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6)
2015 (82)
2018 (46)
2020 (48)
2021 (68)
2022 (73)
2023 (43)
在大舅家,虽然每日的饭食菜肴谈不上丰富,但总是正经吃饭的,是有“开饭”的概念的。可我看隔壁邻居家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家吃饭是谁饿了谁就自己吃。饭是馒头,蒸一次可以全家吃两三天,要吃了就随手抓一个。菜就让我跌破眼镜了,我看见他们家吃的就是两样菜,大葱或洋葱,全是生吃的!永远是左手一个馒头,右手一根葱或一个洋葱,一个洋葱还不是一顿吃完的,一层层剥着吃,可以吃几顿。感觉他们大葱和洋葱换着吃,就是翻花样了。我和哥哥去青岛多次,每次都呆整个暑假,我就没看见这家人正经吃过一顿饭。不是说他们真是没有过,毕竟我不是成天呆在别人家里,但一定是非常非常少的。
可是这些孩子身体都挺壮的。楼里每家都是烧煤,买煤时把煤饼扛上楼是个重活。记得楼里的孩子都是好手,反倒是我那上海来的体育很棒的哥哥不行,事情过去好久了L表姐还一次次笑话哥哥腰都直不起来。我想没经历这样的锻炼绝对是主要原因,但那些孩子常年吃粗粮和大葱可能也有贡献。我小时候一直听奶奶讲大葱养人,吃大葱的孩子长得壮呢!
青岛人生活简单和青岛小也有关系,当然这小是相对于上海。听邻居说,大家上班都不远,骑自行车需要20分钟的就是远的不得了了,所以早上没有人起大早,更没有像上海那样一早去买菜的。孩子气的我那时候还真心羡慕过青岛人的生活。我总觉得我们家太忙,太累,光一天三顿就要很大工作量,妈妈从来没歇的时候。你看大舅邻居家,只要每星期蒸个两三次馒头就解决问题了,这生活多简单啊!哈哈,这话没对妈妈说过,是没良心的话啊!
现在想来,儿时的我是不体会这种无奈的贫乏。我不是不知道青岛人缺失了很多,毕竟我们要带那么多东西呢。我只是不懂得我偶尔过一个月这样的日子和没有选择地常年这样过日子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大舅家的条件比周围邻居要好得多。另外,我们在青岛,除了大舅,还有二舅和别的已经独立成家的M表哥、F表姐家,那三家因为有门路,在吃方面比大舅家强太多了,我和哥哥也经常去享受美食,所以我并没有真正体验到普通青岛人家的生活。(也可能是我对吃不那么在乎,尽管在二舅家可以敞开肚子吃肉,我从来没有因为嘴巴的原因想去二舅家,我只是觉得两家玩来玩去是很开心的事情。)
青岛人生活简单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是得利于青岛得天独厚的条件。都知道青岛是避暑胜地,说实话,一般的天还真是不太出汗的,不像在上海,整天是浑身不舒服。所以青岛人夏天也不是每天洗澡的。我因为习惯了每天洗,考虑到当时青岛水紧张,是凭水票领水的,就非常“自觉”的改成隔天洗一次。大舅家没有人说话,邻居中却是许多人在说我“就你成天在洗澡。你还没有水票!”说得我很不好意思,后来就洗得越来越少了。
邻居知道我“成天”洗澡是因为大舅家的房子自己单元里没有水龙头,每一层只有一个公用水龙头。因为水受“管制”,每天只在一定的时间可以用水,而且要凭水票,别的时间水龙头是锁起来的。当然都是在用水高峰时开放,而且因为自家没有水龙头,每家都有备着水的洗手盆等,所以生活上没有太大的不方便,至少我没有“不良记忆”。
有意思的是青岛那时的战高温标准是27摄氏度,记得上海是31。表哥告诉我,如果最高温度过了26,有些岗位就必须停工,还有一些其它的待遇等。但实际情况是,不管天多热,青岛的气象预报到了26就再上不去了。前几年回国听说上海的预报也有类似情况,还有现在的雾霾亦是差不多的意思。这也是中国特色。
青岛人生活简单,青岛的干净也功不可没。上海人家每天都要做清洁的。青岛人不是的,因为家具上没有灰!我非常感慨的一件事是青岛下雨时,街上流的水是清的。青岛是个小山城,到处是坡地,下大雨时那水是哗哗的。记得有一次从二舅家回大舅家,遇上倾盆大雨,一个低洼处的下水道却堵住了,而高处的水还在猛劲的灌下来,水积得很深很深,我当时脑子里闪现了“山洪”的字眼。我已经过不去了,在那儿害怕了好一会,最后是绕道走的。但我印象更深的是那么深的水居然清澈见底!在上海长大的我,就没见过雨水是清的。(我读网上热传的那篇德国人在青岛修下水道的文时,脑子里就浮现了我遇上“山洪”的图像。不过,青岛的下水道系统真的是很好的,这是我在那个年龄就注意到了,当然我看见的只是露天的部分,当时真的是在心里感慨过,坡大的地方就像个水渠似的,印象深刻。)
出国后知道了,如果环境干净的话,衣服领子都不容易脏呢。记得有一次回国,一共没带几件衣服,偏还穿了件白领的,很快就惨不忍睹了,这才意识到,环境脏的话,衣服领子等地方也脏得快呢。所以上海人不仅洗澡必须比青岛人勤快,洗衣服也同样。上海人是累呢。
(未完待续)
更多博文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看看我们都带些什么!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表哥、表姐们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吃的特殊记忆和老少酒鬼
nilsen714 发表评论于 2016-01-11 23:08:49
70年代青岛下馆时也要水票,没有水票吃不上饭,没办法只能从黑市买水票,水票每张5市斤,5分一张,全市通用。最困难的是拉屎撒尿也要票,兜里也要准备几张。
是的,海蛎子是非常鲜。但如果天天吃也还是会怕 : )
79 年时还没有真正开始旅游。记得84年已经比较挤了。
谢谢留言!
下馆子也要水票?那可能是不同年份规矩有不同了。空气票是开玩笑了吧?可能是受到现在环境的启发,产生了新的灵感?
谢谢留言?
谢谢鼓励!常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