费用等。而日本方面,执政党民主党的主张是前面政府的协定不能算数,肯定要讨论转移问题,不过可以就此和美方谈判沟通,时间上也可以有缓冲,在6月底前(接近参议院选举时间)会拿出最终方案;但执政联盟的小党如社民党和国民新党,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更为激进:转移完全是日本单方面的内部决策,无须征得美方同意。不仅一定要转移,日方也不可能再承担有关费用,而且此事是刻不容缓,转移到什么地方要看当地日本民众的态度而定。<br><br> 在野的自民党等则对此强烈反对,认为这会危及作为日本安保基石的日美同盟关系。牵涉其中的日本地方政府多数也持反对意见,对当地民众而言,这无疑是个烫手山芋,承接下来对当地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br><br> 普天间问题已然成为日本政坛朝野、党派、中央和地方之间政治博弈的一个焦点话题,更成为衡量日美关系走向的风向标,敏感程度无疑最高。而核密约的最终公开确认,也让对美心态本来就异常复杂的日本民众更加五味杂陈。 <br><br> 日美经贸关系敏感性的典型案例,自然非“丰田召回门”莫属。尽管丰田章男率领团队已前往美国国会参加听证,并含泪接受质询,但美国交通部长日前还表态将亲自前往丰田调查真相,显示此事远未了结。虽然日本朝野和舆论表面上对此表现平淡,实则多数人心底的判断不言自明:美国一贯运用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霸权主义大棒打压日本制造,这次不过是为挽救其濒临破产的汽车业而故伎重演。丰田门事件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并强化在日本颇有市场的反美民族主义,敏感性也是不言而喻。<br><br> 在文化方面,除了前述《海豚湾》获奥斯卡奖这一不大的风波外,近期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敏感话题:日本民主党国际部主任、现任参议院议员的藤田幸久关于“9.11阴谋说”的言论再度被美国舆论指责。藤田主张“9.11阴谋论”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1月他就曾发表长篇言论,逐一批驳美国调查机构的结论如何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并认为罹难的日裔侨民数字等方面也有蹊跷,高调号召日本方面组织对其重新调查,当时就曾经引起美国舆论的反弹。3月8日,《华盛顿邮报》社论以《一位日本资深政客拥护“9.11阴谋论”》为题旧事重提,并直陈“他的观点源于对美国的广泛不信任,似乎反映出贯穿于民主党和鸠山由纪夫政权内的‘反美’思想派别。”这种见微知着、上纲上线的论调,充分反映出美国主流舆论对日美关系的担忧和警惕。 <br><br> 无论如何担忧、警惕,在美国单一霸主地位明显呈现颓势、中国国际地位加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在谋求所谓“正常国家”地位、成为政治大国方面较之自民党对手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日本民主党,追求日美之间更加对等同盟关系的意图必定坚决而持久。透过“核密约”、“普天间”、“丰田门”、“《海豚湾》”及“藤田‘9.11’阴谋论”等敏感时期的敏感事件,可以看出日美关系正在进入战略性调整的前夜,这种调整虽然看似缓慢但姿态坚决,过程虽然曲折但趋势却是十分明朗。)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评论员 张智新)日前,关于日美冷战时期核密约的传闻得到日本外务省研究报告的确认,引起日本舆论的广泛关注。另外,当地时间3月7日,“第82届奥斯卡电影奖”将最佳纪录长片奖颁给了谴责日本捕杀海豚的美国纪录片《海豚湾》(导演:路易.西霍尤斯),此举很快引起了日本一部分渔民的强烈抗议。海豚虽属于鲸类,但不在国际捕鲸委员[
阅读全文]
将近6万人。中国女人涉外婚姻一半以上嫁给日本人,许多日本丈夫是工人、农民、残疾人,或者年龄大。许多中国女留学生还“闪婚”、“骗婚”,以解决身份问题,但是离婚率高达20%~30%。 <br> <br> 或许单纯的非法滞留不至于给日本社会带来危害,但是最大的问题还在于非法滞留者从事非法行为,于人于己都毫无益处。 <br> <br> 根据王锦思《日本行,中国更行》记载,中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上海人在东京》里面反映上海人在东京的生活:野蛮成性打架,偷打医院国际长途电话,贩卖中国女人给日本人当老婆,剪色情画报,倒卖假电话磁卡,走私外汇,背着男朋友投入有钱人怀抱等等。这部电视剧虽然是虚构的文艺作品,但是也反映了上海人在东京的部分生活现实。<br><br> 1995年、1996年,日本发生一系列商店被盗案件,约几十万美元商品被盗,被列为日本第一号盗窍大案,中国首犯4年后在上海被抓。 <br> <br> 2002年1月,“中国留学生之父”吉野谕死在被他当作亲生儿子的4名中国留学生手下。 <br> <br> 2003年,中国留学生杨宁、王亮和魏巍杀害松本一家四口,劫取4万日元,并将尸体绑上铁块和哑铃,沉入大海。此案引起了中日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br> <br> 根据王锦思《日本行,中国更行》记载,根据日本法务省和警视厅等统计,日本抓获外国刑事犯罪分子和遣返中国人占外国人第一。至于中国人犯罪的起因,有人说是日本风水不好,中国人入乡随俗,橘生淮则为枳;还有人说是中国赴日人口多。仿佛在中国本土,外地人到异乡从不犯罪。某盗窃团伙接受审讯的时候回答:“你们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时候抢了我们东西,我们在日本偷那么一点不算什么。”这种辩护不仅无助于赦免,反而效果不佳,授人以柄。<br><br> 根据王锦思《日本行,中国更行》记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2000年朱熔基总理访日的时候,日本人也提及中国人的犯罪问题。中国公安部还成立驻日使馆警务组,协助日本警方打击中国人犯罪活动。 <br> <br> 根据王锦思《日本行,中国更行》记载,因此,中国人因为非法逗留被日本警方驱逐,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歧视。加强自身修养,取得相对于中国国力同样的地位还要做好多工作。中国发展迅速,机会很多,许多在欧美国家的中国高级人才都回国效力。这也许是对执意非法留在日本的那些中国人最好的启示。与其处在日本社会底层,违背相关法律,影响中国人整体形象,不如回国努力,同样能够取得优异成绩。记得费翔的歌唱到:“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再四处漂泊!”说句煽情的话,祖国需要你们! <br><br> (本文作者王锦思系《日本行,中国更行》作者。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一群外国移民在日本入境管理局门口苦苦等待办理居留手续。
中评社香港3月13日电/欧浪网刊载文章说,据日本新华报道,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发表报告认定,非法在日本逗留而被遣送的中国大陆人高达12,933。这一数字无疑创下了中国公民在海外单一国家被遣返记录。如果这一数据确系日本冤枉污蔑中国人,我们应该有理有利有节与之抗争;如果确系上述中国人[
阅读全文]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据《斯里兰卡时报》近日披露,斯里兰卡空军已经决定从中国购买6架MA60型军用运输机。首批两架将于今年接收,剩余的运输机也将会在2011年内接收。中国政府将为该交易提供贷款,而中国公司将帮助斯里兰卡建造跑道等辅助设施。
目前斯里兰卡空军的主力运输机为俄制安-32运输机、美制C-130K运输机和中国制造的运-12运输机。新引进的6架MA6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