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鹜者。。。

其鸣无声,其飞不能高远,日沉浮於鸥鹭之间,而默以自容。
个人资料
博文
姐姐来美国走马观花一段时间后,我问姐姐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姐姐想了想,红了眼圈对我说:“没想到,你在美国过得这么苦,而且苦中作乐,。。。。”。我很意外,我来美国很多年了,如果不是听姐姐这么伤感地说,我还真没花时间想过:美国生活的苦与乐。
在养尊处优钱闲有余的姐姐看来,我在美国的生活的确够苦的:没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职场女杰的豪情万丈,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居家过日子,每天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浪漫,离我们这对老夫老妻,是越来越远了。彼此的相爱,已经化作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在那谈不上浪漫的生活里。
老公虽是南方人,但在西北出生长大,因此钟爱面食,尤其面条,百吃不厌,无论出席什么样的饭局,总要来个“热汤面”,饭局上没有,回到家,也要补一碗,这才算“吃好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7-09-29 01:34:43)
曾国藩日记:与元守论弓箭。渠①言如用笔,以和手为贵,轻重大小初无定式,为力不同科②也。……未初,见何镜海,与之鬯论时贤,因言傲为凶德,骄盈为败征。镜海诵王阳明言丹朱、商均亦不过一个“傲”字③。……又思战阵之事,须半动半静,动者如水,静者如山。又思兵不得已而用之,常存不敢为先之心,须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也。
咸丰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周遭有不少三代同堂的家庭,尚有老下有小的这一代聚在一起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翁婿之间故事少,婆媳之间故事多。
旧社会,翁婿没有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翁婿相遇时,总有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守住自己或“主"或“客”的身份,再大的矛盾,曲终人散,眼不见,心不烦。事过之后再细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所以,就没有多少故事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9-13 14:33:24)
我老公对两个女儿,百依百顺,但是对儿子,采取的是另外一套严格的标准。以至于儿子的姐姐和妹妹,常常要挺身而出,不计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和我们家的小小男子汉结成统一战线,声讨老公的强权。
没办法,两个不甘示弱的男子汉相遇,占上风的可能是那个更强势一点的吧?
因此,有时候我不免担心:儿子毕竟不满十二岁,老公的管教尺度,常常有点过头,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杜芊雪2006-08-15,15:59解开脂砚斋身世之謎
中隐子收录时间:2004-10-12
在《红楼梦》的考证研究中,最大的谜团就是脂砚斋的身世问题。对于这位与曹雪芹关系十分亲密,又亲自参与红楼梦的创作与批评的重要人物,迄今为止,我们对他(她)的身世和家世、姓氏、生卒年等等竟是一无所知。尽管在脂砚斋身世考证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曹雪芹之叔说,史湘云说等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半塘王半塘这个人我知道得很早,因为我上大学时就住在他家坟地的对面。近来脑子里又琢磨这个人,是因为前年我写过一文,谈临桂词派的渊源的,文中引述了王半塘跟王拯关系的一点资料。前阵子,王半塘的后人跟我联系,也询及此事。其实,他们二人的亲属关系渊源,我也只是引述他人的一个观点,自己手头并无扎实的材料。但这二王的关系,又实在是王半塘(乃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8-21 13:33:06)

叶嘉莹-清词选讲之王鹏运
王鹏运,字幼遐,自号半塘老人,也叫半僧,晚号鹜翁。他曾经娶妻,但妻子早死,曾经有过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也很早就死了。所以他叫做半塘是表示怀念他的父母,因为半塘是他家祖坟所在。而他也自号半僧,是因为妻儿早死,他家里的人给他算命,说他有一半和尚的命。至于为什么又叫鹜翁呢?这种鸟的特色是鸣而无声,飞而不能远。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8-21 12:53:15)

这个“桂林仔”是我国近代有名的作家,
伤国忱时,发而为词,作品造诣极深,
被誉为“清季词坛大师”。
是他鼓动了“公车上书”
 


说起桂林的历史文化名人,总要提到榕、杉湖,榕、杉湖是桂林城中央一个秀丽的湖泊。因湖岸生长有榕树,杉树而得名。自清代始,富绅名士纷纷于湖岸边结庐而居,文人墨客也爱于湖畔吟诗作赋,一时间这里几乎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寄声三径,旧时松菊存未?”
——桂林榕湖畔的王鹏运铜像
到过桂林的人都知道,桂林城中的榕湖和杉湖好像城市的一对明亮的眼睛。而近年来的城建改造,使其增添了些许人文景观。譬如榕湖南岸东头的湖畔,林荫间有一片石砌小坪子,坪子中兀立着一尊铜像——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王鹏运的铸铜人像。
铜像高约1.8公尺,大约是从视觉的效果考虑,比真人略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