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园

起步难,难于上青天!莫兴叹,初学有乐园!
正文

讨论谈“逻辑”

(2006-08-24 13:49:08) 下一个

---------------------------

讨论谈“逻辑”

作者:冬永

---------------------------

在前面的“赏评谈‘灵感’”一文中,我曾引用过一位网友的习作“ 路”:

莫道红尘多磨难,
心有真情路自宽。
行到云高回首处,
缘在青山绿水间。

我对这首习作的第一感觉是(这里不谈格律):语句清新自然,文笔成熟流畅,修辞也恰到好处,且有明显的好句,也透出了一股诗人的灵气,可谓典型的灵感型作品。可细读就会发现,这是一首有明显逻辑问题的作品。第二句“心有真情路自宽”在事理逻辑上不能自圆,第三句“行到云高回首处”在语言逻辑上不能按主题要求承上启下。所以这首习作是首脚强、腰身软,因而道理空。

有网友提出异议,主要论点是:“真情”是泛指,不是“多情反被无情恼”的个人情感;“路”也是指理想的路, 在理想世界里“心有真情路自宽”是成立的;诗的语言在于精炼, 老毛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里没说是过山,也没有过字,可惊回首就把过山带出来了,“行到云高回首处”也一样,用的是比喻,没有逻辑问题。

一篇诗文,美不美在文笔,是否站得住脚在逻辑。如果逻辑上站不住脚,再美的语言、再好的立意、再动人的情感也难以实现其价值,甚至导致诗文所表达的意境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大相径庭的局面。这既是一个鉴赏问题,也是一个创作问题。

我们知道,诗的“意”是通过诗的“境”来体现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通过作品的语境和意境表达给读者的。换句话说,诗的“境”界定了诗的“意”,读者只能通过作品的语境和意境来理解作品的内涵。超出诗境的含意是不属于作品的。我们就从这里入手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逻辑问题。

首先, 第二句“心有真情路自宽”在事理逻辑上不能自圆。这首诗为主题所构筑的诗境是什么呢?很明显“情”和“路”在诗中已被首句的“红尘”和尾句的“缘”所限定,用网友的话说:“ 《路》中之路是指人生爱情之路”。诗“境”已定,“真情”是爱情之“情”,“路”是爱情之“路”。在这个诗境下,“真情”再泛指,也还是超不出与爱情有关的范畴啊!而在这一范畴中, “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双方的概念,所谓“多情反被无情恼”(这已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成语,并非仅只个人情感),一般来说单方“心有真情”怎么会“路自宽”呢?如果“心有真情路自宽”能够不经特定铺垫而很自然地成立,那么有史以来的婉约派诗词,很大一部分都毫无价值了。 何况这首诗有三个“议”句,均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是一首明显的抒情说理诗,作为诗中的“警句”,尽管作者心里可能有所指,但如果在正常的事理逻辑上不具有普遍意义是站不住脚的。 而将这一句改成“心懂真情路自宽”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要超出现有的诗境来更浪漫地解释“真情”,那只能重新构筑一个更浪漫的诗境,比如减少“议”句,增加“比兴”句(例如三句“比兴”,一句“议”等等),那可就是大改了。

其次, 第三句“行到云高回首处”在语言逻辑上不能按主题要求承上启下。有网友解释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四句“行到云高回首处,缘在青山绿水间”就是比喻经过人生的磨练,人们对爱情的理解更深刻了,就会对自己过去的爱情观有所检讨。到那时就会明白,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也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显然,作者是要在两句之间建立一种因果关系,即“行到云高回首处,方知(才认识到)缘在青山绿水间”。如果简单地去掉“方知”这一承上启下的动词,两句的因果关系就不存在了, 因为“回首”在这里只是用来修饰“处”的形容词(“回首的地方”),被“处”隔断了,没有任何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两句在语法逻辑上仅仅是一种并列关系了。这种隔断联系的并列关系所表达的却恰恰是一种没有得到“缘(爱情)”的叹息,放在婉约派的诗词中正合适,这就与作者的意图大相径庭了。 而改用“惊回首”、“回首望”。。。等,用什么字这里只是举例,关键要使“回首”成为动词,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才体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反思和认识了真情”,才实现了因果关系。汉语的精妙正在于此,一字之差千里之遥。这里是逻辑问题,不是虚拟与写实或比喻与精炼的问题。如果要保持原诗的后两句不动,前两句就只能改成婉约派的格调与之相合,那就完全不是作者的原意了。

