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人生的第一笔储蓄 – 进了宝葫芦啊!

(2016-05-25 13:09:37) 下一个

那是我学龄前的事。有一天不知怎么我得到了一笔“巨款”:五毛钱。(不要瞎联想!)估计是妈妈偷懒,免得我时不时去要钱。在60年代,对一个还没上学的孩子,这个数字不小的。我当时连个皮夹子都没有,不知该如何收藏,就交给了奶奶:“奶奶,我没有皮夹子,这钱放在你这儿吧?”奶奶说“好”,就收下了。

以后每当我要用钱时就去奶奶那里要。每一次奶奶都问我要买什么,然后每一次递给我钱时都说“这就算是我给你的。你那钱就还留着吧。”其实我平时要钱奶奶都是给的,所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但可能用自己的钱会比较少犹豫,比较不需要考虑有没有足够的理由花钱。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比较自觉,不是想什么就开口要什么的。(我这样说自己可能哥哥会不同意。可是我觉得我也是比较克制的呀。)

后来,不记得是半年后还是一年后,反正是“很久”以后的一天,妈妈给了我一个皮夹子!我高兴得第一时间去找奶奶:“奶奶,我有皮夹子了!你把我那五毛钱还给我吧!”

奶奶的回答让我非常尴尬:“你那钱早就用完了!哪里还有五毛钱了!”

我是个没心眼的孩子。奶奶怎么说,我就怎么听,不带多想的。我既没有因为奶奶每一次都说用她的钱而利用这样的机会多花些钱,也没有想到有皮夹子后把钱要回来是没有道理的。我就是从字面上理解奶奶的话的。最后奶奶这样说,我是非常非常的难为情。

我至今依然认为奶奶不对。你说了不用我的钱的,怎么能到时候不作数了呢?我不是在乎还有没有钱或还有多少钱,那时的我根本就还不懂得计较钱,又不是要买房买车,小孩子只需要一点点钱的,我只要开口,无论是妈妈还是奶奶都会给的,我也真没必要计较。以奶奶的一贯作风,估计钱还是还给我的,但我是一点记忆也没有了。再不会忘记的是那一刻的窘!

奶奶啊,你欠我一个道歉!

 

更多博文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看看我们都带些什么!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青岛人生活简单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表哥、表姐们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吃的特殊记忆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系列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开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后记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续) – 来自徐家姐妹的反馈

育儿篇系列
与女儿谈恋爱、婚姻、生活
飞吧,孩子!
谈海外华人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琴和中文
到底该不该推娃—老调新谈

美国点滴系列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真相(3)-- 美国媒体在最高法院斗智斗勇
我在美国占便宜的事 (一)戆人有戆福
美国点滴(七)也谈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在美国,保健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美国黑人和白人对不公待遇的不同应对方式

美国教育系列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美国高三学生的生活

我的文章系列
鲜为人知的癌症新说 – 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当初嫁给他?
70年代大舅眼里的上海
有这样两种中国人
什么是民主,我们真懂了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同感!我是非常在意不要伤到孩子,但怎么可能!尽力而为吧!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nmiu' 的评论 :

你问:“一个细节,你从奶奶那里得到的加起来是否已经是5毛钱了?”
I have no idea at all!我是个不长心眼的孩子,而且天生对钱不太有感觉。就是现在我都搞不清钱的事,那时候就更不用提了。下面写我的第二笔、第三笔储蓄,你就知道是怎样的糊涂账了。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bd' 的评论 :

就是!我是个没心眼的孩子,真的有点伤到 : )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大人有时需要更细腻些。孩子的心很柔很纯。理解作者的心理,也有过同样的尴尬。不过自己当了母亲后也常常"伤"了孩子。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一个典型而内涵丰富的例子:
“每一次奶奶都问我要买什么",——大人式的负责。
“这就算是我给你的。你那钱就还留着吧。”——良好的理想我,愿意给予孩子。
“你那钱早就用完了!哪里还有五毛钱了!”——本能的我。
一个细节,你从奶奶那里得到的加起来是否已经是5毛钱了?
tbd 回复 悄悄话 同意!大人讲话要算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