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红在路上

岳红:女,江苏籍作家、诗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出版过《零落一地的风》等个人文学著作八本。现居北京,致力于佛教文化传播。
正文

百年妙安(散文)

(2017-07-17 20:41:14) 下一个

微信公众号:   http://d.xiumi.us/board/v5/2O29B/31165673

百年妙安

    我亲近百岁僧人,妙安长老是第一位。

最早认识妙安长老是在他95岁的时候。当时合肥佛教协会在他的倡导下创刊《教弩梵音》杂志,长老还亲自题写刊名。“教弩”是缘于三国时期的教弩台——明教寺的前身。曹操为钳制吴军,派大将张辽屯兵台上而得名教弩台,也被俗称“曹操点将台”。明教寺的听松阁里有“教弩梵钟”。

我有缘参与《教弩梵音》的创刊,经过讨论,创刊号上就刊发对创刊人妙安长老的访谈,大家一致推荐我去采访妙老。我记得当时智洁师兄开车带我去明教寺,我后来是这样写采访文章的开头:在没有亲近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之前,所有的猜测都是枉然。面对一位95岁高龄、收授十万弟子的僧人,除了敬仰,还是敬仰:不凡人物必定有不凡的传奇,而不凡传奇的背后便是不凡的智慧;若是平凡如一,则是大智若愚。

    那天去见长老的路上,我们心里难免惴惴,毕竟那是酷热的暑中。踏进明教寺的幽静中,拜见住持界山法师,禀明情况,法师很热心,立即去了长老的住所,一会儿就回来让我们在他的办公室稍候,长老等会自己过来。走进办公室,这让我们愕然——界山法师的办公室是明教寺大门旁一个低矮的房间,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能安然处之让我对界山法师油然而生敬意!但想到等会要让一位德高望重众人仰敬的长老到这里接受采访让我顿时不安,界山法师用微笑安抚了我,我因此内心也更生敬仰。而界山法师却习以为常,他不断地招呼我们吃那些工作人员刚送来的西瓜。

    不多一会,一袭红色轻便僧衣的妙安长老果然如约而至,听说他从九十岁生日开始就改穿红色僧衣了,都是他的俗家弟子们供养的,他也就随顺大家的心意欢喜地穿着。妙老尽管手拄拐杖,但他并不依赖,拐杖只是一份装饰而已,是为了不拂弟子们一片好意、不让弟子们担忧。妙老步履从容轻捷,一进门就问:西瓜吃了没有?问语清晰有力。原来,刚才的西瓜是长老派人送来。

    在我所了解的僧人中,由自己的母亲亲自送到寺院出家的屈指可数,而妙老是我第一个听闻。妙老生于安徽省巢湖市中垾镇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乡里私塾读书。他的祖辈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受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年的妙老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那年,母亲在相隐寺福智老和尚的开导下送儿子出家,拜福智老和尚为剃度师,沙弥期间,笃信挚诚,受到器重。当时的妙老还给母亲作了一首诗:慈母送子入空门,晨钟暮鼓种善根;他日若能成大器,九玄七祖得超升。

    尚未成大器却已经做上巢湖圆觉寺方丈兼中庙住持的时候,妙安法师尽心尽力整顿各寺庙的工作,然而,“文革”的浩劫毫无例外地波及了妙安法师和他的寺庙,妙安法师遭到多番批斗,并被遣送回乡管制劳动,离开了日夜守候的寺庙。

    在乡间被管制的日子,妙老坚决不还俗,并坚守僧人气节,只要有时间,条件许可,就诵经礼佛。乡亲们为了照顾妙老,曾让妙老看守瓜园,这是一件很轻松的活计。但是只要妙老看瓜就必然丢瓜。因为,妙老看瓜的时候,见没有人,就在瓜园诵经。大家掌握了妙老的管瓜园的方式,每次在妙老诵经时,就会有人入瓜园,轻松将瓜摘走。

