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的卓光控股有限公司前日以48.48亿元拿下上海黄浦江沿岸E18地块(9-3)地块,楼面地价达35490元/平方米,成为上海新一任纯住宅地块单价新科“地王”。 <br><br> 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8月份,20家重点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储备面积达867.39万平方米,环比上涨约16.52%。其中万科在8月拿地速度猛增,新增十块土地储备以及代建4个保障房项目,不包括保障房项目就已扩张土地面积390万平方米。 <br><br> 业内人士分析,土地市场快速升温来自开发商对于市场回暖后的心态变化。上海易居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表示,“房市回暖,地市当然也会随之复苏了。” <br><br> 市场透视 开发商何以拿地“不差钱”? <br><br> 楼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多数融资渠道被封。但土地市场近期表现火热,开发商又为何不差钱? <br><br> 首先,国企背景、实力雄厚。据最近统计,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成交总价前十名的地块中,多数被国企或者央企收入囊中。如从金地集团口中吐出的广州番禺旧“地王”也加价出让,最终越秀城建以23.8亿元的总价获得,再次刷新番禺地价,比金地2007年的拿地总价高出7.9亿元。 <br><br> 其次,销售资金回笼加快,增加开发商的资金支配能力。三季度以来,市场销售“淡季不淡”,成交连续两个月大幅上涨,万科8月的销售额超过百亿,创下国内房企销售新纪录。恒大地产凭借广大二、三线市场的支持,8月销售也超过44亿元。另外,保利、富力、碧桂园等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8月份销售回款,使得我们手中可以支配的资金陡然增加,作为开发商,有了钱自然就是拿地,扩大再生产。”一家开发商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br><br> 另外,虽然银行一直在强调收紧房地产信贷,但主要收紧的是购房者贷款,对开发商的贷款依然很“慷慨”。如建设银行上半年发放3786.11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228.73亿元。交通银行上半年房地产企业贷款达到1567.2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长388.03亿元,增幅达到33%。 <br><br> 走势预判 土地市场暂难集体“高烧” <br><br> 不过,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认为,无论是楼市,还是土地市场,只要调控政策没有明显松动,“即使部分地区或者部分地块很突出,但整体市场不会立马好转。” <br><br> 寒桐投资总经理韩世同告诉记者,“虽然楼市成交有所回升,但整体还是低迷的,连续出现地王不正常,部分地区可能存在人为托市。”开发商一般不会因为一两月的销售好转就改变运营策略,只要政策没有松动,开发商不会轻易涌向土地市场。 <br><br> 杨红旭表示,国内的土地市场未来还将以稳定为主,“在政策重压缓解之前,只能算是恢复性反弹,难以大幅反弹,整体上并无大的起色。” <br><br> 合富置业首席分析师龙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未来市场还谈不上“火”,应该是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土地市场还是比较理性的,对于好的地块,竞争比较激烈,而资源地段一般的地块,开发商竞投谨慎。大开发企业拿地大多数还是以地段价值和目前市场为参照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差距,拿地比较难,土地市场也反映出市场竞争向大型开发企业倾斜的格局。”他还认为,虽然四季度土地供应量会增加,但多数城市很难完成年初定下的供应目标。 <br><br> 高层声音 <br><br> 央行行长周小川:可适当管理利差 调动银行积极性 <br><br>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9月9日在“牛津中国财经论坛”发表午餐演讲时指出,央行需要对金融机构提供激励机制,具体工具方面,仅用政策性利率可能不够,适当管理利差有利于调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 <br><br> 金融危机初期,为刺激经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降至零利率,现在很多人批评金融机构在经济复苏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周小川表示,如果降至零利率,商业银行的储蓄成本为零,是否会导致银行没有发放贷款的压力,“零利率可能导致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减弱”。 <br><br> 周小川认为,央行在激励机制中需要多做一些事情,可做的有,例如银行贷款利率设定下限,但大企业发行企业债的利率没下限,由此可以鼓励发展直接融资,调节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br><br> 绿地集团25.8亿元竞得北京大望京村3号地 <br><br> 人民网-房产频道消息,9月9日,据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显示,上海绿地集团于8日摘得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大望京村3号地块,成交价25.8亿元。 <br><br> 该地块于9月3日招标出让,招标底价24.502亿元,有3家企业投标,上海绿地25.8445亿元报价最高,折合楼面价7696元/平方米;上海瀛通报价25.353亿元;北京建工报价22亿元未及底价。 <br><br> 该地块于3日招标,只有3家企业投标,现场公布招标底价24.502亿元,上海绿地报价最高,为25.8445亿元,折合楼面价7696元/平方米。上海瀛通报价25.353亿元,北京建工报价22亿元未及底价。据悉,该地块曾在今年3月17日推出,但当天因投标单位未达法定数量而遭遇流标。 <br><br> 此前在9月7日,绿地集团曾以3.26亿的成交价格获得上海城桥31号商务办公楼基地地块。 <br><br> 万科与住总联合体12.8亿元拿回龙观地块 <br><br> 京华时报报道,昨天,经过综合评标,上海绿地、万科和住总联合体分别成为“朝阳区崔各庄大望京3号商业用地”和“回龙观1818-28居住用地”的最终买家。其中,“大望京3号商业用地”总价为25.8亿元,创楼市新政出台后地块总价最高纪录及2010年以来商业地块最高成交总价纪录。 <br><br> 大望京地块成交价创两项纪录 <br><br> 9月3日,上海绿地、上海瀛通及建工集团3家企业参与“大望京3号商业用地”投标。该地底价为24.5020亿元,最终只有上海绿地和上海瀛通报价略高于底价,分别为25.8445亿元和25.3530亿元。昨天,该宗地综合评标结果结束,上海绿地购得该地。经计算,折合楼面价约7700元/平米,创楼市新政后总价最高纪录及2010年以来商业地块最高成交总价纪录。 <br><br>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尽管该地块摘得双料冠军,但此地块的楼面价与新政前同类地块相比依然较低。与新政前周边区域成交的最高单价相比低约68%,土地市场仍处于平稳态势。 <br><br> 回龙观地块夺标者非出价最高 <br><br> 9月3日招标出让的回龙观居住用地吸引了多家知名房企,最终北京万科与北京住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2.8亿元的价格购得该地块,折合楼面价约为6633元/平米,其报价并非最高,如华远报价最高达13.6亿元,中国建筑与中建国际联合体报价13.3亿元。 <br><br> 张月说,算上建安成本,该地块开盘价格只要达到1.5万元/平米,开发商就能获得可观收益。目前回龙观区域二手商品房均价在1.8万至2万元/平米之间。据了解,去年万科曾在长阳购得住宅土地,今年该地块楼盘两次预售,价格均比预期有所降低,市场反应则出现日光盘现象。对此,很多购房人表示,价格下调和万科的实力是他们最看重的。<br><br> 九龙仓48亿夺上海浦东地王 <br><br> 时隔5个月,面粉再度贵过面包。 <br><br>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9月8日,香港九龙仓旗下的卓光控股有限公司,一举夺下上海黄浦江沿岸E18地块 (9-3)。地块总价48.28亿元,折合楼板价35490元/平方米,不仅总价高昂,还创下浦东住宅用地楼板价新高。 <br><br> 8月以来,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开始大幅回升,总体增幅在三成左右。土地市场也一反之前的理性态势,各地“地王”频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更严厉的二次调控政策或将出台。各地连出“地王” <br><br> 8日上海拍出的黄浦江沿岸E18地块,起始价格为34.16亿元,起始楼板价高达2.5万元/平方米。该地块不仅拥有江景资源,还受上海世博辐射,竞拍之前就有消息称,包括九龙仓、新鸿基、绿地等在内的五大房企都对该地“志在必得”,网上报价一度达到35.3746亿元。 <br><br> 美联物业上海副总经理丁伟表示,九龙仓所购得的黄浦江沿岸E18地块,25113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就已经比周边二手房价格要高了。 <br><br> 不仅是上海,近来,各地的土地拍卖中接连诞生新“地王”。 <br><br> 8月31日,广州城建以楼面价7282元/平方米取得番禺中心南区4-2地块,刷新番禺“地王”纪录。同一日,万达购得武汉东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地段的两幅商住用地。地块47公顷,总价达76亿元,一举超越华侨城在2009年底所创下的43亿元的武汉总价地王。 <br><br> 两天后,上海合生竞得上海松江板块广富林2-5号地块,楼面价为16488元/平方米,刷新松江地区地王纪录。 <br><br> 数据显示,房地产调控近5个月以来,全国的土地价格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调整。在大部分中小城市,虽然一些非热门地块以底价成交,但热门地块依然表现抢手。 <br><br> 引来二次调控? <br><br> 近期住宅市场的成交回暖及销售回款的增加已令开发商资金状况有所好转。以万科、富力两家标杆房企分析,8月份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49%和45%。其中万科单月销售额过百亿元,更是刷新了国内房企单月销售纪录。 <br><br> 此外,9月5日保监会出台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在融资方面对房企也是利好。 <br><br> “预计后续土地将维持放量供应,优质地块仍将受到各家开发商争夺,不排除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地王诞生。”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表示。 <br><br> 而丁伟认为,“短期内楼市成交或将大幅度复苏,房价上涨压力加剧。届时出现的楼市量价齐升局面,将是对政府调控的一种挑战。市场谣传多时的二次调控或将成真。”)
随着“金九银十”的来临,全国主要楼市成交明显回暖,而开发商拿地热情也水涨船高。
中评社北京9月10日电/近期楼市回暖,土地市场也似乎扬眉吐气,不仅各地成交保持上扬,久违的“地王”也重回市场。在调控政策下,开发商拿地似乎仍“不差钱”。专家表示,目前土地市场成交指数在部分地区很火热,只要政策没有松动,短期内不会大面积“发高烧”。
阅读全文]
债券亏损总额多达4500亿美元?羊城晚报报道,昨天,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研究的经济学者郭凯专门撰文称,这一传闻纯属“弱智的谣言”,该学者称就算中国持有的是两房股票而非债券,亏损最多也只能达到1500亿美元。 <br><br> 两房退市带来的谣言 <br><br>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政府背景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两大公司───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由于股价持续表现不佳,无法达到纽约证交所的最低要求,6月16日被其监管人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勒令要求自7月起从纽约证交所“自动退市”。 <br><br> 两房退市后,有关两房套牢中国资本的报道便层出不穷,而其中最具爆炸性的当属近日有媒体抛出的“中国投资两房债券亏损4500亿美元”的报道。 <br><br> 对于这一谣言产生的逻辑,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研究的经济学者郭凯在博客中撰文剖析了其可能的逻辑。首先是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6月底,中国持有450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然后是两房退市,其股价从最高的60多美元贬值到几乎一文不值。“然后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可不是人民银行损失4500亿美元外汇储备”,郭凯在博客中写道。 <br><br> “撑死也就亏1500亿美元” 谣言为何不可信,甚至“弱智”? <br><br> “首先,两房债不是两房股票,两房股票可以一文不值,可两房债券因为有政府担保,非但没有贬值,而且在低息的状态下,最近两年,两房债的价格一路飙升,人民银行持有的两房债非但没有变得一文不值,在过去两年,应该还有着相当可观的回报率”,郭凯在博客中写道。 <br><br> 造谣的人也许会说,中国也持有两房的股票。 <br><br> “我不知道中国是不是持有两房的股票,外管局说没有,我只知道两房在股价最高的时候,加在一起的市值也不到1500亿美元,就算两房全是中国人民银行持有,人民银行损失到头了,撑死也就是1500亿美元”,郭凯表示,“当然,根据我的阅读,就算人民银行有两房的股票,估计连个小股东都算不上,要不然早就被美国人喊狼来了。” )
“房利美”和“房地美”
