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系列制度地缘篇》
被劫持的制度:当联合国成为危险机器
从川普遭遇三重事故,到疫情 3000 万死亡的制度黑洞
一、三重事故:制度羞辱的瞬间
2025 年的联合国大会,本该是各国领袖登台阐述愿景的舞台,却在川普的演讲过程中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三重事故:自动扶梯急停、提词器黑屏、扩音系统几乎失声。三者同时出现,直指一个制度性的信号在这个八十年的机构内部,连最基本的礼宾与技术安全都失去了可信度。
川普将此视为蓄意破坏,认为这并非单一故障,而是制度敌意的集中表现。即便联合国试图推责,将提词器归于白宫,将扶梯解释为摄像师误触,这种迴避更强化了外界对其腐败与无能的印象。
二、被恐怖分子渗透的人道机制
在更深层的结构上,联合国的部分下属机构早已被利益集团和武装组织劫持。以 UNRWA 为例,其长期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雇佣本地人员,却缺乏有效审查。多项调查揭示:部分雇员同时是哈马斯成员,甚至直接利用联合国的学校、仓储与资金支持恐怖活动。
这意味着:本应救济难民的制度,被恐怖分子转化为武器库。若以人道主义为外衣,却暗中支援攻击,以色列与西方国家的信任彻底崩塌,最终导致多国暂停资助。这一切表明联合国并非中立,而是成为冲突的帮凶。
三、疫情与谭德塞的污点
2020 年疫情爆发之初,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为疫情背书,延迟宣布国际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甚至公开赞美其透明与迅速。然而事实是:疫情信息早期被掩盖,全球防控失去了关键窗口期。各类独立研究表明,全球因疫情导致的实际死亡远高于官方通报的 700 万:
世界卫生组织自己的模型显示,2020 至 2021 年超额死亡在 1330 万至 1660 万之间,点估约 1490 万;
《柳叶刀》研究的结果更高,接近 1820 万;
一些综合性模型与统计汇总甚至指出,死亡人数可能高达 3350 万。
无论是保守的 1500 万,还是激进的 3300 万,这些数字背后都是具体的人命账。它们不仅代表着一次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更象征着制度性腐败、信息隐匿与政治庇护所造成的文明代价。
四、制度的崩塌逻辑
从川普遭遇的技术羞辱,到 UNRWA 的恐怖渗透,再到谭德塞的疫情掩盖,联合国呈现出相同的制度特征:
1. 责任推诿:任何事故都先行推给外部或成员国,缺乏自我问责。
2. 资源劫持:人道与救济被恐怖组织利用,成为助长冲突的燃料。
3. 政治庇护:在危机节点选择站队,而非秉持公正与透明。
五、文明侧影
八十年过去,这个机构已不再是战后和平秩序的象征,而更像一个被劫持的舞台:它提供的是庇护与遮掩,而不是解决与公正。川普的指控,不仅是个人的不满,而是代表了越来越多国家与民众的心声。
在数以千万计的死亡阴影背后,联合国的存在已成为文明的侧影:它提醒我们,制度一旦被腐败与恐怖挟持,就会从守护者沦为加害者,从秩序的象征变为危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