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

一位智者在一本仅有五千言的经书中,却提出人应该柔弱处下,要象水一样的处世观点。他从人、万物草木的生长发展中发现这么一个客观现象:
博文
探求和谐之道共建和谐世界——在国际《道德经》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2007年4月22日,中国·西安)                   刘延东各位来宾、朋友们:古都西安,春意盎然,群芳争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道教界人士相聚一堂,可谓人文荟萃,群贤毕至。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协,向国际《道德经》论坛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十四课尚贤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少为盗。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可欲,使夫知者勿为也。无不为,则无不治。这一课是讲尚贤,尚不尚呢?尚,就要争,不尚就不争。尚不尚难得之物呢?你尚,强盗就多;不尚,强盗就少。尚不尚可如啊?不尚,心不散;要尚,思想就分散嘛。那是讲尚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三课可得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悦,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一课讲的是可得。那么也可以不得。可得和不可得,怎么样呢?怎么才算可得呢?知者不言就可得,言者不知就不可得。塞其悦,闭其门,挫其锐,你就可得,反之就不可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二课治国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一课讲治国。有的人一听治国,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与我无关。究竟与我们有关还是无关呢?实际上对我们关系大得很。从大一点的范围来讲,是治国。从小一点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十一课天道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一课讲的是天道。天道是什么天呢?就是我们头顶的那个天,太阳系的这个天。修到天道这个层次了,也就是修到天人合一了。天人合一了怎么样呢?就是天有多大,人有多大,天有多高,人有多高,天边的物体,一手就可以抓到。就是这么个意思,这就是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课为道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一课讲为道。我们修道修德,为道者要日损,为学者要日益。那做其它事情呢?为道是什么样呢?为事怎么样呢?从人的角度讲,为事就有为。从修道的角度讲,为事就要无为,为任何事都要无为。但是人道做事就是有事,这两个恰恰不一样。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九课绝学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泽兮其若海,废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欲异於人,而贵食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道德经》是科学养生真言         --我背诵《道德经》的体会一九九二年五月,我开始听孙享林老师讲《道德经》,前后参加了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其中,初级班的课我听过多次。从那时开始,我全心全意地背诵《道德经》,严格按照“修炼方法”的规定修炼。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练初级班,一九九五年至今一直按中级班的“修炼方法”练功,至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八课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一课讲德,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七课悟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一课是讲悟道。我们很多人都在说,“我悟道”,大家都在说。乱悟,结果反而悟坏了,所以不能随便悟。比如拿一个国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