中评社北京9月4日电/中国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投资美国两房(房利美及房地美)债券亏损总额多达4500亿美元?羊城晚报报道,昨天,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研究的经济学者郭凯专门撰文称,这一传闻纯属“弱智的谣言”,该学者称就算中国持有的是两房股票而非债券,亏损最多也只能达到1500亿美元。
两房退[
阅读全文]
自南海问题出现以来,美国就一直很关注,不时对南海问题指指点点,或表明自己在南海的利益,或就南海问题发一通言论,不但如此,南海问题还是美国媒体、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或炒作,或分析,大到对国际格局、地区安全的影响,小到渔船渔民的活动,无所不包。此次希拉里又朝南海问题发难,实际上也是说出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而且应该是南海问题出现以来或者说至少是近年来美国政府高官公开宣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较为全面的一次。 <br><br> 表达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貌似公允的态度是美国历次面对南海问题时首先标榜的,希拉里也不例外。即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不偏向任何一方,要求各方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寻求解决争端,反对提出要求的任何一方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 <br><br> 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希拉里的说法无可厚非,而且也应该是各国在面对外交争端时都应该采取的态度。但是,如果联想到当前南海现状,东南亚有关国家对南海岛礁和海域进行分割占领,各自单独进行资源的开采和掠夺,而且加紧购买海空武器,制定海上战略,还称驱逐中国渔政船只等。在此情况下,希拉里貌似公允的立场实际上是在维护东南亚有关国家的既得利益,而且使它们拒绝共同开发的立场更僵硬。 <br><br> 说明美国在南海的利益也是历次美国政府在面对南海问题时需要做的,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口头禅。此次希拉里还将美国的这一利益进行了放大,声明实现航行自由等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所有主权索求方的利益,也符合更广大的国际社会的利益等。<br><br> 在此,希拉里提出了美国、所有主权索求方、广大国际社会有关南海问题的三个利益主体。迄今为止,南海的自由航行是南海地区早已存在的情势,也自然符合各主体的利益,只要不侵犯他国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和不从事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活动。由于南海地区地缘政治的重要性,美国一向把该地区看作维护其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一环,不希望该地区出现挑战其领导地位的国家和情势,而且,毫无疑问的是,美国在南海所要求的自由航行利益包括从事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行为。美国实际上是用所有主权索求方的利益和广大的国际社会利益对美国的利益进行包装和辩护。 <br><br> 美国还顺应有关争端国家的意见,赞成争端各方制订南海行为准则,且表示美国愿意促进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一致的倡议和建立信心的措施,称有助于为解决争端和减缓区域紧张局势创造条件。虽然希拉里没有说明美国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促进这种倡议和信心措施的建立,但无论如何,希拉里的这一说法可能预示着美国意图介入南海问题的进程。 <br><br> 美国不时宣示其南海立场,可不时提醒该地区其他国家注意美国的领导地位,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感,并在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打入楔子。虽然美国军方要员曾声称若南海发生冲突美国将支援有关国家,但在南海局势和缓的情况下,作为美国干涉工具的美军显然派不上用场。