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雁客

致仕老者,时事闲谈。
博文
《人民的名义》最滑稽的一个情节,就是开篇的时候,最高检反贪局的侯处长掌握了丁义珍行贿赵德汉的线索,马上打电话给他的同学,汉东省检院反贪局的局长陈海,要他马上拘捕丁义珍,“这盘菜可不能让他跑了”。正厅级的丁义珍竟然是副厅级处长侯亮平的“菜”?搞笑!中国有严格的干部管理权限,这个“管理”不限于提拔使用,还包括调查、惩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民的名义》中,农民的儿子赵德汉处长,被用来当”小官大贪”的符号,被搜出了整整一堵墙的钞票。科处级的“亿元贪官”生活中不是没有,但是拿一个国家部委的处长当“小官大贪”的符号,显然又不知道中国官场的权力运行模式了。中国实行中央集权、“条块结合”的行政体制,按照各级政府、政府部门、部门处室的层级分割事权。政府管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出身高校,有教授学衔,是知识型领导的符号。这个人物的人设,也是悖离常识的。毛泽东时代,知识分子是“器”,可以为“君子”所用,但是不可依靠,加上有一大批打过江山的将领需要分封,所以干部以工农出身为主。邓小平实际上执掌中共以后,对老毛时期“三结合”的干部路线颇有不满,于是提出了革命化、知识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同志”是中国政治的独特风景,但并非中共的创造,而是源于封建时期的“绅权”。《人民的名义》当然不会让这种官场元素缺失,于是就有了老同志陈岩石。 和丁义珍这个外逃贪官的标签不具备代表性一样,陈岩石这个“老同志”的标签,也贴错了。 在毛泽东时代,领导干部终身制,只要不被打倒,就可以在职位上呆到死,哪怕老年痴呆也无所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民的名义》讲到汉东省的官场有两大帮派:汉大帮和秘书帮,这自然是对中国官场存在的“团团伙伙”的标签化表现。当然,剧中也仅仅是随意贴了个标签,没有反映出官场帮派的真实状况。官场以外的观察者,往往简单根据官员的履历,像分萝卜白菜一样把官场分成“太子党”、“团派”、“清华帮”等等,看起来煞有介事,也流传甚广,殊不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反腐神剧《人民的名义》我没咋看,只是断断续续了解一些情节。所谓内行看门道,在我眼里这部剧是幼稚可笑的,尤其是官场文化方面,简直就不靠谱。这段时间外孙上幼稚园去了,趁闲着,跟大伙儿普及中国大陆的官场文化。《人》剧的人物,非常脸谱化、符号化。我们先从外逃贪官的符号丁义珍开讲。丁义珍是京州市分管国土和城市建设的副市长,一般人看来国土、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