总之,“比拟,夸张与联想”,既不能离开所在的诗境,也不能离开正常的语境和事理逻辑,否则诗文本身站不住脚,读者产生“共鸣”就可能是天南地北的。更浪漫的“比拟,夸张与联想”要有更浪漫的诗境相配。可见,“炼字炼句炼意”决不只是“炼”文笔和修辞,它是离不开章法、逻辑和意境的。

试将原诗整合一下(只改两字,尽量保持原意;只是举例,并不代表最佳),意在说明逻辑自圆问题。

莫道红尘多磨难,
心懂真情路自宽。 [ “懂”是个积极而不确定的概念,可以自圆其说的空间很大 ]
行到云高回首望, [ “回首望”双重动词句式,实现和强化两句的因果关系 ]
缘在青山绿水间。 [ 反思后“明白”的东西,不正是上面“懂(明白)”的证明吗! ]

也有网友改出后两句:
。。。
行到云高回首处,
始知缘在山水间。 [ 增加动词“始知”,同样解决了因果关系问题 ]

如此,全诗各单句的“意象”才在主题线索下由符合逻辑的章法构成了与原诗作者创作意图相吻合或相接近的“诗境”。

或也有另一例,保持原诗的后两句不动,意境完全相反:

自古红尘多磨难,

一世情路一世颠。
行到云高回首处,
缘在青山绿水间。


有网友也曾对“心懂真情” 提出异议,指出:“心有真情”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意境,而“心懂真情”则是一种论述。“心懂真情路 自宽”可以是论说文,但不是诗,或不够诗。诗不能单纯靠说教。诗要有比拟,夸张与联想,要让读者产生共鸣。

这位网友的理论说的非常好,只是在应用理论时有点主观,缺少论证。在本句其它字和全诗其它部分都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心懂真情”是一种论述,而“心有真情”就成了比喻呢?两者都是陈述句式,“有”就生成比喻,“懂”就生成论述,现代汉语中好像没有这规矩吧?我明白这一定是作者心中有所比喻,可在字面上是反映不出来的。相反,“有”几乎是没有联想空间的确定概念,而“懂”是不确定概念,什么是懂和懂到什么程度等的联想空间却大得很。所以,“懂”的诗意或许更广阔。

2006.08.31增补:

如果觉得“懂”字议论过重,也可改用“系”字。“系”字使“真情”具有了对方的含义,且语意舒缓,既解决了原句不能自圆的问题,也间接表达了“懂”的意思。

莫道红尘多磨难,
心系真情路自宽。
行到云高回首处,
始知缘在山水间。



重要的不是这首诗的修改,而是这个话题本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冬永 回复 悄悄话
好啊!搞这个园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对共性问题的鉴别意识,以便在古典诗词的鉴赏和创作中尽快上层次。在“吹毛求疵真英雄”一文中我说过:“个人的问题身在其中往往是看不见或习以为常的,所以才更需要诚挚的交流。只要心态平和一点,批评和被批评都会对提高自己有益,就看我们怎么理解了”。

一位北大老教授曾经总结过,全唐诗近五万首,可称得上佳作的不过一千首左右。有趣的是这个百分之二的比率与全球商业投资项目统计的成功率基本吻合,看来不是偶然的。

所以,有没有“炼”的意识,对作品的成功至关重要。好的灵感是得到发挥还是被浪费,就看“炼”了!交流和辩论是难得的相互促进过程,可惜诗坛上,也可以说生活中,这样的气氛太缺乏了。

