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系列·制度产业篇(第七章)》
Dojo不是GPU的替代品,而是制度的替代路径:
特斯拉为何绕开英伟达,另辟并行赛道
在当今AI狂飙突进的背景下,
然而,2025年中期,特斯拉的Dojo系统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很多人问:Dojo是不是英伟达的替代品?
本文的判断是:Dojo不是在“同一赛道”追赶英伟达,
而是另辟制度路径——在一个并行的世界里,
我们将从技术特征、战略路径、制度位阶三个维度来展开。
一、赛道之分:通用GPU与定制算力的分叉
从表面上看,Dojo和NVIDIA都服务于“AI训练”
但本质上,它们的设计逻辑与目标客户完全不同。
英伟达的GPU是一种通用算力平台,
它卖的是硬件+软件生态,是“通用型芯片国家”的架构——
Dojo则是一种高度定制化、仅为特斯拉服务的训练平台。
采用自研芯片D1、Tile结构与片上系统(SoC)集群,
这就像英伟达是芯片界的“通用港口”,
二、追赶的不是产品性能,而是制度主权
特斯拉打造Dojo的根本目的,从未是要超越英伟达的芯片参数,
第一,摆脱供应链与地缘依赖。
2022–2024年间,美国政府对AI芯片出口实施控制,
而马斯克的全球布局(尤其在上海、德国等工厂)
第二,优化资源结构,提升垂直整合效率。FSD需要长时间、
Dojo是为视频视觉模型而生,结构更紧凑,能耗更低,
第三,构建属于自己的AI闭环帝国。从数据采集(海量车辆)→
在这个闭环中,不存在“英伟达”的位置。
三、英伟达的赛道,是AI的公共设施;特斯拉的Dojo,
判断一项制度性基础设施是否“平行于主流体系”,
Dojo虽然在规模、生态、
1. 掌握了原生数据来源(特斯拉车队每天产生数十亿帧驾驶数据);
2. 自研训练芯片与系统(D1、Tile、Dojo超算);
3. 拥有训练目标的最终落地场景(FSD部署、机器人行动、
4. 形成了“数据—模型—部署—反馈”完整环路。
这就决定了,Dojo不是在“英伟达的赛道”上追赶,
正如电动汽车初期不是在传统汽车赛道竞争,而是另起炉灶,
四、估值空间与制度终局:特斯拉能否撼动英伟达?
在当前市值体系中,英伟达已高达4万亿美元,是AI基础设施的“
那么Dojo能走多远?
若按制度闭环逻辑评估:
2025年,Dojo尚属内部成本节约型平台,
2026–2027年,若Dojo完全承接FSD、
2028年后,若Dojo部分对外开放或延展至AI城市仿真、
但即使不对外开放,Dojo也已在特斯拉体系内,
五、Dojo是另一个方向,不是另一个英伟达
当所有人都在购买英伟达GPU、排队抢算力时,
这不是因为他看不起英伟达,而是他看到了制度控制权的重要性。
Dojo不是GPU的替代品,而是替代制度依赖的选择。
它不是在同一赛道追赶,而是在另一个平行空间里,
这才是Dojo真正的意义——不是一块芯片,而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