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6-09-05 10:57:51)
 
世俗,或世俗化secularization,是相對于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神權,由文藝復興到啟蒙時代逐漸形成的社會現象,終令到彼神之聖與此世之俗,乃成對列之局。神權與人權,各種教權與各地民權,皆成對列。對列非同對立,對立是互相對峙,結果可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對列是雙雙對對,結果是比肩併立,更可能是相依為命。當然世俗化這一過程絕非順暢,五百年走了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筆者網上近作,實盼與各位同來思考宗教在現代化世俗中當如何定位的問題.俗之本身,即非惡也非善,俗雖俗,聖俗並不兩立,此為所有宗教正信之通義.不了解這一基本,或信仰會出大問題,故謂:
「聖、俗對立,以聖為絕對的善,俗為絕對的惡,聖可壓俗,結果宣揚聖善的宗教或變成恐怖主義,只要為真理而戰,沒有罪過,連最起碼常人的良心不安也沒有。聖、俗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至于“道”為推理原則只屬仍在意念中的思想之一義,希臘哲學不是沒有這麼看,但在希臘哲學一般語用中,及當時日常語言裡,乃至全部新約希臘的文本習語內,更一樣表現為外在說出口的“話語”,不僅僅是內在的思想,而這正是約翰寫福音所特要表示的中心意思:這道住在我們中間,是上帝的彰顯.
非但新約常把logos作話語講,舊約,即希伯來聖經,也屢把道即話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9-05 10:57:51)

「道成肉身」這話,可說盡含《新約》精粹。現就一句四字三詞申其本義。
《約翰福音》第一章載,這太初已有,永恒之「道」--Logos,即上帝的道,是上帝的話,為上帝的說明、上帝的表彰--與上帝同在,也就是上帝。上帝,是上帝之在其自己;上帝之道,是上帝自己之彰顯。這道于永遠之過去太初,便與上帝同在,但今之時空歷史中,這道卻成了肉身。
「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筆者新作《宗教,必與世俗對立嗎?》(見本壇8月16日帖),討論宗教聖、俗不對立.奇怪有基督徒換個筆名跳出來引用羅馬人書八章的話,強解經文,說不屬神的就是俗,是與神為敵,並斥筆者仇恨基督教,但基督教永為真理.
請各位看官再讀筆者該文,還可翻查筆者所有舊作,有哪段是仇恨基督教的?又有哪句是說基督教不是真理的?一向為文,是要替宗教時也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基督徒讀了點聖經,串珠金句,背誦一過,回頭一再把自己那句道成了肉身“就不是普通的肉身”夾在中間,這豈不是想魚目混珠?
“既是道成肉身,就不是普通的肉身”是非常危險的表述,筆者認真要提個醒!人口中唸唸有詞,說神性,道屬靈,言只有屬靈人明白屬靈事,結論為自己說的才是聖經教導,但那一句“既是道成肉身,就不是普通的肉身”的話,是出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宗教是聖,世間是俗,聖俗對立,這種樸素的想法,常是一般人的想法,也是很多不深于其教的信眾慣有的想法,同時也是原教旨極端派領袖喜歡的想法,其實可算是一種非常通俗的想法。宗教自與世俗有別,但必然要對立嗎?若肯理性想一想,讀一讀經書,二者的關係應怎樣才擺得正?並非如想像之簡單。各教各派對聖俗或真俗的見解容有不同,我們不好指這個對那個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剛剛伊斯蘭和天主教成立對話的機制,成了現在的新聞.
其實宗教間搭橋之事,過去早已有之.穆斯林的阿巴斯王朝因得猶太人和基督徒之助,科學、文藝、醫術乃獲長足發展,創造前所未有的伊斯蘭文明.後來西班牙的天主教教士,得到穆民和猶太學者的譯介,重新接上希羅文化及希伯來傳統二大源頭,並吸取阿拉伯新文明,為歐洲文藝復興奠下基石.
不同宗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果是詩人北島嗎?
如真是北島,就更令我驚奇!何以竟出此言?現代詩人,應該會熟悉現代藝術的語言方式,即使是視覺藝術,碎片的不完整性,仍是其一種表達.
每一時代,都有其話語方式,藝術最敏銳,透過自己的形式,言人之未能言,道出心聲.如果純粹地從神學講,不僅當代文藝是破碎的,文藝復興中國詩畫都有哪一個是真正絕對和諧完整?不同時代不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自己既說了那許多宗教,那搭宗教“巴士”,當然不能忘了自己喲!
在下談的宗教,不是事不關己的宗教.各教的朋友應知筆者之為說,絕非無的放矢,光搬邥?嬷?R,而是由自家經歷及反思中走來.朋友讀之,如有受益,當覺高興,知筆耕沒白費.但或以不中用,請不予理會即可,筆者一直認為各教自有高見.若感不快,更請莫在意,因僅陳一解,非存心冒犯.
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