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读罢东方少的小说《归梦》后,我一直想对明明与其母亲梁老太的感情说几句。
东方少笔下的明明是一个有着叛逆性格的女孩子,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为了爱情她可以和艾滋病人结婚,为了心中的梦想可以抛家舍业,独闯巴黎。在我的印象里,这样的孩子都是反传统的,对孝顺这样的字眼会天生的反感。可明明却不是,也许是天性吧,明明尽管很叛逆,但却不是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0-04-19 12:50:24)
对温家宝关于读书的那些言论我很有共鸣。尽管有人说那是作秀,但能做出那样的秀也说明他确是一个爱读书、讲修养的人。我始终认为温家宝是个有良知的人,在这点上他的确继承了胡耀邦的精神。
很多年前,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俞晓群社长,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出版理念----为一个书香的社会而奠基。其中“书香社会”四个字代表了一个文人的理想。温家宝虽然身为总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自从“五四”砸烂孔家店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被视为导致中国落后和愚昧、软弱和衰败的原因,而遭到历代革命者的批判。直到文革的破四旧和批林批孔,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推到了顶峰。
可在我们潇洒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统统打到在地之后,才猛然发现,我们竟然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没文化的民族。然而,更令人奇怪的是,我们明明是没有文化,可悟空同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5)
从此以后,我们要不断地提醒整个世界:他眼里只有战胜者的丰碑,而我们人类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通过屠刀下的尸体才达到的昙花一现统治的人们,而是那些没有抵抗力量、被优胜者暴力压倒的人们----正如卡斯特里奥在他为精神上的自由、为最后的地球上建立人道主义王国的斗争中,被加尔文压倒一样。----摘自《异端的权利》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日本杂议一百则BY沃尔夫。冯(转自天涯闲闲书话)
早就准备写,但一直懒得动手,除非是看到什么专家学者来日本走马观花了两天就洋洋洒洒,心里会有些不忿。
  在日本生活十四年了,此间成为我迄今为止生命里定居最久的地方,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些小感触。对哈日族来说,日本远不是那么美轮美奂;对民族主义分子而言,日本也并非如斯卑劣丑恶。和世界上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最热门的话题是关于反腐败的
温家宝:“我注意到了,从我几十年的政治生涯我懂得,两个问题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致政权的巩固,一个是贪污腐败问题,一个是物价问题。我是从这样高度来看待物价问题的。因为我们大多数群众生活的水平还比较低,价格的上涨,特别是日用生活品的上涨,对他们影响很大。”
对政权的关切度似乎超过对民权的关注。但这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如果是十年前,我是读不下去米兰.昆德拉这类小说的。没什么故事,人物也很沉闷,更谈不上什么娱乐性。如今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这样的一本书,竟紧紧地抓住我,让我一口气读完,而且读完后还总是摆脱不掉作者笔下那些让人不得不思考的人物命运。尤其是特蕾莎那条叫卡列宁的狗久久地徘徊在我的脑海中。
一、轻与重的思辨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0)
(2010-02-11 20:36:27)
春节,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又要到了。在国内时,腊月二十八这天一般是最后敲定除夕菜谱的日子。过年要有年味,这除夕夜的团圆饭就是最浓的年味。年味是伴着研究菜谱、张罗买菜、烀肉切酸菜、剁馅包饺子一点点浓郁起来的。等到灯笼挂出去,鞭炮响起来的时候,年味就到了高峰了。
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我还小,除夕夜的菜谱我也记不得,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阿凡达》我只看了2D的网上版,《孔子》连枪版也没看上,因此如果对两部电影做艺术上的比较,我根本没有发言权,也不想就此发表意见。我感兴趣的是争斗双方的心理和背后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八卦。
在我看来很俗套的《阿凡达》却在中国获得如潮好评,甚至连那个拍出“中国最好的电影”的叫陆川的年轻导演也佩服的五体投地。这让我一度很怀疑自己的鉴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890-1920这段时间的美国,被美国历史学家称为社会进步运动时期(ProgressiveMovement)。也有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段时间称为“金门时期”和“严重不满时期”。从这些称谓中我们似乎也能想见当时的一些历史特征。
在我看来,尽管基本社会制度不同,但美国从1870年到1920年这段时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很类似中国今天遇到的问题。

1870-1890可以用“严重不满时期”来概括。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