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大师成为“反腐斗士”,召集民众绝食抗议。
中评社北京6月15日电/环球时报刊载文章说,不到一年,英联邦运动会腐败案、电信腐败案、国有金融企业高管受贿等丑闻像在印度半岛横行的热带季风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地冲击着印度人的承受能力。腐败不得人心,在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同样如此。印度人把“抵抗贪婪和腐败”看成是“最大的一[
阅读全文]
的一项综合研究,这样的结果是否在告诉人们,幸福感与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关系不大?显然,这是最受舆论争议和质疑之处。 <br><br> “幸福感”在更大程度上虽是一种主观认知和认同,但社会物质条件和文明进步依然是基础。经济不发达、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社会混乱、自然环境恶化、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不可能给民众带来幸福。中国东部的大城市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到幸福,笔者以为,恐怕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些城市的人口膨胀过度,并由此而引发的城市居住、交通环境的恶化、生活质量系数下降等造成的。<br><br> 以北京的交通为例,前几年,官方倡导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家庭购车,如今这座城市机动车多达近500万辆,堵车成了北京城难治的“顽症”,网民甚至调侃称其为“首堵”。同时,因为常住人口太多,北京、上海多数居民的居住条件肯定不如中小城市的居民。 <br><br> 幸福指数的排行榜倒是也警示了当局:城市的无节制发展并非好事。“京沪穗”现象应是中国正在推进的城市化所必须力戒的。官方必须从政策制度设计、法律制定和行动落实等方面切实引导人口流动和分布。营建城市的幸福感,既不靠其地理位置优越、行政级别高,更不靠其规模大和名气大。)
图为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中评社香港5月10日电/美国《侨报》5月9日载文《“幸福”的城市不问大小》,摘要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首次对294个城市进行了幸福感排名。让外界意外的是,并不被人们看好的河北石家庄市居然荣登榜首,而那些被坊间一直认为有名气、有人气的城市如成都、杭州、苏州、珠海、青[
阅读全文]

金融市场可能会在三季度出现动荡,可能促使美联储推行QEIII或者类似的政策。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电/财新网-新世纪刊载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文章指出,全球经济正在走向新的二次探底,它可能会出现在2011年三季度,与2010年夏天的情况类似。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衰退正在加速,未来12个月可能会下降20%。由于对房地产行业流动性的限制和[
阅读全文]

人民币的升值要取决于大陆能不能突破瓶颈,即在未来10年发展过程中,大陆会不会拥有更多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品牌、技术、资源等等。
中评社台北5月10日电/中美战略经济对话9日华府登场,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美国官员说法,美国将向大陆施压,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与此同时,也有迹象显示,出于对抑制通货膨胀的考虑,大陆或许正在决定加快人民币升值步[
阅读全文]

中评社北京5月8日电/人民日报报道,首次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工作启动,王兆国李源潮出席并讲话。
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6日至7日在京举办学习班,对换届工作作出部署,这标志着全国县乡[
阅读全文]

虽然菜价暴跌,为了减少损失,张宗英还是每天一早来到菜地收割卷心菜。
中评社北京5月8日电/近期,各地频繁爆出菜价暴跌,多种蔬菜滞销,很多菜农心急如焚。而居民“菜篮子”并未明显减轻。
人民日报报道,菜价就像跷跷板,一头连着菜农,一头连着消费者。如何在稳定“菜篮子”价格、支持“菜园子”建设上找到平衡点?记者深入蔬菜生产、流通[
阅读全文]
