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图书馆出来,往西南方向走,不出五分钟,就到了伏尔塔瓦河边(Vltava River)的查理桥(Charles Bridge)。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长的河流,全长约430公里,从南部的波西米亚山区发源,穿越首都布拉格,最终流入易北河(Elbe)。我们过几天要去的南部小城CK 小镇,就被伏尔塔瓦河环绕。
布拉格的伏尔塔瓦河河面宽广,水色宁静,沿岸的古典建筑与红屋顶交错,有一种时代错乱的幻觉。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Smetana)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正是为这条河谱写的赞歌。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中,也多次提及伏尔塔瓦河,它象征着布拉格的永恒和宁静,在某种意义上与小说中描写的人生之“轻”与“重”形成一种对比,像一条潜流,也连接着主人公的心理与城市的命运。
查理桥连接我们所在的旧城区和对面的布拉格城堡区(我们明天要去),它建于1357年,是布拉格最古老,最著名的桥梁之一,由查理四世国王下令修建,历时几十年才建成。昨天下了一天雨,今天天气晴好,漫步桥上,欣赏两岸的景色,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宜人暖心。
桥上每隔几步就是巴洛克风格的圣人雕像,据说最著名的是圣约翰.内波默克,摸一摸他的雕像底座能带来好运。可惜我来回走了两遍也没找到他的雕像。
我倒是看见这尊有个妇人和小孩的铜像被摸得油光锃亮。
我不明所以然地上桥随俗也上去摸一摸,结果回来后查一下,居然这就是圣约翰.内波默克纪念碑的青铜浮雕板,描绘的是一位妇人带着孩子跪在圣人面前,祈求保护。
所幸我拍的照片够多,容我可以详细地讲讲圣约翰.内波默克的故事。他是波西米亚的一位殉道神父,因拒绝泄露王后忏悔的秘密,被查理四世之子--瓦茨拉夫四世国王下令从查理桥上投入伏尔塔瓦河淹死,铜雕的上方,我们可以依稀看见神父被扔下桥的画面。他也因此成为保守秘密和桥梁安全的守护圣人,被捷克人民敬仰。人们相信触摸这块浮雕可以带来好运,所以,几百年来,这块铜板早已变得光亮如镜。感觉全世界人民的命运共同体在这块板上实现了。
这是全景,请留意雕像头上的五颗星,象征圣约翰死后的奇迹显现,也是他最容易辨识的标志之一。
这是桥上的另外几座雕像。
老城区的查理桥下,也有几个有来头的景点。
这座雕像就是查理四世本人。他生于14世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又是波西米亚国王,是捷克历史上最重要,最受尊敬的国王之一。他主持修建了查理桥,以及圣维特大教堂等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布拉格的奠基者之一。他背后的大楼是查理大学(Charles University)的哲学大楼。这所大学也是查理四世在1348年所创立的,是整个中欧地区第一所大学,享誉甚高。而这座新哥特风格的雕像就是为了纪念建校500周年而设立的,庄严肃穆,周围还有象征智慧与学问的坐像,象征着查理四世的文化贡献。
紧邻查理桥旧城这侧桥头广场,和查理四世雕像相对而立的,是亚西西圣方济教堂(Church of St. Francis of Assisi),属于中欧唯一的捷克本地骑士修会 -- 十字红星骑士团。它是巴洛克风格,绿色穹顶是它最醒目的标志。外墙上的圣人雕像和顶部四周的圣人像也栩栩如生。教堂内如果有古典音乐汇演出,门口会有海报。
这是老城桥塔(Old Town Bridge Tower),长得有点像火药塔,建于14世纪,,属于桥梁整体防御系统的一部分。
站在查理桥上,向左观望,会发现河的左面水位高,右面低,好像有一点落差,很好奇这是为什们呢?而且船只能顺利通过吗?原来,那里有一道人工堤坝(Weir),有点像“河中墙”,把上游水位蓄高,防止干旱季节断流。而堤坝右侧是溢洪区,水从左侧流下,视觉上有一种落差感。两边的船要经过,就必须通过专门的船闸(Lock),像电梯一样升降水位,让船能够顺利通过。