<br><br> 而且,在目前美国国力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过多地运用其军力即使只是派军舰“路过”或进行“非战斗”演习也不是一个好选择,次数多了别人就见怪不怪了,这也存在一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而通过经常地对南海问题宣示立场,经常性地展示其意欲介入的意图,可升温南海问题并保持对中国经常性的战略压迫态势,不仅可挑拨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还可强化其地区影响力,甚至可以将南海问题引入其所希望的发展轨道。 <br><br> 对实力处于下降趋势的美国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少花钱多办事乃至是办大事的战略选择,因为美国几乎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达到目的。对此,中国不可陷入被动应对局面,需要有对南海问题的通盘战略考虑,如此,才能对美国的这种“宣示立场”的游戏应付自如,才能够在南海问题上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表达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貌似公允的态度是美国历次面对南海问题时首先标榜的,希拉里也不例外。
中评社北京9月4日电(评论员 郑泽民)自南海问题出现以来,美国就一直很关注,不时对南海问题指指点点,或表明自己在南海的利益,或就南海问题发一通言论,不但如此,南海问题还是美国媒体、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或炒作,或分析,大到对国际格局、地区安[
阅读全文]
本周二(当地时间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正式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七年作战任务结束。 奥巴马称,美国已经履行在伊拉克的责任,是时候翻开新一页。 <br><br> 有分析指出,将伊拉克战争视为美国强权转折点为时尚早,奥巴马带领美国步入的后伊拉克时代或许正面临进退两难处境,既要增强国家活力又要令美国摆脱新的灾难性战争。 <br> <br> 纽约时报周五刊登分析文章指出,虽然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之于美国,不同当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之于英国和阿尔及利亚之于法国,英法当时面临的是不可逆转的转变,然而,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的无结果与处理失当,业已为美国设定了新的限制。不会有所谓“自由伊拉克行动”载入美国胜利史册。 <br><br> 文章认为,奥巴马正带领美国进入一个没有明确赢家的时代,一个晦涩不透明的时代。权力之于奥巴马,并非赢得胜利与征服敌人,而是追逐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在十九世纪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看来,奥巴马是现实主义者,正如帕氏所宣示”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亦无永恒的敌人,惟利益是永恒的,我们有责任追逐利益。” <br><br> 文章引述一位英国外交分析家指出,奥巴马的信念是“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强国但不是决定性的强国。<br><br> 这显然不是美国式的英雄叙述。假以时日,再碰几回钉子,美国人也只能渐渐接受此观念。 <br><br> 以重建美国为名,奥巴马正在微妙地持续缩小美国的野心。 <br><br> 对于争取连任的奥巴马来说,他面对的将是共和党未来两年的不断抨击,指责他与伊斯兰激进分子妥协,出卖美国影响力等等。实际上,共和党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br><br> 不过,二零一二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不会由这些议题决定输赢。核心问题是美国经济会否反弹。 <br><br> 文章认为,美国目前的处境并不同当年英国——由殖民帝国转变进入英联邦时代,美国面临将奥巴马置于类似的经济收缩、裁员艰困境地。奥巴马的政治两难处境或许如此——如何在增强国家活力的同时继续令美国退出战争,而不是陷入一场新的灾难性的战事比如攻打伊朗。)
奥巴马正带领美国进入一个没有明确赢家的时代。
中评社香港9月4日电(记者 岑岚编译报道)本周二(当地时间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正式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七年作战任务结束。奥巴马称,美国已经履行在伊拉克的责任,是时候翻开新一页。