2012年1月14日,台湾将进行“总统”大选,目前朝野,国、民两党均已摆出阵式,准备进行全面竞争。未来胜负难料,精彩可期。 <br><br> 由于民进党特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主张,其两岸政策当然成为国内外大家瞩目的焦点。由于民进党过去曾经反对过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蔡英文主席过去所主张的和而不同与和而求同也曾一再受到大家质疑,不但台湾社会一般认为民进党并未澄清大家的疑虑,国际社会也仍有许多不解。 <br><br> 因此,民进党的主要干部及其支持者目前正络绎不绝于途的往返于美台之间,尝试说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安排蔡英文主席的访美行程。比如说,民进党的前“立法委员”萧美琴及前驻美代表吴钊燮就先后在美参加重要会议,说明如果民进党赢得明年大选之后,新政府的两岸政策将会如何如何。 <br><br> 从台湾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来看,民进党的举动并非不能理解,但大家更重视的是实质内容,而非抽象模糊的政策宣示。民进党当前的说法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具有延续性,如果民进党赢得选举,该党将会部分延续国民党的政策,不会推翻ECFA,在坚持台湾主权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用澳门模式来取代九二共识等等。<br><br> 其实,国、民两党重大的政策差异就在两岸关系上,这也将是明年“总统”大选两党攻防的重点。国民党主张台湾优先,对人民有利,要连结大陆进军世界,民进党则偏向于仇中恐共,主张先透过世界再走进中国。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认为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民进党则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两岸“一边一国”。 <br><br> 2008年,马英九当选之后,两岸关系的改善就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由于这些年来,民进党早将九二共识丑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使民进党想要回头,在政治上已不可能,此之所以后来一度会有九二精神的说法,想要为自己解套,但后来又被吴钊燮等人自己解释到北京无法接受的地步,终告无功而返。 <br><br> 这次民进党方面又提出所谓的“澳门模式”,意指双方官员及公权力都实际介入两岸对谈,但又都以民间协会的白手套方式为之。从正面来看,这是民进党想用新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点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味道;但若从负面来看,这仍然是有点换汤不换药、模棱两可的政治性语言,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br><br> 不错,中国大陆虽然一向有所谓的政策灵活性,但其对原则的坚定性也绝对不容小覤。我们可以从国台办主任王毅以下的各级官员及最近访台的海协会前副会长唐树备的谈话中看出一些端倪,九二共识是两岸两会恢复对话交流的基础,民进党执政下没有九二共识的两岸关系究竟能走多远当然无法让人乐观以对。 <br><br> 客观来看,民进党确实必须务实的处理、面对两岸关系,澄清外界对于其不够理性,可能引发冲突,制造麻烦,影响区域安全的疑虑。唯有如此,民进党才可称得上是一个负责任、有能力、可信任的政党,才有再度执政的可能。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其主张分离主义的本质,只有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否则一切白搭! <br><br> (作者韦戈为台湾资深研究员))
民进党确实必须务实的处理、面对两岸关系,澄清外界对于其不够理性,可能引发冲突,制造麻烦,影响区域安全的疑虑。
中评社台北5月8日电(特约作者 韦戈)2012年1月14日,台湾将进行“总统”大选,目前朝野,国、民两党均已摆出阵式,准备进行全面竞争。未来胜负难料,精彩可期。
由于民进党特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主张,其两岸政策当然成为国内[
阅读全文]
,诿称可交付民主讨论;唯“总统”大选的过程,正是民主讨论的过程,只要马英九及蔡英文均对这两个问题表态,即可经由大选得到民意的答案。蔡英文若在选前不给回答,即是对大选民意见证机制的否定。 <br><br> 蔡英文经营的选票架构是“绿营”加“中间选民”。而是否特赦陈水扁及是否接受九二共识,却可能是在绿营与中间选民之间歧见最大的议题;蔡英文想以拒绝回答来维持平衡,但她若当选,即不再可能模棱两可,而“蔡‘总统’”届时所作的任何决定,必将使她一部分的支持者感到失落与受骗。例如,她若特赦陈水扁,中间选民能接受吗?反之,她若不特赦陈水扁,绿营又能饶过她吗?且“一边一国”的陈水扁出狱后,会让“蔡‘总统’”清静吗?九二共识的牵动亦类乎此。因此,她必须在选前说清楚。 <br><br> 这两个问题,既是蔡英文若当选必将面对的问题,因而她应当在选前即作出答案。如果选票赞同她的主张,她至少可藉民意建立她若当选后的治理正当性;但若她回避这两个问题,不在大选中征得民意背书,而欲在若当选后再见风转舵,那不但将难以维持其统治正当性,也可预见整个台湾及两岸皆将面临一场撕裂、震荡的浩劫。 <br><br> 蔡英文必须在这两个问题上有了清楚的答案才进入“总统”大选,这始是理性及负责的态度,且民众亦不容许她继续不清不楚下去。)
蔡英文在是否特赦陈水扁及接受九二共识这两个问题上,却显得闪烁回避。
中评社台北5月8日电/蔡英文在选前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若当选是否特赦陈水扁?二、若当选是否接受九二共识?
