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也喜欢蒙古民歌 (跟木木的贴讨论)

(2008-10-07 20:45:57) 下一个

我为什么喜欢蒙族民歌

木木真木


记得第一次听到蒙族民歌是小学校的高音喇叭播放的《牧歌》(后来知道是俞丽那的小提琴独奏),当时只觉的整个人一下的傻了,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那低回婉转,如慕如诉的旋律。从那以后,就死心塌地的迷上了蒙族民歌。再以后,经历的事多了,就更加体会到蒙族民歌的宽广壮阔,辽远苍凉。记得有本书说音乐具有超人间性。这正是我听蒙族民歌的感受。我总觉得它们是来自我们想象所不能及的某个地方(天国?),它们穿越时空而来,暗合了天地和心灵的内在律动。听那些蒙族歌手的演唱,的确是全身心的投入。何止投入,简直是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因为他(她)们的表情和身体语言仿佛在说:“不是我在唱,也不是我要唱,而是歌在唱,歌要用我的身体唱”。想必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了吧。听着这样的歌,想要不产生共鸣,不受感染,不沉浸其中,只怕由不得你。我们的肉体凡胎如何抗得过天国的感召,却又何需抗?让音乐引领着我们神游天国吧!

下面选的这首《鸿雁》歌词明白晓畅,意像简洁。旋律也相当质朴,每段四个乐句,两两形成对答,非常工整。怎么样,你有没有感到南去北归的雁翅一下下的拍在你的心坎上?有没有感到游子的优伤与无奈,以及对故乡家国的深深眷恋?来来来! “酒喝干,再斟满”,木木舍命相陪,不醉不还!


蒙族民歌《鸿雁》


鸿雁
天空上
队队排成行
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
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
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
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
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HFvYZFzXu4/
@@@@@@@@@@@@@@@@@@@@@@@@@@@@@

阿原发现听蒙语版的感觉更要好上很多!
链接在此:www.tudou.com/programs/view/u49OwgBmNZo/

还有, 俺觉得这种苍凉旷远,引领听者的情绪四维伸展的,跟当地的自然风光有关系,一望无际的草原伸向天边;
跟该民族的(亚)文化和历史也有关,游牧征战的铁血史,赋予了音乐的豁达大气。

很多年前了俺注意对比过不同地方的民歌,发现自然风光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比如西南多山的地方,歌儿的调子高而婉转跳跃。而蒙古草原的长调少跳跃却是延伸,等等等等。
木木说:“说的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么。加一个江南水乡的娇柔温婉。”

木木是一个勤奋的有些完美主义的写手。他把第二段改了一下,用了“载不动许多愁”的意思: 下面选的这首《鸿雁》,歌词明白晓畅,意像简洁高远。旋律也相当质朴,每段四个乐句,两两应答,非常工整,一如丝纹不乱的雁阵。你听出来了吗,南去北归的雁阵里,哪一只是你?它载得动游子的忧伤与无奈,对故乡家国深深的眷恋吗?它疲惫的翅膀一下下的拍在你心坎上,你的心颤栗了吗?“天苍茫,雁何往”,雁犹如此,人何以堪?来吧,朋友!“酒喝干,再斟满”,木木舍命相陪,不醉不还! 阿原读后,佩服不已,说:木木,你这是“有我之境”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木木真木 回复 悄悄话 能在你家里有个座位,不胜荣幸之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