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草原的故事

  在草原深处插队的老知青,讲述60年代末蒙古草原的故事
博文
(2009-04-25 14:23:52)
 冬营盘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整个漫长冬天,牧羊、接羔保育都要在这里进行,冬营盘地点选择,不但要求要避风保暖,还要求离冬季草场和水井都近的地方。我们知青包的羊群属新来户,好营盘早就被老社员住上了,我们知青只有再去开辟新的营盘。我和小梁包的这群羊,被分派到尔登山的山脚下,在一个小山包后安营扎寨了,这个地方真是不错,后面有座高大的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8-08 13:00:14)
下乡插队,最先接触的就是羊群,直到被选调时,也一直是在跟着羊群打交道,所以在牧区生活的这段经历中,对羊的了解,对羊的感情,对牧羊生活的体会都是最深的,至今还能滔滔不绝的讲出许多有关牧区放羊的故事……。接羊羔刚到牧区,先与三个蒙族五保户老太太一起放了两个月的羊。在这段日子里,我从一个开始对放羊绝对是一窍不通,到后来基本上可以把重要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5-15 12:46:38)
每年春末夏初,都是牧区打(剪)马鬃、烫马印,煽马的最好季节,也是牧区一年里的一件大事,对在牧区生活的牧民来说,这可是个表现个人英雄形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年轻的牧人,盼望参加打马鬃比盼过节还心切,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以便好好凑凑热闹,出出风头,过把骑马、抓马、套马的瘾,说不定表现突出,还会被哪家漂亮的姑娘相中,找个对象什么的。因为,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2-26 09:33:28)
                                           我们的牧羊点,紧靠着边境,如果骑马直着朝那边走用不了二十分钟即可以越界走过去。由于边防地区有规定,通常情况下,我们放羊一般不会往边境方向去。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2-21 17:29:38)
 春天就要来到了,而此时也是一年中最难放牧的季节。母畜多在这时刚下完羔,啃了一冬枯草,再加上奶羔体内营养的大量消耗,全身瘦的只剩下了皮包骨头,放牧时,稍一不注意,就会引起牲畜的大量死亡。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由于其他地方冬草场草长得不好,在我们放牧草场附近,新迁来了队里的一群马,并跟我们的羊群同饮一口井的水。马群的到来,对我们来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09-11 20:55:57)
跃马扬鞭提起蒙古族,很多人就会联想到,骠悍的草原骑手,乘着矫健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原野上的浪漫景象。的确,世代生活在牧区的蒙古人,自打一降生,就被母亲放进摇篮驮到马背上,随着倒场的畜群到处游走。再大一点,首先学会的不是走路,而是骑马。成人后,更是与马朝夕相处,马不但是牧民的交通工具,放牧时的得力的帮手,更是牧民忠诚的朋友,马和蒙古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8-21 20:39:02)
在我们队插队的知青中只有我和小高是来自同一学校,他在学校大我两届,我认识他是在我校的联欢会上,因为他拉得一手好二胡。后来听别的同学说,他母亲是市歌舞团的,从小受家庭熏陶,他特别喜爱乐器,又有歌舞团的叔叔阿姨指导,所以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要不是赶上运动,他是准备要去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我跟他并不很熟,来这里插队的路上,发现他不大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8-04 11:51:24)
经过一冬天骑骆驼放羊的锻炼,我和小梁骑驼的本事有了突飞的进步。这可真不是吹的。一次,太阳快落山了,我赶着羊群往回走。我家住在一处低洼地的枳棘湖旁,要下一个很陡的坡,才能回家。我骑着二黄走在羊群后边,快到家时,羊群的母羊为了奶羔子,率先冲下坡,随后整个羊群跟着朝我们的住处跑去。往常,二黄下这段坡会很小心,每次它都昂着个头,慢慢得倒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23 05:42:34)
我每月都要到队里的小卖部去买些生活用品,开始时并没太留意,后来发现队部周围的山坡上,经常有一个十七八岁小伙子在放牧着四五只新疆种公羊。每次碰到他,我都主动想跟他打个招呼,但他总是有意躲开。我还发现,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离近才看清他的右腿是被一节特制的木头代替的。这天我又到队里来给我的马领马料,走进大队仓库大院时,我看到那个放种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16 14:32:07)
我下乡所在的公社,地处内蒙西部的戈壁滩。这里地广人稀,牧草稀疏低矮,气候干燥寒冷,很少能遇到像内蒙东部区那样,骑马在齐腰高的草丛行走的情景,而且不少地区是大片的盐碱地,在这里仅生长着骆驼刺和一种马,牛,羊都很少吃的低矮略带咸味的灌木,当地人叫它篙碑,可这些确是骆驼的美味佳肴。正因为这种戈壁的自然,环境,气候非常适合骆驼的生存,所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