有分析指出,将伊拉克战争视为美国强权转折点为时尚早,奥巴马带领美国步入的后伊拉克[
阅读全文]
菅直人和小泽一郎在东京举行辩论会。他们将于本月14日参加民主党党代表选举,胜者将出任首相一职。<br><br> 中评社香港9月4日电(记者 梁卓钧编译报道)日本民主党党代表选举将于9月14日举行,竞选的战幔已经拉开。8月底宣布参选的小泽一郎与现任日本首相菅直人于2日展开了首场公开辩论。假如小泽胜出,日本将可能出现“一年三相”的“奇观”。英国《经济学人》网站2日报道,小泽一郎擅于金钱政治,无视民主基本价值,民主党党员必须反对让他担任党首。 <br><br> 《经济学人》报道,有充份理由说明,小泽一郎是一个“破坏者”。在日本的政治幕后,他诡计多端,建立、破坏了一个联盟,推翻前政府,并对西方社会里的民主的基本价值,如透明度等一屑不顾。而他最新的一“花招”是他所耍过“花招”中最黑暗的。为了挑战现任日本首相、执政民主党代表菅直人,他威胁把执政仅12个月的民主党政府换下来。去年,日本选民用选票终止了自民党执政55年的纪录,但是,小泽一郎这样做就会可能破坏日本选民的信任。为了日本民主发展的着想,民主党必须拒绝小泽一郎,以及他的一切主张。 <br><br> 仅仅在3个月前,时任民主党秘书长小泽受到政治献金丑闻影响而被撤换下来。假如小泽一郎真的在9月14日的党代表选举中获得胜利,他将会主宰着民主党,亦有机会取代菅直人成为首相,或者他选择留在幕后,安插另一个傀儡领袖在他的位置之中。这将会是灾难性的。过去四年,日本先后出现四名首相。 <br><br> 不论是公众还是在民主党里,小泽是极不受欢迎的。少于15%的民主党普通党员支持他。他没有明确的政治平台。许多人都在思想,究竟他纯粹是出于对权力的欲望而控制民主党,还是他希望遥距控制党务,使他的骯脏财务交易免被检举。<br><br><img src=http://gbpic.chinareviewnews.com/upload/201009/3/101436232.jpg><br>9月2日,在日本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日本首相、执政的民主党代表(党首)菅直人(右)和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进行辩论。<br><br> 小泽不但不受欢迎,他更擅于玩弄金钱政治,日本亦被长期受此困扰。小泽控制着选举机器,他提供财务以及竞选管理,国会议员则以忠诚作回报。因此,小泽控制着民主党在国会的412个议员这一最大组织,而他们的每一张票都是决定性的。 <br><br> 小泽一郎的密友可能会感到没有其他选择,而唯有支持他。但民主政治就是选择权。菅直人于7月就开征销售税作了错误的讨论,严重打击了当时民主党在上议院选举的选情。不过,拒绝对小泽让步,以及远离小泽的左右手、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让菅直人开始重新赢得民众的尊重,他的内阁支持度在过去一周已急升。日本民众似乎很高兴看到菅直人选择与小泽公开竞争。 <br><br> 部落政治在日本这个文明的国度里没有巿场。日本经历了20年的经济低迷,需要大刀阔斧的领导,而不是盲目的忠诚。民主党内的分歧已经令人担心到会否对经济构成影响。日本股巿从恐惧之中急跌,巿场担心政府无力刺激经济增长,以及阻止日圆继续升值。无论是谁执掌党政,人民对民主党面临分裂的恐惧日益增加。当民主党面对反对势力时,民主党将处于弱势。 <br><br> 在菅直人的领导下,只要把信心放在选民的根本意愿之上,而不是声名狼藉的派系斗争的领袖,致命的分裂不是必然。一年前他们把自民党赶下台,今年6月,他们撤下了鸠山,因为他无可置疑是需要下台的。如果民主党选择让小泽成为日本的下任领袖,将不会值得任何怜悯。)
9月2日,在日本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执政的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参加辩论。当天,日本首相、执政的民主党代表(党首)菅直人和小泽一郎在东京举行辩论会。他们将于本月14日参加民主党党代表选举,胜者将出任首相一职。
中评社香港9月4日电(记者 梁卓钧编译报道)日本民主党党代表选举将于9月14日举行,竞选的战幔已经拉开。8月底宣布参选的小泽一[
阅读全文]

“安重根”号潜艇是韩国第三艘214型潜艇,能够执行对舰战、对空战、对潜战,封锁敌方基地等任务,能够同时应对水中的300个目标,号称东亚第一潜艇。此前的两艘214型潜艇分别为“孙元一”号和“郑地”号。“安重根”号潜艇已由2009年12月1日正式服役。
[
阅读全文]

约在2010年4月,韩国公开了朝鲜一段最新型主战坦克的视频,引起了外媒的关注。5月5日,英国《简氏防务》发表了一篇名为《朝鲜最新主战坦克更多细节曝光》的文章。认为这段视频中的坦克就是之前外界在传言的朝鲜M2002式坦克。韩国媒体称它为P\'okpoongho(暴风式)坦克。一些中文网络习惯性把ho翻译成“虎”字,就成了“暴风虎”坦克了。
视频
[
阅读全文]
