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天下乌鸦一般黑在莫斯科经商和生活的华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边防最慢,海关最黑,警察最凶,办事最难。此话怎讲?听我解释。进俄罗斯,第一关就是过边防。说来也许人们不信,莫斯科谢列梅基耶沃国际机场,以每五分钟起降一次航班的密度,吞吐着旅客。但是作为入境口岸的边防只有八个通道,有时只开放六个,晚上只开四个。不像北京、巴黎、东京、汉城,洛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俄罗斯人眼里的美国人
有朋友问我:俄罗斯人怎么看美国和美国人?
说实话,对此没有专门研究,只是凭我的感觉:一般般。
有几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南斯拉夫科索沃事件当中,当美国飞机狂轰滥炸南斯拉夫,炸毁中国驻南大使馆、数名新闻工作者遇难之时,俄罗斯人对美国的强盗行为表示出极大的义愤。随着事件的进展,当俄罗斯的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俄罗斯人眼里的中国人(续一)
说句不怕得罪同胞的话,俄罗斯人对华人颇有微词,说白一点,就是不怎么喜欢。为什么?
上文我已说了第一个原因,假冒伪劣商品的流入俄罗斯,使中国商人和中国商品的形象一落千丈。到九十年代中期,俄罗斯转而向印度、韩国、西欧进口生活用品和食品。时至今日,一些华商感叹在俄罗斯生意越来越难做,个中原因实在是该自省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公民在俄罗斯被害的新闻播出后,洛杉矶几位原计划和我结伴去莫斯科旅游的朋友立即打电话向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莫斯科的治安可好?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友好不?俄罗斯人怎样看待美国和定居在美国的华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作一点小小的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中苏两国长达二十年的"冰封"终于解冻,恢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生命写史血写诗——记文学大师纪刚先生在北京文学艺术圈子里热闹惯了的我,刚到人生地不熟的洛杉矶,便觉得很不习惯,颇有一种孤苦伶仃的感觉。就在我与寂寞共舞之际,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张之元先生对我说,这洛杉矶可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你知道吗,这里藏着一条大龙,他就是在华人界极负盛誉的文学大师、长篇小说《辽河滚滚》的作者纪刚先生。有时间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俄罗斯旅行应该注意什么?
刚刚把《俄罗斯采风》告一段落,准备静下心来写《漂流杂记》,晚间新闻又传来一名中国公民在俄被杀的消息。这使我的思路不得不返回到俄罗斯。在我客居莫斯科并在俄罗斯四处飘流的日子里,中国公民被杀、被绑架、被殴打、被抢劫的事件时有所闻。至于中国商人和到俄罗斯旅游的公民被敲诈勒索的事就多得去了。眼下正是五月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警惕占有欲日本人好色,道貌岸然的外表内一肚子男盗女娼。此说并非我的版权,是莫斯科人说的.此说决不是空穴来风,有事实为证。话说二十世纪末,一个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入夜,这帮国会议员在使馆官员的引导下,集体外出召妓,寻找俄罗斯花姑娘的干活。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二十一世纪初,这一隐藏经年的丑闻东窗事发。丑闻一经媒体曝光,日本朝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并非偏见不是我太固执,也不是我持有偏见,对东邻日本我素来没有好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源于日本的侵华战争,在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牺牲了两千余万人。南京大屠杀、济南大屠杀,使数十万中国平民百姓陷于刀光血影之灾。我的故乡在江苏南通乡下,八年抗战被日本鬼子的铁蹄蹂躏了多年。在我们村里有数十人死于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最令人发指的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江山美人婚礼葬礼二十世纪最壮观的婚礼莫过于戴妃。二十世纪最隆重的葬礼莫过于戴妃,集世纪性的婚礼和葬礼于一身的唯戴妃。在蒙蒙细雨中,伫立在巴黎戴妃遇难处,望着束束鲜花,我这样想。戴妃的玉殒香消,不仅令英国朝野震惊,而且使世人扼腕叹息。从世纪性的婚礼到世纪性的葬礼,为戴妃短暂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一代佳丽,而今已经安卧在绿荫丛中。有人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6-05-20 22:58:24)
《漂流杂记》前言早就想要为自己写点儿什么,此说并不是要为自己树碑立传。我这人虽然有三分狂、七分颠,但还颇有点自知之明。我既非伟人,也非名人,一介文弱书生、一介平头百姓而已,既上不了立传的档次,也没有作镀金包装的必要。之所以要写点儿什么,是因为人生的乐章已经奏了大半,到了花舞秋风里、荷立斜阳下的时分。说白一点,这人生的旅途已经走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