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家作诗炼字之故实作者:林正三先生古人有一字之师。张橘轩诗“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曰:“佳则佳矣,然有未安。既曰‘一树’,乌得为‘何处’?不如改‘一树’为‘几点’,更觉飞动”。又萨天锡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虞道园见之曰:“诗信佳矣,但有一字未稳,‘闻’与‘听’义同。盍改‘闻’为“看’。唐人‘林[
阅读全文]
---------------------------讨论谈“逻辑”作者:冬永---------------------------在前面的“赏评谈‘灵感’”一文中,我曾引用过一位网友的习作“路”:莫道红尘多磨难,
心有真情路自宽。
行到云高回首处,
缘在青山绿水间。我对这首习作的第一感觉是(这里不谈格律):语句清新自然,文笔成熟流畅,修辞也恰到好处,且有明显的好句,也透出了一股诗人的灵气,可谓典[
阅读全文]
绝唱之诗,立体之画---《春江花月夜》赏析作者:东篱把酒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该诗被前人誉之为“孤篇盖全唐”;近代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今人不仅将此诗诵之于口,记之于心,而且还将其诗情画意披之于管弦、形之于歌舞和付诸于画笔。足见这首诗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倾倒无数[
阅读全文]
一支轻盈柔美的小夜曲---赏析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作者:东篱把酒
近代诗人徐志摩的一诗发表在1928年12月10日的期刊第1卷第10号上。该诗是徐志摩后期的代表性传世名作。在形象、意境和音韵的创造上十分成功,是以真心写真情,全盘体现了诗人的诗美主张。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年出生在浙江硖石县。他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和北京大[
阅读全文]
--------------------吹毛求疵真英雄作者:冬永--------------------“吹毛求疵”时常很难分清褒贬。作者有时会抱怨读者或其他作者不理解自己的作品,其实这是个误区。读者对作品的印象不是读者的错!而将这种印象反馈给作者,正是作者之幸!正是作者应该认真检查自己的作品为什么会使读者产生自己所不愿看到的印象。如果我们的表达方式所引起的想象不是我们所愿意的,那至[
阅读全文]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冬永2006/08/18
成熟作者的创作,一般是先根据主题寻找灵感、构思好句或中心句,或先有了好句或中心句并以此为基础构思主题,然后是围绕主题和好句来安排结构、构造意境。因为这是一个比较自然的创作过程,所以已经上路的初学者往往是不自觉地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初学者和成熟作者的区别在于对艺术结果的预见性。成熟作者的上述过程,无论[
阅读全文]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ZT)写诗:含蓄、敦厚、委曲深婉和平淡中见渊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来源:东篱把酒香盈袖于06-08-1706:23:17在诗坛练习写近体诗词,得诗友评语指正,读了些帖子、有关诗词网址上的文章,受些启发。
首先,什么是诗?别林斯基说“诗是最高的艺术体裁”。艾青说诗是“文学的文学”,“是文学的顶峰,是文学的最高样式”。历来讲诗言志、词抒怀,诗[
阅读全文]
“诗”与“歌词”的韵冬永2006/08/16话题:诗如果句句韵(平仄通韵),实际上反而失去了“韵”的波澜!歌几乎是纯听觉的、瞬间和顺序表达的艺术。在歌唱过程中,听众是被动获取信息的。它的瞬间性,即限时表达性,决定了歌词的意和韵要尽量通俗连续。它的顺序性,即表达过程中不可回头,决定了歌词常要有为歌唱需要而进行的语句重复。所以,歌词的韵味在它的连韵和[
阅读全文]
五律–夏日观焰火(夏日焰火观后)冬永
2006/08/15静静坐窗前
迟迟思不还
余烟盈夜幕
邻里尽欢颜
萤火流云醉
昙香伴月闲
瞬时生命短
精彩予人间
[加拿大魁省每年夏季有国际焰火大赛,地点在面对劳伦斯河的一个著名的瀑布前,住在附近的人们连续数个周末尽享这一盛景。每次展示后,人们欢声笑语持续良久。][
阅读全文]
赏评谈“灵感”作者:冬永2006/08/12
《整合谈“造境”》一文贴出后,有诗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这境还要造么?等造出来,诗感恐怕就没了”。我的回答是“心中有境自来‘感’,心中无境只想‘说’”!一位诗友说得更好“不刻意于造境而入其境,是为佳境”。文中开篇首句即言:“说到底是个造境意识问题”,是初学者的意识培养和训练问题。有了这种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