   后来,为了照顾妙老的生活,乡亲们又给妙老说媒让他还俗成家,妙老幽默地拒绝了,他说等我到六十岁再说吧。

十年浩劫结束,拨乱反正后佛教界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妙老被调到合肥,出任明教寺方丈。从此妙老便开始全身心投入恢复遭遇“文革”浩劫的明教寺,使明教寺开始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安徽省有17个地市,没有妙安长老未到过的地方。任何一个寺院在落实政策、恢复建设方面遇到困难,妙安长老都会陪着他们一起去政府各个部门寻求解决的办法。先后收回了庐江的冶父寺、实际禅寺、宿州启秀寺,岳西的二祖道场无相寺以及合肥的大观音庵、白衣庵、万福庵等佛教房产。募资重建了紫蓬山西庐寺、巢湖市黄麓的相隐寺、合肥大蜀山的开福禅寺等历史名刹。重建开福寺是妙安长老最欣慰的事,因为地处市中心的明教寺面积太小,恢复建设开福寺,满足了一个几百万人口大城市的信众道场的需要。据说,每年除夕之夜到明教寺请求妙老摸顶的信众多达两万人。

作为临济宗第45代接法人、安徽佛教的引领者,妙老一向重视正信佛教的弘扬。开福寺建好后,他立刻开始办佛学院,并且首先从居士开始,让居士学习佛法,对佛法的真谛有所了解。以学习班的形式让居士系统地了解佛法不是单纯的烧香、拜佛,保平安、求发财,而是让信众明白自己的本性,获得生命的智慧。

 

    我们的交谈很顺畅、很愉快,并没有因长老左耳失聪而受影响,每一次对着他右耳问几个问题,他之后都会一一作答,一点都不会遗漏。在采访过程中,我个人最受益的应该是妙老针对我提问的念佛和禅修问题,妙老例举了永明大师的《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妙老说,做到禅净双修当然最好,所谓禅净双修,想要在生活中把禅与净土相结合来修行,那在生活中就不要着相。这个主要还是看因缘。所谓禅宗,讲的是内不动心,外不著相,明心见性,悟道成佛。并不是说坐着就是禅,你无论是坐着还是走着,哪样都是禅。你要坐禅,无论是单盘,还是双盘,你就不盘腿坐着也行。有的人坐到腿子疼的时候还坐,当你腿子疼的那时候,你坐都坐不住了,哪还想到禅呢。那就不要坐了,你就不盘腿坐着,这也是禅嘛!一切唯心造。不是有偈子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教里有很多事情很难讲,要有大智慧他才晓得。你看自己适合哪一个宗就走哪个宗的道路,你学禅宗就坐禅,你学净土宗,就去念佛。行住坐卧,你走路的时候心中有佛,你吃饭的时候,乃至晚上睡的时候,最好在梦中睡着的时候还在念佛。长期这样,一句阿弥陀佛在心间,就能生西方。现在是末法时期。当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魔王波旬,他就说,将来我的子孙要吃你的饭,穿你的衣服,破坏你的家世。现在的假和尚就是这样来的。我们作为佛弟子,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自己成就了再说。

 

    采访结束后已经是晚饭时分,长老留我们在寺里用餐。一碗清淡的素面配两三小咸菜,长老吃完面后,揪下面前一个馒头的一小片,绕着碗内沿擦拭一遍,吃下馒头,碗内已干干净净。侍者说这是长老多年的习惯,吃粥时到最后会用水冲洗后喝下。

    出斋堂时,长老认真地询问“核实”我们是否吃饱,然后才在侍者的陪伴下去寺里散步。长老的散步并不是简单的漫步,每一朵花的败叶、每一棵树的枯枝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一会用手杖挑起覆盖在绿植上的杂物,一会弯下腰拔掉一株西红柿秧苗旁的青草;看到有一棵树枯萎,他伫立树前,神情庄重,慈悲自责。散步回到自己的方丈室门前,坐在老旧的藤椅上,静看门前小花园里的姹紫嫣红,慈悲喜舍,诠释三十七道品法……

    与长老合十告别,才发现他身边的那一棵昙花有三朵花蕾含苞欲放。“诸佛妙法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不可值遇。”细数妙老八十五个戒腊岁月(12岁出家),教化世间;我们也不可值遇,如优昙钵花,有幸领略一代长老的僧人气节!

四年后,遵循过九不过十的传统,妙老的僧俗两众弟子们开福禅寺为他做百岁寿诞音乐会,我有幸参与晚会的工作,当妙老在几千弟子的期盼中走上舞台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虚云老和尚100岁恢复云居寺时被徒弟们跪求长久住世的心愿!妙老当然不可能长久住世,但我从心底祈愿他住久点、再久点!他在,就是表法!

2016年12月 于合肥开福寺

微信公众号:   http://d.xiumi.us/board/v5/2O29B/3116567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