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英文学习方法--长线投资

(2007-06-04 17:00:02) 下一个
来到这里没有超过5年,关于语言一直很有自信,不说明白,人人都以为我是出生于此。我的方法也很简单,是我自己的实践,希望能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如果要给我的方法起一个名字,就应该是“感知自然法”。所谓自然,就是不依靠老师,教材,培训和其他辅助资源,主要靠自己每天接触的媒体(比如,你是学生的话每天一定要看课本或资料);循序渐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中(诗歌,电影,甚至童话都可以),放松地去学习,并且把这种学习一体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没有学习的开始,也没有结束,千万不要泛泛题海;最重要的是,按照自然的顺序,先听,耳朵顺了以后,再说,再读,写在最后。
所谓感知,我认为是我成功的秘诀,就是把头脑的分析抛弃,用感性的理解来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听,说,读,写的顺序很重要。如果没有语感,光会读或写,那不是语言能力,只是一种书面交流能力,或者是一种翻译能力。感知,也代表了我没有生词本,不靠记忆力,而注重的是理解力。死记硬背的记忆,不仅吃力,而且效果很短暂。
我很幸运,天生对声音的变化,比如强与轻,快与慢,高与低等节奏,音色特别敏感。喜欢捕捉节拍和音乐或语言背后的情感。小学3年级刚刚开始学字母,作为辅助材料,每个学生都有一盘简单会话的录音带,什么早上起来,路上碰见了小朋友等,每一课都不超过4句短句。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奶奶就重复不断地放给我听。到什么程度呢,虽然我一句也不懂,只是猜测,也没有课本,但是我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所有的对话,甚至背景音(走路,敲门,闹钟等)。简单说,就是鹦鹉学舌,到达了可以取代录音机的效果。而对照其他同学,因为听不懂,从头到尾把它听过一遍的人都很少(关键原因是不考试吧)。
虽然这样的听力训练好处不是直接的,但是多年后我回头看看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觉得它至关重要。否则,你不能准确把握一句话的重点词,不能听出口气和语调,不能在有生词的情况下猜测估计。而且,自己开口说不知道节奏和强调。就像从电子琴曲调,或者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失去了美感和动感。
可能因为听得准,我从来没有发音问题。启蒙教材的录音带是标准的英式发音,从这里过渡到美式,也没有费太多功夫。
从听到说,又是一个飞跃,我再次幸运地在快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跨过了这一栏。我有3部Disney电影,很经典,狮子王,阿拉丁和风中奇缘。那时都是在录像带上。纯粹因为喜欢,也因为没有其他的娱乐,我把这些原版的电影每一部都看了不下30遍。从不懂,到似懂非懂,到可以去配音的熟练,同样,没有查过字典,都是放在语境中去体会它的意思。至今做梦人会梦见Simba,Poccohuntus等角色的对话与表情。(好像最近看日本动漫,不知不觉学会了简单的常用句子)
那时上初中,我们的学校本来就很强调英语,我本来是努力程度一般,成绩平平的学生,可是这听与说的基础,让我奇迹般的在初三,一下子超越了大多数人。我这么说因为其他的功课就没有这样的进步。我的考试仍然不能算好,因为我懒,不多做题,都是靠感觉;但也正是因为靠感觉,我后面的道路越来越容易和轻松。我认为听与说的基础,不只是像加法那么简单,而是在后面的学习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高中时准备托福,只是周末去上课,平时多看多读一些,写了十几篇文章,没有全副武装的备战,也没有模拟考试,也仍然考得完全出乎我意料的好。这时我才意识到,我自己的方法是对的,事半功倍。后来考雅思也是,记得口试的考官与我聊得很投机,她第一次作考官我第一次口试,我们都很愉快,成绩当然没得说。
语言好的好处当然很多,为我来到这里读大学后打开了很广的一扇门,让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这样一来,看书读书又反过来促使我更多的吸收新的词汇和学术写作的能力。我记得刚到不久,有前辈建议我学工程或理科,前途好,说中国人毕竟语言不如人家。我凭着自信和直觉,还是选择了社会学科,如果没有语言工具的掌握,一定会辛苦很多倍。
一旦突破了听与说,也就是有了语感之后,读和写其实不难。先说读。我读的时候好像有个动听的播音员在头脑中,用不着分析结构语法,能专注在这句话的意识上。循序渐进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在于精,吃透,而不是多。
什么叫做少而精呢?我的心得就是要及时使用新学的词汇和短句,特殊表达等。同样,因为强行记忆是短暂的,你最多认识它,它仍然不能为你随心使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吧,读书可以很快,要写得时候觉得自己的措辞造句很幼稚,总是在重复使用不多的选择)。
其实只要读书时多留意,及时写下来,再自己多读读,多自己造句,使用多了,自然就记住了。这样,读和写就成了连贯的一体。当然,如果是新的词汇,就不能用中文记,一定要用英文的解释。我很久没用英汉字典,都是英英字典。如果是新的表达,就更要写作时多多使用了。这样,我学习就不是靠记忆,靠头脑翻译,而是靠感知,就像学母语一样。即使很久没用忘记的东西,熟悉后很快又能想起来。我的词汇量很小,记忆力与很多人比都不行,但是,我敢说我的运用能力很强,我学一个单词,它的不同形态都会注意,还要花力气体会它与近义词细微的差别。
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当然不同,但是,我不赞成分割式的学习,什么语法,写作等板块;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我们越能调动越多的感知方式,就越有立体,长久的作用)。突击式的考前强化固然有用,可是我觉得,稳固的果效,还是来自于用感知能力,自然地学习。当然,我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无心插柳,意外而来;所以我想,他人如果也能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用自然的顺序,用自己的感知而不是头脑,假以时日就会有成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百惠千我 回复 悄悄话 你的方法也是我刚刚认识到的有效方法之一。大力推荐。

从文中还看出你奶奶平时对你挺好的,“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奶奶就重复不断地放给我听”。是个懂教育的好奶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