距离上的敌方潜艇。不仅如此,与英国海军装备的其他型号核潜艇相比,“机敏”级的生存能力要高出50%,是隐蔽性最强的舰艇。在武器配置方面,艇上混装有38枚 “旗鱼”重型鱼雷、“鱼叉”反舰导弹和“战斧”潜射巡航导弹,既可对付敌方潜艇,又能对水面和陆地目标发动远程精确打击。 <br><br> 对于需要长期潜伏水下的潜艇来说,巡航能力是重要的作战指标之一。由于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机敏”级核潜艇甚至无需补充燃料,就能进行环球航行。更令人叫绝的是,在航行期间,“机敏” 级核潜艇可从海水中分离出氧气和淡水,供艇员呼吸和饮用。监督 “机敏”级核潜艇建造的项目主管西蒙.李斯特海军少将称:“在我看来,‘机敏’级就是一把7000吨重的瑞士军刀。”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马克.斯坦霍普爵士表示,“机敏”级是真正的下一代高性能多用途平台,它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执行多种任务,在未来数十年中将一直充当皇家海军的战力先锋。<br><br> 战略核潜艇的“哨兵” <br><br> 目前,英国主要以搭载“三叉戟”-D4型洲际导弹的“前卫”级战略核潜艇作为核威慑手段。不过,俄罗斯海军与英国核潜艇的“猫鼠游戏”仍令英国海军颇为头痛。 <br><br>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英国海军高级官员透露,不久前,一艘俄海军“阿库拉”级核潜艇试图记录英国海军“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螺旋桨声学数据。报道称,“前卫”级核潜艇是英国核威慑的主要平台,俄罗斯潜艇一旦掌握其声响特征,就有能力在“前卫”级核潜艇发射导弹前将其击毁。一位英国海军高级指挥官称:“在北大西洋水域,俄罗斯人一直在同美国人、法国人和我们玩游戏,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保护搭载‘三叉戟’导弹的核潜艇。我们不能给俄罗斯人机会让他们搜集任何一艘英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声响数据,因为那样会威胁到我们的核威慑能力。” <br><br> 《每日电讯报》猜测,在过去的6个月中,俄海军的“阿库拉” 级核潜艇不仅进入北大西洋,试图跟踪英国海军的“前卫”级核潜艇,甚至可能曾接近位于法斯兰港的核潜艇基地寻找机会。为了防止俄海军核潜艇盯梢,英海军指挥官已经派出“特拉法加”级攻击型核潜艇为“前卫”级护航,并用声呐探测到了俄海军“阿库拉” 级核潜艇的踪迹。 <br><br> 作为攻击型核潜艇中的新秀,“机敏”级核潜艇将成为“前卫”级的新“哨兵”。目前,英国海军已经选定法斯兰港作为“机敏” 级核潜艇部队的母港,除了首艇“机敏”号外,同级别的“伏击”号、 “巧妙”号和“无畏”号等后续艇也将会部署在法斯兰港。可见,“机敏”级将成为英国海军的“水下中坚”,同样也是维护英国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支柱性力量。)
“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
中评社讯/题:英新潜艇拱卫核威慑力量,自给自足可全球潜伏
生存能力高出同类一半,不加燃料就能全球巡航
核潜艇已成为新兴海军强国的标志性装备,作为老牌海上强国的英国在这一领域自然不甘落后。据德国《防务专家》网站8月30日披露,英国皇家海军首艘“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机敏”号于8月27日正式服役,在[
阅读全文]

9月2日,中方第五、第六批通过铁路输送的参演官兵,从朱日和火车站启程前往哈萨克斯坦境内演习地域。
9月2日,“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方参演部队出发仪式在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
9月2日,战友们敲锣打鼓为参演官兵送行。
9月2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出席出发仪式,为参演官兵送行。
阅读全文]
,占地550平方公里。按照航天器发射规划,东方发射场将于2015年发射首架无人驾驶航天器,2018年实现载人发射,2020年将承担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 <br><br> 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斥巨资兴建东方发射场的目的非常明显和简单,就是在本土建设一个可以替代目前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的航天基地,以保持航天业领先者的地位。普京坦言,俄罗斯应该拥有独立的航天发射基地。 <br><br> 按照俄罗斯2006年至2015年的航天发展规划,2010年至2015年期间将陆续发射22颗卫星,以完善本国的气象监测卫星系统与固定卫星通信和电视广播系统,以及打造国际搜救卫星系统的俄罗斯部分。此外,俄罗斯还将承担大量的为别国发射商用卫星的任务。