联合报社论指出,这两个攸关台湾治理的重大问题,蔡英文若当选,必将面对。她倘在选前不能对此作出“是”或“否”的回答,即不易建立她参选的正当性,且若当[
阅读全文]
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日宣布击毙“基地”组织头子本•拉登的消息后,国际舆论就对拉登之死充满了各种猜测和议论。毫无疑问,主流看法对此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把它当作是全球反恐战争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联合国安理会2日发表声明,认为这是打击恐怖主义过程中取得的“决定性进展”。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也做出了类似表示,认为这是“国际反恐斗争中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 <br><br> 不过,国际社会对击毙拉登这个结果的肯定,不代表对击杀方式的认可。拉登被毙后,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2日透露,拉登曾亲自持枪与美军交火。言下之意,拉登既然困兽犹斗,被美军击毙也就理所当然。然而,仅仅过了一天,白宫发言人卡尼就纠正了这个说法,明确承认拉登当时身上并未携带武器。而据阿拉伯电视台网站报道,巴基斯坦安全部门高官近日透露,拉登的女儿证实,他父亲是被美军海豹突击队活捉后遭枪杀的。 <br><br> 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国际舆论特别是欧洲媒体纷纷指责美国不经审判就直接杀人的做法,违反了美国自己的法律,因为美国法律要求执行死刑前必须经过审判。德国之声网站日前在头条位置打出大大的问句:“民主国家可以直接杀人吗?”日本《每日新闻》援引国际法专家最上敏树的话分析说,美国突袭并且杀死拉登,是违反国联合国安理会曾做出的要求把拉登交付审判再处置的决议的。<br><br> 而一些西方政要就拉登之死表达的“欢呼”态度,也在国内遭到强烈批评。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表达过对击毙拉登“热情称赞”的话,默克尔的党内同僚、基督教民主联盟资深议员西格弗里德•考德批评说,默克尔不该说“我为杀死本•拉登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是充满复仇欲望的中世纪思维”。 <br><br> 此外,欧洲舆论也对美国情报部门用水刑等酷刑逼迫恐怖嫌疑人供出与拉登藏身有关的情报不满,认为就算是对付恐怖分子,也要讲求法律和人权。质疑的声音是如此广泛,以至于联合国官员也出来表态。5月4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高级专员皮莱表示,联合国谴责恐怖主义,但打击恐怖主义也有基本规则,必须遵守国际法。皮莱还要求美国“全面披露拉登被打死事件的细节,以判定美军行动的合法性。” <br><br> 实际上,美国处置拉登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击杀方式上,更表现在未经允许直接派军机进入他国领土上。而后者则是赤裸裸的违反国际法行为。这次拉登是在巴基斯坦境内的阿伯塔巴德被击毙的。当天,美军直升机直接从驻阿美军基地远程奔袭,飞到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仅50公里的地方执行任务。而这一切,事前都未知会巴基斯坦政府。事实上,为了不被巴方察觉,美军专门使用了具有隐身和隐声功能的改进型“黑鹰”直升机,再加上阿伯塔巴德周边山区的特殊地形,结果等到巴方发现情况赶到事发地点时,美军直升机已经载着拉登尸首逃之夭夭。<br><br> 对于这样的公然侵犯巴基斯坦主权的做法,巴朝野上下都强烈不满。巴前总统穆沙拉夫表示,虽然针对拉登的定点清除行动干得漂亮,但却是以侵犯巴基斯坦主权为代价的。巴基斯坦外交部于5月3日发表声明,对美国单方面在伊斯兰堡附近采取的突袭行动深表忧虑,要求美方“下不为例”。5月4日,巴军方也做出强烈反应,陆军参谋长基亚尼发表声明,称美军如果再次在巴基斯坦境内执行突击任务,巴方将检讨与美国在军事及情报方面的合作。 <br><br> 毫无疑问,没有人会对一个恐怖大亨的死亡表示同情,但以不合法的方式对其进行肉体消灭,同样会产生诸多后果。美国或许考虑把活着的拉登带回国内会产生一系列的后续问题,所以来个“斩立决”;美国或许对巴基斯坦的保密能力甚至反恐诚意心中没底,所以来个先斩后奏;但强调程序正义优于结果正义的美国法律,却不能搞内外有别,在涉外问题上搞程序违法。)
