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琪儿的博客

天涯知己:正在受苦,奋斗而必胜的自由灵魂。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漫漫归乡路(一) 心灵的家园

(2013-12-15 07:02:10) 下一个
   [谨以此部长篇连载献给我的女儿, 以及所有正奋斗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 并以此纪念逝去的青春岁月。本故事中许多人物和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为巧合。谢绝任何转载!] 

   二零一三年圣诞节前夕的一个星期日午后。多伦多的圣保罗天主教堂,弥撒仪式正在进行中。

    台上, 神父高声朗读大卫的诗:

    “上主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敌人面前, 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 我且要住在上主的殿中,直到永远。”

    玫瑰窗外正飘着雪花,教堂上方十字架上的耶稣酮体被映衬的愈发耀眼和圣洁。

    雪伦,一位来自中国北方的女建筑师,此时正端坐在教堂的后排座位,专注地聆听着。

    这首大卫的诗是雪伦的最爱,每次聆听或诵读都有不同的感受。她尤其喜爱这一句: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人的一生,究竟会经历过多少个”死荫的幽谷“,又会遭遇过多少”不测的风云“,没有人能够提前预知。

     比如,就在刚才雪伦来教堂的路上,亲眼目睹的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在路口转弯时上了人行道,将正在等公车的一位印裔妇女当场撞死。

    还比如,昨天一上班,雪伦接到老板的指令。老板临时决定出差,原定好第二天交差的工作,要她在几个小时内务必完成。在雪伦的工作中, 类似的”不测的风云“经常发生。

     兰凯, 雪伦的先生,经常讥讽她说,“所谓宗教, 就是一时用来麻痹自己的精神鸦片,之后该干什么还要接着干什么。”

     雪伦对这样的说法则不以为然。她与生俱来地缺乏自信, 敏感,且完美主义,如今又飘流在异国他乡, 若不是被天父及时所拣选,是不会有今天这份内心的宁静。就冲这一点, 天父的恩典难道还不够吗?

     说起雪伦的不自信,有一件事情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雪伦的大学本科是毕业于中国北方一所名校的建筑学专业. 可是她还是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又读了研究生。出国以后本来有了专业工作,又回学校深造。几年之内不考个专业方面的这证那证就觉得心虚。
    
     今天是天主教年历的圣诞期,是个喜庆的日子。按规定,今天主持弥撒的神父要身着粉红色圣袍。在雪伦的印象中,这是一种只有新娘子和小女孩偏爱的粉红色。她因从基督教转过来没有多久,生平还第一次看到一个男人身着粉红色的服装。而且此时此刻,神父身上这件粉红色圣袍,看上去既圣洁,又增加了今日弥撒的欢乐气氛。

     神父接着说,“我们很多人会遭遇过一些不好的经历,那些遭遇如停留在记忆中,就是我们灵魂中'死荫的幽谷'。”

     是的,还有那些可怕的记忆。 雪伦有时想,人要是没有记忆, 也许会少许多痛苦和困惑吧。
   
     想到这里,雪伦的思绪开始飘忽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