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风情(4),德黑兰为什么需要核电站?
“Humanbeingaremembersofawhole,
Increationofoneessenceandsoul.
Ifonememberisafflictedwithpain,
Othermembersuneasywillremain.
Ifyou'venosympathyforhumanpain,
Thenameofhumanyoucannotretain!“
,波斯著名诗人萨迪。
在第一篇里的回帖里,“冒险,勇敢“的字眼你们还真是不吝啬的用了出来,感激的同时,也为很多人感到可惜。有所不知的是,因为我...[
阅读全文]
伊朗风情(3),野餐教授
"Fill,fillthecupwithsparklingwine,
Deepletmedrinkthejuicedivine,
Tosoothemytorturedheart
Forlove,whoseemedatfirstsomild,
Sogentlylooked,sogailysmiled
Heredeephasplungedhisdart"
,波斯诗人哈菲兹(Hafiz,也有拼成Hafez)
在伊朗的日子里,西方式的娱乐几乎是不存在:要酒没有酒,要乐没有乐。电视里区区六,七个台:一个台里反复的放着大街上示威游行...[
阅读全文]
伊朗风情(2):假如她们没有了头巾?
"Womenmodestlydressedlikeapearlintheshell",Esfahan机场的电子标语牌。在德黑兰的第二天,我见到了我的导游,Soheil,三十来岁,伊朗最有名的德黑兰大学英国文学系的毕业生,他自己就去过许多国家:阿拉伯国家,中国,泰国,土耳其。我这才发现,还有两个游客还没到,今天的这个“旅行团“就我一个游客,而我在伊朗的行程早在网上([
阅读全文]
伊朗风情(1):遭遇便衣警察
“Whenallyourdesiresaredistilled;Youwillcastjusttwovotes:Tolovemore,andbehappy.“,波斯诗人哈菲兹(Hafiz)从杜拜(Dubai)回美国,大小背包让机场海关搜了足足四次,两次机器扫描,两次人工检查,里里外外翻了个儿。见到海关官员,低头哈腰,阿谀奉承的我说,“打开以前,官长最好带上口罩,我包里的脏衣服都臭了”。“你去伊朗干什么?那里安全吗?”,[
阅读全文]
玻利维亚风情(结尾篇),村庄里的婚礼从Illimani下来,Chris,Harriet,Boris和我在拉巴斯“庆祝“我们的攀登。其实我的兴致也不是很高,毕竟没上到顶,但怎么也不能委屈了我的肚子。再说了,失败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没必要让它折磨我一辈子。我还有三天的时间可以好好的看看玻利维亚,这才是最重要的。许多去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人都会去LakeTiticaca看看。这是世界上[
阅读全文]
玻利维亚风情(3),绚丽的集市早在去玻利维亚以前,我就计划好了要去趟Tarabuco,而且还必须在星期天到,为的就是看一下那里的星期天集市,所以整个的行程安排不得不全围绕着这个目标转。Tarabuco离Sucre大约六十多公里的地方,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那里星期天的集市是整个玻利维亚最有特色的风景之一。
Tarabuco的邮电局,等着打电话的人排到了门外。逛集市一直是我[
阅读全文]
背包自助游初级指南(更新版07/18/2010)这世界风情里经常有很多有关旅行的问题,我的游记里很少提供攻略。有的时候我是出于这样考虑的:既然是自助游,那就应该自己找。其实,找的过程中就是旅行的一部分,想去什么地方,怎么去,去看什么。再说了,你的钱包有多鼓人家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人家也不知道,其他人很难提供信息。自助旅行对于第一次的人来讲不是一件容[
阅读全文]
玻利维亚风情(2):喝酒的好处为了攀登Illimani,我必须先适应高度。在拉巴斯歇了两天,我就去了玻利维亚的南部小城Potosi和Sucre,Potosi坐落在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班牙语里有个俚语叫,“LaVidaValeUnPotosi!”(生命就像Potosi那么宝贵!)听起来,Potosi就像是个富堪敌国的都市。
国家制币博物馆,Potosi的标志性建筑
我住的Hostel里,Potosi
卖Churros(西班牙式油条)的老[
阅读全文]
玻利维亚风情(1):在稀薄的空气中(下)早上两点钟的时候,我们出发了。刚从AdvancedBaseCamp(ABC)出发上了不到五十米,一个很陡的坡把我们挡住了。只见Andrews和Palarion互相合作,两个都上去了以后,才把我们一个个的拉上去。一个小时以后,连着上了两个近50度的陡坡,我已经精疲力尽,成了队里的“困难户“。非技术攀登,我们前脚后脚,这上了冰了,怎么差那么多啊。[
阅读全文]
玻利维亚风情(1):在稀薄的空气中(上)十年前,读了JohnKrakauer的那本“IntoThinAir”(在稀薄的空气中)引发了一种冲动去看一下珠峰。从那以后,时不时的想着体会一下,然后写出一篇自己的“在稀薄的空气中“,当然那一定是“山寨版“的。人家是写登上世界巅峰后的感受,而我呢,西藏的冈仁波齐山,非洲的乞里马扎罗,去珠峰也就是爬个大本营,全都是五千多米而已。终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