从如此大的卫星发射量及潜在的商业价值来看,仅仅一个拜科努尔发射场是远远不够用的,俄罗斯急需在本土建设一个独立的航天发射基地。 <br><br> 分析人士认为,东方发射场的落成将巩固俄罗斯在国际航空和航天服务市场的地位。据统计,2009年全球航天服务市场的市值大约是2616亿美元。俄罗斯的雄心是到2015年占有15%的市场份额。东方发射场的建设无疑有助于俄罗斯抢夺行业优势。<br><br> 选址远东有玄机 <br><br> 有不少媒体以“用心良苦” 一词来形容俄政府在新发射场选址上所下的工夫。目前,俄罗斯虽然在西北部地区拥有号称“俄联邦国家第一试验航天发射场”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但美国在东欧的活动令其运作起来束手束脚。 <br><br> 有文章称,美国近年来加快了在东欧地区部署反导系统的步伐,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的航天器和导弹都处在美国反导系统的监控之下。相比之下,东方发射场位于地广人稀的远东地区,可以脱离美国主导的反导系统的威胁,能够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正如普京8月30日所说的,“在本土建设航天发射场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的问题”。 <br><br> 此外,由于东方发射场选址距中俄边境较近,于是就有些媒体猜测俄罗斯在此建设航天发射场暗含着针对中国的因素。但分析人士称这种猜测纯属无稽之谈。原因很简单:如果俄罗斯在远东建设发射场是出于安全考虑,为了避开美国部署的先进反导系统,为何又会将发射场放在中国常规导弹的射程之内呢? <br><br> 其实,按照俄政府的规划,东方发射场将成为本国第一座民用航天发射场,其建设目的是保障俄罗斯完全自主的航天活动。之所以选址在中俄边境附近,是因为该地区的纬度较低,离赤道相对较近。按照弹道学理论,发射场离赤道越近,运载火箭就越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地球的自转力,从而提高运力。<br><br> 链接 <br><br> 现有发射场不够用 <br><br> 目前俄境内承担大部分航天器发射任务的是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该发射场位于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地处俄西北部,曾是前苏联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也是俄境内目前最大的发射场。 <br><br> 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的性质是军用,没有能力发射载人飞船等大型航天器。因此,俄罗斯一直通过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大型卫星及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俄航天署官员曾表示,迄今为止俄罗斯境内还没有发射场能够取代拜科努尔的作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只能完成30%的航天发射任务。 <br><br> 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是前苏联最大的航天器发射基地,曾与加加林和“暴风雪”航天飞机一起被称为苏联航天业的三大支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租用该发射场至今,租期将持续到2050年。但是由于待遇等问题,近年来拜科努尔航天城的人才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的一些组织和居民以危害生态环境和健康等理由状告航天城和要求赔偿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所以,诸多因素促使俄政府作出了在本国境内修建东方航天发射场的决定。 <br><br> 此外,在本土建设航天基地还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培养。普京说,东方发射场的落成将让数以千计的专业人士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俄罗斯总理普京为新建发射基地“捧场”。
中评社北京9月4日电/国际在线消息: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8月底正式开工建设。俄总理普京参加了动工仪式,并称该发射场的建设关乎国家安全。该发射场位于中俄边境附近,离中国只有几百公里的距离,这个细节引发舆论不少猜测。
急需本土发射基地
东方航天发射场地处远东地区,位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