就这样走走逛逛,到了右岸。右岸多是餐馆和小吃铺,我们找了一个人多的小店,去吃当地有名的烟囱卷冰淇淋。烟囱卷其实是匈牙利著名的街头甜点,但中欧各国的吃文化都差不多,因为再老早不都是奥匈帝国的弟兄嘛!烟囱卷外观像一个中空的圆筒,酷似烟囱。它的做法是用甜面团缠绕在一个圆柱形的木棍上,刷上黄油后撒上糖,在炭火或烤炉中慢慢旋转烤制。一般可以根据爱好,里面填上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外皮酥脆,内里柔软香甜,奶香扑鼻。
这是捷克大妈在做烟囱卷。
我要了花生奶油味的,大大的一个,吃到腻为止。中饭就此跳过,待会儿直接吃晚饭。
然后我们边走边逛往回走。我们一路沿着老城区的河边往右边走,离堤坝很近,看得更清楚一点。堤坝旁斜斜的木桩据说是布拉格老城古老的水利系统的一部分,起到导流和缓解水流冲击的作用。也可以防止冬天时大块冰块撞击河岸。
一路走过购物街国家大街 (Narodni Trida),经过Maj 百货大楼(有点像我们这儿的梅西百货),正面和侧面高悬着两个巨大的充气蝴蝶,名字响亮 -- “斯皮特火战斗机蝴蝶(Spitfire Butterflies), 这是捷克知名艺术家David Cerny所创作的公共艺术装置。
两只蝴蝶的身体是二战时期英国的“Spitfire”战斗机的机身模型,而它们的翅膀则优雅地展现蝴蝶形态,寓意和平和战争的对比,也是旨在致敬在二战中为英国皇家空军奋战的捷克飞行员,同时也象征捷克加入北约。有文化保护团体批评这一装置破坏了老建筑的历史氛围,但也有市民称许它的创意和带来的视觉冲击。许多游客在街对面拍照因而严重影响了交通。
你觉得好看吗?我真没觉得,不伦不类。
没走多远,在夸德里奥购物中心(Quadrio Mall)后面的广场上就是网红打卡景点卡夫卡雕像了。没想到它也是David Cerny的作品,他的设计多挑战传统,讽刺现实,具有现代机械美感。这座卡夫卡头像雕塑高约11米,由42层不锈钢镜面片组成。雕像每隔几分钟会进行一轮旋转,片层自动转动,重组,形成卡夫卡的脸,再缓缓解体。卡夫卡的作品多以身份困惑、官僚荒诞、心理挣扎为主题,雕像的重组和解体,也象征着卡夫卡复杂的内心世界,对“自我”和“现实”的不确定感,也隐喻了网络化社会人类的身份危机。
不知为什么,凭空直视,我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张人脸,但经过相机的过滤镜,卡夫卡的人脸就清晰可辨了。
走着走着,肚子就饿了。晚饭就在离我们酒店很近的一家餐馆,昨晚去天天吃晚饭时路过,看见菜品,就中意了,事实证明确实不错,这是Google的Review,给出了4.5 的高分。
我们叫了啤酒,无糖饮料,甜菜根沙拉,鸭肝,鸭胸和油炸脆皮猪肘子,面包是送的,加上10%的Service Fee,一共才花了66美金,而且这在布拉格已经算是价格不菲的一顿饭了。我们两个女的点了满满一桌菜,隔壁四个从维也纳来的男人直对我们竖大拇指。不过说实话,点一个大肘子就够了,真好吃,外脆里烂,肥肉入口就化,而且不咸。其它几个菜地方风味太浓,我们吃不惯,鸭肝太腥,鸭胸肉又柴又不新鲜。但大肘子好吃就值了。我们决定第二天再来尝尝招牌菜schnitzel(炸猪排)。
油炸大肘子
甜菜沙拉
鸭肝
招牌菜鸭胸肉(太不咋地的了)
和闺蜜的干杯照
吃饱喝足,我们决定去河边走走消食。伏尔塔瓦河夜景太美了,对岸城堡区,灯火通明,映照在河面上,犹如碎金洒落,流光溢彩。
中欧的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河边冷风嗖嗖,很快我们就有点扛不住了。这完美的一天 就在此打住,我们打道回府,以补足精力准备明天的城堡之行。
(游记开写以后,才发现有多累人。正在继续写作中,并争取一周两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跟读,给我打打气,争取在10月底回国前写完这个系列。谢谢啦!)
特别谢谢蓝色星空的提醒,都非常有用。我们去的这家餐厅,网评不错,客流量也好,里面都坐满了,也有零星的亚洲游客。第一顿正儿八经的晚餐,有点情绪高昂,点多了,有些特色菜确实应该先问清楚口味对不对。经验是,如果吃不准,点油炸的应该大概率不会翻车,虽然不太健康,但出来玩,要的就是个随性,管那么多呢!后来我们又去这家吃炸猪排了,很不错的。
谢谢如斯冒泡打气,我一定坚持下去啊。我的博客刚刚起步,读的人少,鲜有机会上热榜,但是有如斯,菲儿和加拿大姥姥,晓青这些热门博主的支持和临帖,我好开心的。在这里认识你,真好,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