独立金秋 回复 悄悄话 按你的说法,没有几首诗能站住脚。有时间我就来评评你诗中的问题。
冬永 回复 悄悄话 你这里又举了很多理论,但应用上还是主观的,不信你看:
(1)我对“心有真情”的异议,并不是说它本身不通,而是说它与“路自宽”相配不能自圆。而你在举前人的例子时,却只谈“有”和“懂”字,并不关心它在句子中的逻辑自圆。我前文说得很清楚,这里并不是“有”和“懂”(我也明确指明了“懂”只是个例子)的问题,而是事理逻辑的自圆问题。
(2)我并没有否认作者心中所指的合理性,但读者在诗中的语境和意境下产生的与作者不同的异想是非常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诗中的警句,是不完善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我说它不具有普遍意义,就是因为所产生的异想也是正常合理的,这是逻辑证明中的反证法。
(3)看来你还应当复习一下什么是比喻。你所举的例子中,“胸有成竹”也好“胸有朝阳”也罢等等,不是因为“有”而成为比喻的,而是用“成竹”和“朝阳”等来比喻某种事物,等等。。。
(4)你对“懂”和“学习”的理解仍然只说了一个侧面,“懂”除了除了有意识的学习,还有无意识的体验呢?“学习”就只有学习知识吗?人除了生物本能外,其它东西都是后天学来的吧!你所解释的“经过人生的磨练,人们对爱情的理解更深刻了,就会对自己过去的爱情观有所检讨。到那时就会明白,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也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这不正是一个经过体验和反思而“懂(明白)”的过程吗?只有明白了,才可能更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路,才可能越走越宽!作为一首抒情说理诗,在论说道理上要能自圆其说是最起码的。

从我们的讨论中,就能看出逻辑问题,所以,我说“这既是一个鉴赏问题,也是一个创作问题”。讨论本身就是对这个话题重要性的一个实例证明,多谢参与!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独立金秋 回复 悄悄话 懂是要经过学习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要让人心懂真情就要让人学习。不是说教又是什么?不幸的是,情不是一种知识,是学不来的。情是一种状态,或有或没有。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对某些人有,对其他人就没有。

你说我理论说得非常好。太夸奖了!愧不敢当!我来诗坛是向大师们学习的。可以说我不懂理论,全凭直觉。可无论在何处,有真情与懂真情的区别都很清楚。只要把“心有灵犀一点通”改成“心懂灵犀一点通”就清楚了。“心懂真情”才需要特定的铺垫呢!而且这铺垫够写一篇论文了。再把“道是无晴却又晴”改成“道是懂情不懂情”看看味道如何呀!这样的例 子多了。把“有情勺药含春泪”改成“懂情勺药含春泪”也当别有风味吧?这有情和有真情是从古到今都这样用的,怎的不是普适真理呢?怎么就会让人看不懂而需要铺垫呢?怎么就会“站不住脚”呢?

汉语句式数量有限,可能表达的意思却是千变万化的。同一句式不等于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区别就在所用词汇。就算是一个意思,也有不同的词而不能乱用。有说不解风情的,却不说不懂风情。

再说苏轼那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多情与无情是特指在他当时的情景下的内心感受。后人把这句当成成语是说明他描写的生动感人。人们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同感。这也突显了好诗的力量。如果苏轼把此句用作普遍真理就不会用墙里墙外来限定了。那就可以说“世人都知爱情好,多情却被无情恼”了。这句是被普遍运用,并非普遍真理。

至少在谈论爱情时“心有真情路自宽”是有普遍意义的。来看看有真情和懂真情的区别。姑娘小伙谈恋爱。小伙说,我不懂真情。姑娘会生气。小伙可以再说,可我慢慢会懂的。姑娘也就释然了。可小伙说我没有真情,还不把姑娘吓跑了?不知哪位大诗人用一句我不懂真情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大款可以说我没有真情,但有钱。他能赢得婚姻,可赢不来真爱。心有真情是最高的理想境界。所以只能用诗的语言来描写。

你说懂是不确定概念。那好,“陈景润懂数学”这句话是不确定吗?你能怀疑他是学历史的吗?

是不是比喻只要看一看有没有引伸意义就行了。心有真情引伸意义为专情,可靠。心懂真情可以解释为,懂得爱情的真谛,对爱情理解得更深。还是懂,还是理解。每有引伸意义。类似结构表达比喻意义的例子还有:

胸有成竹 – 你说是不是比喻?
杨子荣的唱段: 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 明摆着是比喻。

比喻深通兵法可以说:“胸中自有神兵百万”。如果说此人很懂兵法,就没有比喻意义了。

所以我说心懂真情只是论说文,一点没有诗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