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百合

Lily of the Valley - 遗世独立, 孤芳自赏。
博文

(图片摘自网络)(十一)作文难写(原创作品、请勿转载)永远都不会忘记平生第一次作文考试,四十分得了两分,而且还是老师给的同情分。记得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那时的语文毕老师,总是笑眯眯的。以前是教音乐的,不知带我这个班是不是第一次。还记得第一次上作文课,写的作文是描述一只小猫。感觉上作文是老师写的,关健词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在底下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网络)(十)世事无常(原创作品,请勿转载)1989年的夏天是个多事之秋。那年我高二,过完暑假准备上高三。那年的6月4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六四天安门事件。也是在那年暑假,我第一次听说了小学同桌军车祸身亡的消息。就像关于六四的民间传言、官方报道,让人搞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明知道真相很可能是残酷的,内心却满怀希望,希望听到看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网络)(九)小学时光(原创作品,请勿转载)回忆小学时光,就不能不提我破相的事。破相这一说法,其实是在我离家上高中以后,我那一根直肠子,时不时冒出几句不经大脑的话的老爸盖棺定论的。说得兴起之时,全然没有留意到老妈在一旁几番阻止的目光。那年回去过暑假,老爸兴高采烈地和我讲他巧遇张半仙的事:“这张半仙不是我们本地人,见到我,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网络)(八)金色童年(原创作品,请勿转载)我的童年是金色的,因为它纯真无邪;我的童年也是模糊的,因为它无忧无虑。就好像做了一场甜甜的梦,醒来心里还有暖暖的欢喜,却怎么也回想不起其中的点滴。记忆的碎片,如同马赛克,在金色的阳光下镶上了一道暖暖的边。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奶奶去看花鼓戏。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就驻扎在大礼堂里。白天排练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网络) (七)血浓于水(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第一次见到四叔,是在爸爸的葬礼上。爸爸要出棺的那天,四叔专程从武汉赶来见爸爸最后一面。一张和爸爸几乎是一张模子里刻出来的脸,只是年轻了一、二十岁,对着爸爸嚎啕大哭。这就是爸爸同母异父的兄弟,多年未见的手足,却和我们一样对爸爸的离世有着撕心裂肺的哀痛。心里有着莫名的感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微信)(六)命比纸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我有三个奶奶。一位是我素未谋面的亲奶奶。一位是我有过几面之缘的后奶奶。而这第三位奶奶其实是我的保姆。从我刚满月就来到我家,一直把我抚养到八、九岁。不是亲奶奶,却胜过亲奶奶,她是我生命里真正意义上的奶奶。就象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里的大堰河,我的奶奶也没有名字。因为夫家姓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图片摘自网络)(五)彼岸花开(原创作品,请勿转载)最后一次见到外婆是在梦里。从此颠覆了我当时近十年在学校里所受正统无神论教育的根基。那是我第一次深切地亲身体会到: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并非如灰飞烟灭;身体死了,精神传承,灵魂不灭。记得那年我在读高二,在一个离家得坐公汽四个多小时的高中住校。那晚我睡在上铺,看见外婆在我寝室门外站着,眼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乘马会馆-百度百科) (四)妇女干部(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我到现在都一直难以相信,我那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小脚外婆,年轻时居然会是妇女干部!外婆是乘马岗乡人。乘马岗乡位于麻城西北部,是“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一个只有300余平方公里的乡镇,走出了26位红色将军(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6人,少将16人),还有35位国家省(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黄麻起义_百度百科)(三)巷战英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我的爷爷是个革命老干部。巷战英雄是我给他加的。听说解放前爷爷在武汉很会打巷战,官至营长。提起爷爷的大名,据说当年很多老武汉人都还记得。不晓得是不是小时候一次意外摔坏了脑子,我记事特别晚。从我能记事起,他就退休回老家,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城广济养老去了。印象中,听爸爸叔叔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摘自网络《霸王别姬》剧照-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原创作品,请勿转载)文革结束那年,我才四、五岁。所以对文革的印象也是从长辈们那儿道听途说来的。只不过不同的是,大人们对那一段经历大多有点讳莫如深。仿佛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忘记。偶尔聊起,也不过是只字片语。待你想要多追问两句,就都很快地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了。所以我对文革的印象是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