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琪儿的博客

天涯知己:正在受苦,奋斗而必胜的自由灵魂。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漫漫归乡路(十一) 天凉好个秋

(2014-01-07 17:44:10) 下一个

[谨以此部长篇连载献给我的女儿, 以及所有正奋斗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 并以此纪念逝去的青春岁月。本故事中许多人物和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为巧合。谢绝任何转载!]

[伯多禄前书]

2:11 親愛的!我勸你們作僑民和作旅客的,應戒絕與靈魂作戰的肉慾;

2:12 在外教人中要常保持良好的品行,好使那些誹謗你們為作惡者的人,因見到你們的善行,而在主眷顧的日子,歸光榮於天主。

 
 
   二零零六年,加拿大温哥华。

    在位于市中心离史丹利公园不远的一座高层写字楼里,雪伦正埋案审核工程图纸。

    差一刻十一点钟,雪伦的电话分机响了,是人力资源部萨拉打过来的。萨拉的英语带有加拿大西部女人特有的口音:清晰,轻柔,且尾音上扬。

    “雪伦,还记得吗? 上周我们定好了今天上午十一点钟,查里要和你谈话,我也出席。”

    上周的今天,雪伦在ABC公司工作正好一周年。

     ABC公司原本是一家小建筑设计公司,近几年规模发展起来,一跃成为BC省第三大建筑设计公司。主要承接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项目。

    虽说是全省第三大建筑设计公司,其实加上两个外地分公司,员工总数也没超过一百人。

    在雪伦的故乡,此时正值大兴土木,超过百人的建筑设计公司比比皆是。雪伦出国前工作的那家国家甲级设计院,拥有员工一千五百人,分院遍及全国各地。

    而加拿大,毕竟属于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大规模的房屋兴建阶段就已落帷幕。建筑设计这一行业在加拿大早已成为夕阳行业。在大温地区的五百家建筑设计公司,有三分之二是只有老板的一人建筑师事务所。

    所幸的是,在二零零二年,温哥华成功申办了二零一零年冬季奥运会。于是,就有了一些为举办奥运会而修建的建筑需求,还有因为奥运会而推动当地经济所派生的一些项目。

    雪伦认为,自己在加拿大还能幸运地从事原来的建筑设计职业和此不无关系。

    雪伦在ABC的职位是实习建筑师,这一年来一直给作为项目主管的建筑师西德做助手。西德经验丰富,耐心,做事有条理,雪伦对这位顶头上司是满意的。而西德也喜欢雪伦的认真负责和高效率,在工作上也很信任和依赖雪伦。

    公司按照惯例,在这一天给了雪伦一个工作表现评估(Performance Review)。这次评估是由总裁比尔给做的。比尔也是西德的顶头上司。比尔的评估主要是依据西德对雪伦一年来的工作表现的评价。之前比尔和西德为此谈过话。评估时, 萨拉也在,主要是作笔录。令人扉夷所思的是,西德缺席。

     当天,雪伦便接到了萨拉整理的书面评估总结。虽然雪伦觉得, 这次评估结果正面的居多。总的来说公司上层对自己还是满意的。薪水上涨的幅度也算合理。但事后,还是决定让萨拉定个时间,约比尔和西德一起谈谈自己的想法。时间是一周后的今天,

     几天以后,比尔临时决定出差。按常规,这次会面要取消,等比尔回来以后重新约定时间。但是,人力资源部临时换成了副总裁查里代替比尔。

     当时, 温哥华建筑市场空前大好的形式造成了设计人员的短缺。各个公司都想方设法吸引和挽留好的员工。在前一段时间,每次工作表现评估过后,都会有员工或因不满意薪水的调整或认为评估不够公正而另谋高就。而每次项目换人接手,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更何况,象雪伦这样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当时的市场上是很难招到的。于是,这段时间公司上层调整了策略; 于是, 有了今天查里与雪伦之间的谈话,为的是给雪伦一个及时“伸冤”的机会。

     十一时整,雪伦准时来到查里的办公室。查里此时也已经放下手里的工作,示意雪伦在对面坐下。

     查里,看上去只有五十几岁。身材颀长挺拔,依旧明眸皓齿。而且未开口之前脸会变红,有着这个年龄的男人少有的腼腆。公司里的很多女员工私下里议论他时,都会不经意提到这一点。

     会脸红的男人,雪伦一直认为,是最懂得为自己化装的男人。会脸红的男人是有羞耻心的,往往也是谦虚的和心地善良的。当年,和雪伦谈恋爱时的兰凯也会常常脸红才博得雪伦的好感和信任。而在雪伦的家乡,会脸红的男人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正在濒临绝迹。

     “雪伦,“查里开门见山地说,脸色依旧在瞬间绯红, "对于一周前公司对你的评估,是否觉得公正?有没有什么想法?"

     雪伦答到,“总的来说,我认为是公正的。只是在比尔谈到我的性格方面时,不是很清楚他的想法。”
   
     "这个么?” 查里沉吟片刻说,“因我当时不在场,还是等比尔回来在请他澄清一下。”

     查里清了清嗓音,接着说,“雪伦,能谈谈我自己的想法么?”