没有人会对一个恐怖大亨的死亡表示同情,但以不合法的方式对其进行肉体消灭,同样会产生诸多后果。
中评社北京5月8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日宣布击毙“基地”组织头子本•拉登的消息后,国际舆论就对拉登之死充满了各种猜测和议论。毫无疑问,主流看法对此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把它当作是全球反恐战争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阅读全文]
民进党政策观始终欠成熟,政策立场主要反映政治斗争与分赃政治的需要,所以变化多端,任意编列,任意取消,反覆不已。可以说,民进党的政策文化是儿戏文化,其中只有今天,没有明天。蔡英文若领导执政,是否会融入这样的风格,或是会改弦更张? <br> <br> 在ECFA的决策过程中,蔡英文似乎也是以政治斗争的需要做为政策立场。一方面营造ECFA将造成台湾过度依赖大陆,二方面质疑ECFA只是独厚财团,对台湾经济发展无效,三方面释放执政后会延续前朝政策的讯息。在国光石化的审议过程中,蔡英文从执政党到反对党的位置变换,与她对国光石化从支持到反对的看法变换,亦步亦趋。目前,蔡英文好像也是反反覆覆。 <br> <br> 但是,在两岸政策方面,她则一贯抱持降温、警告、抵制的态度,毫不儿戏,甚至在扁政府任内一柱擎天,让陈水扁与宋楚瑜合作要在两岸政策方面追求突破的阴谋,必须瞒着蔡英文。因为,之前就是蔡英文,迫使陈水扁把2000年胜选后一度为了表现温和而想假意接受九二共识的想法,硬生生的收回。民进党埋怨北京故意不肯与民进党政府三通,但当年真正作梗的正是蔡英文。<br><br> 虽然民进党逢马英九必反,逢国民党必反,但是也许这是身为在野党的角色使然,所以蔡英文反国光石化、反ECFA、反核能发电等等,在执政之后都可能会改变。民进党对政策反覆所因此付出的代价,向来无所谓,蔡英文也无所谓。不过,民进党的无所谓,是因为党内既得利益可在其间上下其手,得到好处;而蔡英文并非党内既得利益,也没有觊觎政策反覆之间的好处。 <br> <br> 如果说民进党的动机是要图利自己,蔡英文的动机更近乎是要摧毁国民党的信用。对蔡英文而言,民进党无厘头的斗争手法之所以可取,在于能够压制国民党,并不在于她可以从中共同牟利。而蔡英文要摧毁国民党的信用,正是着眼于国民党所推动的两岸交流是她心中的大忌,也是在这一点上,她绝不会随着民进党儿戏般的政策文化反反覆覆。 <br> <br> 民进党之所以仍然能够与国民党竞争,当然不是执政记录的拙劣与领导阶层人品的不堪吸引了选民。而是借用了国民党亲共的刻板印象,在民众普遍需要与大陆往来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中,鼓噪民众对自己的这种实际需要感到不安,进而将此不安投射到对国民党的不信任感上。所以两岸愈交往,民众欲得利,民进党却愈能煽动民众对国民党的猜忌。<br><br> 但是,民进党本身的从政党员根本不在乎台独,他们执政时的政策重挫了台湾整体的竞争力,最后还要玩弄正名政治,自不量力,因而是伤害台独最大的罪魁祸首。民进党如果再执政,恐怕还是只会儿戏政策来图利,那选民如何愿意再现信民进党呢?必然要靠台独。如果陈水扁式的台独已不能取信的话,民进党内的既得利益所剩下的唯一解药,就是蔡英文清新而坚定的台独意志。 <br> <br> 蔡英文需要民进党摧毁国民党,以便扭转国民党的两岸交流政策;民进党需要蔡英文重新将台独的形象挂在民进党的颜面上。民进党既得利益对政策的态度是儿戏,因为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好处;蔡英文已经证明自己在现阶段可以儿戏,也愿意儿戏。至于有朝一日执政之后,儿戏政策也儿戏台独的民进党同志,与对政策无所谓但对台独顶真的蔡主席,两者之间如何折冲,可就不再是儿戏了。 <br><br> (中评社特约作者石之瑜,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石之瑜
中评社台北5月8日电(特约作者 石之瑜)民进党政策观始终欠成熟,政策立场主要反映政治斗争与分赃政治的需要,所以变化多端,任意编列,任意取消,反覆不已。可以说,民进党的政策文化是儿戏文化,其中只有今天,没有明天。蔡英文若领导执政,是否会融入这样的风格,或是会改弦更张?
在ECFA的决策过程中,蔡英文似乎也是以政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