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向前,又是一周拨过去了。
我码字的兴趣少了好多,顺其自然,天气寒冷时,人本来就想养精蓄锐,不想凑热闹的了。
想起刚来此地不久的夏日里,我跑去镇上社区中心的老年活动中心,问他们要不要义工。就着那个机会,跟她们聊了好一会儿。她们说,正打算找个人领着老人们健步,于是彼此留下了电话号码。过了这么久,一直也没有电话来。我估计想参加的人数太少,这个活动到现在没有搞成。
昨天牙医诊所前台打电话来,缴费之余,还告诉我,我扎头发的发圈掉那了,我说不要了,没关系。看得出前台人很好。
为了洗个牙,我选半天选了个评价好的诊所,拍X光片、评估、制定方案加杀菌,硬是折腾了四次,时间上拖了两三个月才洗成了牙,我们不答应先灭菌她就不肯给洗牙,而真正洗牙才花了三五分钟。检查和洗牙是保险覆盖的,那个技师想方设法从其它方面让我们从口袋里掏钱。她说我们口腔里细菌多,洗牙之前非得杀菌一次不可,杀菌之后还得买他们的漱口水。第三次去我们两个人口腔灭菌掏了五百多,前天洗牙时队友又掏了一百八,按方案有什么附加“治疗”。洗牙之后以后“治疗”还得加什么牙套的用法,队友一套方案下来整个要一千多,我的也要七八百。我和前台聊了聊,她告诉我说,牙套是美白的,你还要么?我赶紧谢谢她,并请她取消我的后续方案了。洗牙的时候,技师对我拉着脸,还坚持说那牙套不光是美白,更能杀菌。说虽然经过一次灭菌,你口腔里以后细菌还会回来,所以一定需要使用那种牙套。我推说,我们现在还有两个大学生要支撑,等两年我再来灭这个菌吧。她还继续说,你口腔里细菌多,你先生除了细菌,还有牙周炎要治。
真是碰到难缠的主了,拿我们当肥猪宰。以前在波士顿,我们选的牙医是华西牙科毕业的,她手巧,活又细,多少年下来,全家人有过几次补牙的总共才花了七八百。她也说牙周病难治,所以没要求我们在她那治。这个诊所倒好,强迫加夸大其词的做法,真正洗牙却洗得非常马虎,其目的就是捞钱。队友听说我取消了后续,他也把下次“治疗”推到年后去了。
过完年再说,如果能找到一家更好的诊所就换了它。
这地方看来牙科风气就不好。我查过牙医学院的情况,明文写着新病人要经过两次复诊才能洗牙,新病人看三次才洗成牙,这种新病人接待法在那医院是常规。我以为不去那医院会简单点,没想到碰到更让人嫌烦的。
如此说来,在这里要找到服务质量好又不强迫额外“治疗”的牙科诊所估计比较难了。看运气吧!
关于牙齿护理,我平时还是比较注意的。牙线和牙刷都注意。我已买好葵花籽油,准备马上开始使用油拔法来除菌。
我比较相信自然疗法,消化系统需要细菌,化学灭菌未必对消化有益,每天早上刷牙之前用油漱口十来分钟,可能比化学灭菌更安全有效,也能无碍于消化系统了。我准备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以后再写出来与网友们分享。
办理买房手续比较麻烦。昨天队友告诉我,房贷给他打电话了,要求他同意与银行联系,确认我们付帐单情形准确无误。当时就三方连线,就银行出的报告去向银行验证。房贷本来就有两套验证,现在还直接电话各处查验,真是格外认真了。
麻烦虽然麻烦,估计月底也都可以完成各种手续与确认了。银行的房屋估价已经完成了,现在还剩房贷这块没完成。队友月初时还难忍其繁复,每回都把所需文件一大堆列出给我看。我便按条逐项在后面添上“答案”,我能帮忙的马上帮他准备好。这样,一周又一周,文件要求渐少,他回家后的脸色也不那么沉重了。
中国老式的读书人都是比较迂腐的,他们志向远大,以至于对生活多少有点不屑一顾,轻视生活的态度由此而生。即使在北美被生活修炼许久,他们有可能仍然以生活为繁琐之负担,烦恼似额外困难般。也许要等到年老退休,时间上完全只有面对生活时,他们才肯真正去正视生活的细节,到那时也许能更愿意动手为生活去锅碗瓢盆一下。
当然,我这里不包括工科男。在网上我看到很多华裔汗滴男(handyman)都是工科出生,文理科的相对少多了。
以前有句俗话说,“油瓶倒了不扶一下”,描叙的是中国传统里读书人拢着衣袖对家务事袖手旁观的形象。这种形象估计需要两三代人的进化才能消失。总之,趋势是好的,一代会比一代强。
什么时候人们的眼里把日常生活看得与其它事情一样重要了,生活的情趣才会显现出来,并被人们体会到。
不过,现实过程也未必那么简单。金钱操控一切,等到生活受重视时,但愿那不会是生活成为“被开发”目标的时候。如果那样,我情愿生活保持着“没出息”的地位。
如果生活在人们眼中得以保持低位,重视生活的人固然不被重视,但生活却总还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地方,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物质和精神富有还是贫穷,生活能让人们保有人生最后的逃遁之处。