    “请讲。”雪伦答到,一副迫不急待的神情。

    “雪伦,你来加拿大多久了?”查里先问了雪伦一个问题。

    “有五年了。”雪伦如实回答。

     “雪伦,你知道吗?有研究表明,移民在异国他乡的最初几年,是心理面临挑战的阶段。你似乎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与此有关。“ 查里故意将“性格内向(introvert)”说得很慢,生怕雪伦听不懂这个单词似的。紧接着查里话锋一转,“不过,问题也不大,我们公司里还有几个员工也是你这样的内向性格。”

     查里的话是善解人意的。尽管如此,从他貌似轻描淡写的语气中,雪伦还是听到了这样的话外音:"你的性格要是能外向一些就更好了。"

     于是,雪伦连忙回答说,“谢谢您指出这一点。我会努力改善的。”

     查里看一下手表,时间还早,就开始下一个话题.

     "雪伦,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

     “我喜欢和耐心,做事有条理,业务精通的人工作,比如西德。”

     “那你不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呢?”

     “当然就是具备与上述特点相反的人。”

     “比如......?”

     雪伦诧异地望着查里,心想,“查里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不是让我打同事的小报告么?”

     雪伦想起了以前在国内设计院工作时,常有同事为了争项目和奖金打别人的小报告。自己也曾被出卖过N次。雪伦最痛恨背地里打别人小报告的人。正因为如此,自己也从来不向上司打别人的小报告。

     于是,雪伦说,“您知道,我才来公司工作一年时间,目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也许意识到自己最后的那个问题有些唐突,查里的脸更红了。

     查里的办公室朝向东南,在秋日的上午光线很好。十月,温哥华的天气依旧温暖宜人。可不知为什么,雪伦打个冷战。

     温哥华这些年大陆移民增多。很多当地白人不喜欢大陆移民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比如,他们认为大陆移民太有钱了,抬高了温哥华的房市,有些白人因买不起房只好搬离温哥华。还比如,他们认为大陆移民不遵守公共秩序,从一些超市里禁止某些行为的文字都是汉语可以看出这一点。等等。

     虽然加拿大是一个标榜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很多相关方面做得也算可圈可点。但是雪伦觉得,种族歧视还是有的。

     有一次,在市立图书馆的借书处。一个白人青年远远的站在前面的读者后面,碰巧雪伦正打此路过。只是为了抄近路,雪伦决定从两人之间大大的缝隙中通过。没想到,白人青年误以为雪伦要夹塞儿。没等雪伦来得及解释,白人青年就暴风雨般地开始抨击开了。于是雪伦听到那句最伤人的话,“为什么不回中国去?!”
    
     不过,在受到伤害之后,雪伦有时扪心自问: 自己就没有种族歧视么?如果走在一个僻静的街道上,迎面走来一个黑人青年,自己能一点不感到紧张么?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不是种族歧视又是什么?
 
     查里既然问自己不喜欢和谁一起工作,就也会向其他人问同样的问题。如果碰巧问道一个不喜欢中国人的同事,他/她会怎样说自己呢?

     当雪伦从查里办公室走出来,回到自己座位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十二点钟。同事们陆续开始午餐。ABC公司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每天午休时间,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的食物香气。

     雪伦向窗外望去,史丹利森林公园一片多彩斑斕的缤纷秋色。

     雪伦想着刚才与查里的谈话。特别想到查里提到的关于自己性格内向的那段话。

     尽管老祖宗说,“沉默是金”。但是,在职场上,一个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人相比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更受欢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雪伦心里是清楚的。

     回想自己从当年不顾一切跟随兰凯来到异国他乡,经历最初阶段的迷茫,两年的寒窗苦读,接下来有了专业工作却整天因来自语言的压力而担惊受怕。现在,她和兰凯都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工作,日子似乎一天一天地好起来。但是,雪伦却生病了。

     雪伦得的是思乡病。也许是温哥华太安静了,也许雪伦觉得人生已经没有再奋斗的目标了。总之,她经常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主要包括自己过去在故乡中国的一些好的经历和不好的经历,还有所经历过的一些好人和不好的人。

     ABC的工作对于雪伦来说,相对要轻松。每当完成手头工作,在等待西德布置新的工作时,雪伦的心就飞回了遥远的中国。

    因为雪伦在ABC的工作与过去在中国的时候是一样的,都是建筑设计,雪伦会常常触景生情,想一些原来在国内工作时发生过的事情。

    比如,她会想:谁谁善待过自己,如今确天各一方。为自己无力偿还对方而感到愁怅; 还有, 自己曾无心伤害过谁,现在想道歉确没有机会了。等等。

    而ABC的其他员工,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更乐于谈天说地。坐在雪伦对面的美国女孩霍普就十分健谈。

    有一次公司电脑总服务器出了故障,大家没法工作了。公司的几个女员工排成了一队找霍普聊天。霍普专业技术一般,但是很多同事都喜欢她。

    想到这里,雪伦不禁轻轻地叹了口气。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