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98)
2007 (56)
2008 (45)
新年伊始,蓝灯书屋推出新书《 Final Exam: A Surgeon's Reflections on Mortality 》。作者是华裔女外科医生 Pauline W. Chen 。年仅四十岁的 Pauline 走过傲人的医学教育路程。这位哈佛本科毕业生在西北大学读医学院,在耶鲁作外科住院医,在 NCI 和 UCLA 作器官移植 fellow ,多年的刻苦训练使她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
Pauline 三十五岁那年正在 UCLA 作肝脏移植 fellow 。在获得第 83 例器官捐赠者之前,她已经相当熟悉常规过程:这是脑死亡患者,心脏仍在搏动,胸壁仍在起伏,她的职责是剖开胸腹腔收获脏器。第 83 例捐赠者是恰如 Pauline 一般年龄的亚裔少妇。某种同类相怜的恻隐之心使 Pauline 在手术中产生错觉,仿佛她在给自身做手术,感受到一种自体撕离的脏腑之痛。术后 Pauline 疲惫不堪,被一种难以言传和无法承受的哀恸所击倒。
Pauline Chen 的父母来自台湾。她七岁的时候曾随从母亲返回台湾去陪护因脑瘤动手术的外祖父,全家人不安地守候在手术室外。当外科医生走过来告诉家人肿瘤完全摘除的那一刻,这个小女孩就萌生了长大后从医的愿望。 Pauline 在哈佛念医学人类学时明确立志进军医学院。住院医生训练期间她曾有写作冲动,并在百忙中尝试写过点短篇随笔。直到完成第 83 例器官移植手术那年,她结束了漫长的职业训练,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空暇。
她报名参加了两门写作课,创作灵动和行医经历使她有感要发。她和所有的医学同窗一样,对视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的医生职业充满理想色彩,然而每天束手无策面对死亡又是这个职业无法摆脱的阴影。 Pauline 情不自禁地写下医生面对生命最后时刻的矛盾心情。她的写作老师意识到现代医学的非人性倾向在折磨着这位女医生的心灵,她认真地鼓励 Pauline 必须把这些故事写下来。
在写作过程中, Pauline 将自己置身于这场艰难的“期终考试”中,以细致的笔触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书写这份答卷。答案仍然是矛盾的:医学是神圣的人道事业,医生要具备同情生命的善良和追求科学的智慧。在医学实践中,医生既要饱含充沛的同情心,又要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从事科学行为,两者间的平衡难以取得,对于器官移植外科医生尤其如此。
Pauline 现在与丈夫和一双四岁的孪生女儿住在波士顿附近。她已经有五年不上手术台。除了写作外,她还担任一些教学和会诊。她清楚地知道她的外科医生身份和另一部分灵魂的感召,这个“期终考试”是永远没有终结的。
我把纽约时报对这本新书的评价援引在此: A series of thoughtful, moving essays on the troub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medical practice and emotional events surrounding d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