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芦笛
最近重读《李宗仁回忆录》,愕然看到过去没怎么注意的这段话:
“汪兆铭的再度下野,虽为促成蒋中正复职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蒋氏这
次访日归来,传闻携有日本政府秘密借款,资本雄厚。复职实系必然趋
势,毋待汪的下野而后定的。
据说,蒋先生在日住于黑龙会首领头山满家中,利用头山氏在日本军、
政两界中的潜势力,以游说日本朝野。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芦笛
最近重读《李宗仁回忆录》,愕然看到过去没怎么注意的这段话:
“汪兆铭的再度下野,虽为促成蒋中正复职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蒋氏这
次访日归来,传闻携有日本政府秘密借款,资本雄厚。复职实系必然趋
势,毋待汪的下野而后定的。
据说,蒋先生在日住于黑龙会首领头山满家中,利用头山氏在日本军、
政两界中的潜势力,以游说日本朝野。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20 18:31:25)

芦笛
如所周知,前年老蒋冥寿百二十周年,我为文纪念,写了《万古云霄一羽毛》。之所以用老杜那著名诗句作题目,是因为我觉得蒋介石作为国家元首,领导一个四分五裂、内战不已、基本上没有国防能力的烂国家,抗击人类历史上见所未见的战争机器,居然还赢得了完胜,收回了失陷50年的台湾澎湖以及14年的满洲,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20 18:29:06)

芦笛
如所周知,前年老蒋冥寿百二十周年,我为文纪念,写了《万古云霄一羽毛》。之所以用老杜那著名诗句作题目,是因为我觉得蒋介石作为国家元首,领导一个四分五裂、内战不已、基本上没有国防能力的烂国家,抗击人类历史上见所未见的战争机器,居然还赢得了完胜,收回了失陷50年的台湾澎湖以及14年的满洲,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北上与南下方案优劣之再比较
前文自觉说清了这问题,不料刚才看见黄豆网友跟帖拍砖,说:
“我认为毛泽东坚持去陕北是对,恰恰反响出毛的天才,或是学的快。可不可以这么分析:根据芦博指明的事实,也就是共匪的一路惨败和毛本人的几次失误的指挥,反而让毛认识到只有去陕北靠近苏联,中共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而毛的果断反而衬出了张国焘的犹豫。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前文自觉说清了这问题,不料刚才看见黄豆网友跟帖拍砖,说:
“我认为毛泽东坚持去陕北是对,恰恰反响出毛的天才,或是学的快。可不可以这么分析:根据芦博指明的事实,也就是共匪的一路惨败和毛本人的几次失误的指挥,反而让毛认识到只有去陕北靠近苏联,中共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而毛的果断反而衬出了张国焘的犹豫。张国焘的蛰伏计划和对斯大林的惧怕,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E、真情
至此可以总结草地分裂的真相。窃以为,过错基本在中央一边。
早在会师前,洋房子先生们便和润之结成同盟,将国焘当成最大的敌人,制定了对付他的三项方针:(一)封锁消息,对一位政治局委员隐瞒既往挫败以及中央内部分歧。(二)先发制人,谴责张的“西北联邦政府”和四方面军的“军阀习气”。(三)和张只谈军事不谈政治,以封官笼络他后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芦笛
三、毛泽东vs张国焘
1)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毛泽东与张国焘之争,在我党历史上被吹为路线斗争。所谓路线斗争,其实就是“以策略分歧为理由的权力斗争”。我党信奉的“革命乐观主义”其实是唯意志论,它认为革命一定会胜利,如果遭到失败,那一定是领导人的政治军事战略策略(也就是“路线”)错了,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特[bullshit])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D、出逃
如前所述,两河口会议确定全军北上,国焘也没有反对。此后红四军攻打松潘不下。军委遂召集会议,决定放弃攻打松潘,改为执行夏洮战役计划。红军兵分两路,左路军由五军(原一方面军五军团)、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二军(原一方面军九军团)、三十三军组成,由红军总司令部率领,从卓克基北进取阿坝,控墨洼,继而向北出夏河;右路军由红军前敌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据张国焘说,他当上总政委后,双方的关系一度有所缓和。但毛旋即再度发动突然袭击,突然通知他参加政治局与军委的联席会议。会前他对议程一无所知,到会后,毛即请徐向前报告四方面军的军事情况。徐报告完后,毛乃指责四方面军犯了两大错误:一是放弃了原有的川北苏区,没有留置足够的兵力和强化游击部队;二是没有使用足够兵力控制战略要地松潘,致令北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